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整本书导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福州市洪山小学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品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阅读原著。
2、查阅收集相关资料。
3、设计教学环节。
教具准备
幻灯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激读趣
1、从封面中,你发现哪些信息?
1)从图中知道人物、地点。你关注到了图片给我们的信息。
2)【美】马克·吐温。这是本书的作者以及他的国籍。
3) 插图本。很多书有不同版本,方便各个年龄段阅读
4)【译】。这经常在外国书籍中出现,也常常被人忽视。正是有这些默默无闻的译者我们才能阅读这些经典。
5)出版社。
2、这些都是我们从封面中显然易见的信息,再观察,引导学生抓住题眼“历险”。
(二)揭题,创设“历险”情境
1、围绕主人公揭题:这个孩子,调皮可爱,酷爱冒险,他呀可是很多男孩子心中的“偶像”呢。想知道他都去哪里冒险了吗?指导带着好奇心,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引导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的课文的不同。
1、出示教师课前搜集到的不同出版社关于这本书的不同页数。与课文两页半的梗概进行比较,进而追问什么是梗概。(板书:梗概)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梗概,找信息。
3、生交流:读完梗概,对于课文内容,知多少?
a.写了几个人物
b.写了五次冒险
生归纳、概括这五次冒险:
一、墓地试胆;
二、荒岛当“海盗”;
三、鬼屋寻宝;
四、山洞迷路;
五、洞中寻宝。
4、出示原著中的目录,引导发现梗概中的人物、事例与原著是一一对应的。师小结:梗概,就是把书读薄了。(板书:读薄)
5、师提出思考:读完梗概,你想不想去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呢?
6、生交流,引出“精彩片段”
三、聊一聊,书读细
1、生精读“精彩片段”,画出描写汤姆的句子,,用几个词语形容你认识的汤姆。
2、师生交流,发现细细品味文字,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
3、速读“精彩片段”,属于哪次“历险”?对应“梗概”的哪一个自然段?
4、再次引导发现精彩片段实际上在梗概中可以找得到,但精彩片段可读性更强,可值得琢磨、玩味,突出精彩片段的作用。
师小结:精彩片段,就是把书读细。(板书:读细)
5、关注人物命运,留下故事悬念:酷爱冒险的汤姆,经历这次的虚惊一场,又出发了,他又将经历什么呢?打开原著,答案自然揭晓。
绿皮
1、师总结两种读书方法,拓展延伸新的读书方法——把书读厚(板书:读厚)
2、了解作家,课后尝试群文阅读
●
从作者入手,关注马克·吐温系列
●
出示马克·吐温的资料、系列书单,他人评价,激发阅读兴趣
●
明确何为读厚——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阅读某个作家的作品,或者读某类相同主题的书籍的主题阅读,做到—本书带动多本读
3、师小结归纳三种读书方法,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人生很短,去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