西湖南山造像 -- 慈云岭造像, 天龙寺造像, 烟霞洞造像, 石龙洞造像

标签:
西湖南山造像慈云岭造像天龙寺造像烟霞洞造像石龙洞造像旅游 |
分类: 杭州文物 |
吴越国定都杭州, 历代也崇尚佛教, 在环西湖群山一带, 有多处石窟的刻凿, 06年, 慈云岭造像, 天龙寺造像, 烟霞洞造像,
并为国保--西湖南山造像.
烟霞洞造像
位于西湖区南高峰西侧翁家山南麓烟霞洞内。烟霞洞坐北朝南,深30米,洞内造像利用山岩应势凿置,十分自然。洞口两侧有凿于北宋时的观音、势至立像,体态柔美,容相娴静。洞内现存五代吴越国时的石雕十六罗汉,形象生动,各具性格。另外还有北宋至清代的摩崖题记和碑碣多处,惜大多漫漶。
北宋雕刻的觀音造像
對面的另一尊觀音
羅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牌
天龙寺造像
位于玉皇山南麓。天龙寺始建于北宋干德三年(965),南宋建炎三年(1129)时焚于火,之后重建,并在南宋郊坛初建时,作为郊祭时百官随从的临时住所。元、明、清历代屡有毁建,但建寺之初的东、中、西三龛佛像共11尊一直保存较为完好。
天龙寺内的东、中、西三龛佛像,分别是水月观音、弥勒佛和阿弥陀佛,是五代吴越国佛教造像中的杰出代表,在我国石窟造像艺术史中也有着独特的地位。
主龛中间是弥勒,双脚下垂踏于莲花之上,两侧是无着和世亲,他们均为古印度的佛教哲学家,再两侧左为法花林菩萨,右为大妙相菩萨,又再两侧是力士像.
东龛佛像是水月观音,形象舒适优美
慈云岭造像
位于玉皇山慈云岭南麓。后晋天福七年(942年)五代吴越国在此建资延寺时凿山造像。
主龛内圆雕造像七尊,中间三尊坐像,即本尊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身后有宝珠形背光,内雕缠枝牡丹,边缘饰火焰纹,均为全跏趺坐式,端坐于仰莲须弥座上。
七尊造像的上部浮雕飞天和伽陵频伽鸟各两尊,作散花状。
两侧有菩萨立像和天王立像各两尊,两端为骑狮的文殊菩萨和骑象的普贤菩萨,均为浮雕。
北面地藏龛,内雕地藏菩萨像和左右胁侍。
全國文物保護牌
石龙洞造像
石龙洞造像又称千佛洞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慈云岭右侧。
开凿于宋代。洞口雕有“一佛二弟子”像,即释迦牟尼居中,两弟子阿难、迦叶分立左右
其下方雕造“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
和9尊罗汉造像
左侧洞壁上依岩势凿刻出一组大小佛像,其中位居中央部位的为“三世佛”立像,高60~70厘米,周围是分列31排的小佛像,约500余尊
这三座国保,ㄧ市保石刻造像, 都位于杭州西湖群山南侧, ㄧ天之内, 徒步可访.
这回上的四组照片, 是我三次造访分别拍的.
第一回, 烟霞洞, 是今年初春, 下午阳光斜射洞内, 光线把雕像的立体感衬托出来.
第二回, 天龙寺, 今年刚入夏, 夕阳已落, 把相机iso值调高, 后期處理加强对比度, 把平稳的灰色调深浅拉开来, 也把石刻线条突显了出来.
这回, 天空蔚蓝, 有前两次的成功经验, 满满得好片的自信. 没想到, 茂盛的树叶造成严重的光斑, 慈云岭, 石龙洞这两组片子实在出不了手, 但情非得以, 跟大唐游, 把我西湖南山造像群补齐了, 先勉强凑合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