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中的叠词积累06

(2019-09-04 09:35:50)
分类: 09诗
01  区区


区区(区区)  拼音:q q
(1).小;少。形容微不足道。《左传·襄公十七年》:“ 宋国 区区,而有诅有祝,祸之本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司马仲达书》:“今贼徒欲保 江 表之城,守区区之 吴 尔,无有争雄于宇内、角胜于中原之志也。”《旧唐书·张镐传》:“臣闻天子修福,要在安养含生,靖一风化,未闻区区僧教,以致太平。” 张天翼 《春风》:“区区六毛钱,就值得这样天天来讨!”
(2).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汉李陵 《答苏武书》:“昔 范蠡 不殉 会稽 之耻, 曹沫 不死三败之辱,卒复 勾践 之雠,报 鲁国 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 清 黄生 《义府·区区》:“‘区区’少意,盖指此心而言,犹云‘方寸’耳。”(3).引申谓真情挚意。《玉台新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区区?耳中明月珠。” 宋 苏轼 《与陈公密书》之一:“即造宇下,一吐区区,预深欣跃。”(4).形容一心一意。 宋 梅尧臣 《金陵有美堂》诗:“愿公乐此殊未央,慎勿区区思故乡。” 清 唐孙华《有客》诗:“勿如南郡生,区区慕上京。”(5).自得貌。《商君书·修权》:“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吕氏春秋·务大》:“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母子相哺也,区区焉相乐也。” 高诱 注:“区区,得志貌也。”(6).拘泥,局限。《汉书·杨王孙传》:“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 晋 葛洪 《抱朴子·百家》:“狭见之徒,区区执一。”《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为政篇六》:“所谓下者,则谓凡学为君子者,便须立志于高明广大之域……而不区区向一事求精、一行求至也。” :“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久事陇亩!”="a>:“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久事陇亩!”" a>:“区区所献,唯将军省焉。”="a>:“区区所献,唯将军省焉。”" a>:“昔="a>:“昔" a>:“凶德参会,待时而发,藉福区区其间,恶能救斯败哉!”="a>:“凶德参会,待时而发,藉福区区其间,恶能救斯败哉!”" a>


例文;

 



例文;

 
 赠写真者(唐·白居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子骋丹青日,予当丑老时。
无劳役神思,更画病容仪。
迢递麒麟阁,图功未有期。
区区尺素上,焉用写真为。



02  澹澹

 
澹澹  拼音:dàn dàn
(1).荡漾貌。 三国 魏 曹操《步出东门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吹拂貌。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女郎张窈窕》:“澹澹春风花落时,不堪愁望更相思。”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王嘉谟《西勾桥》诗:‘微风何澹澹?杨柳荫重围。’”
/>(3).恬静貌。《楚辞·刘向〈九叹·悯命〉》:“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王逸 注:“澹澹,不动貌也。”(4).广漠貌。 唐 杜牧《登乐游原》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金赵秉文 《大江东去》词:“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5).颜色淡;不浓。 南唐 李煜 《长相思》词:“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 唐 元稹 《早春寻李校书》诗:“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裙。” 清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秋澹澹,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


例文;

 
东城春意(唐·白居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风软云不动,郡城东北隅。
晚来风澹澹,天气似京都。
弦管随宜有,杯觞不道无。
其如亲故远,无可共欢娱。


03时时

 
时时(时时)  拼音:shí shí
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例文;

 
新秋(唐·白居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二毛生镜日, 一叶落庭时。
老去争由我,愁来欲泥谁。
空销闲岁月,不见旧亲知。
唯弄扶床女,时时强展眉。


04 悠悠

 
悠悠  拼音:yu yu
(1).思念貌;忧思貌。《诗·邶风·终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郑玄 笺:“言我思其如是,心悠悠然。”《后汉书·章帝纪》:“中心悠悠,将何以寄?” 唐 乔知之 《定情篇》:“去时恩灼灼,去罢心悠悠。”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心绪悠悠,不明白这场迤逗。”
(2).辽阔无际;遥远。《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 传:“悠悠,远意。”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九:“世路廓悠悠, 杨朱 所以止。” 康有为 《除夕答从兄弟沛然秀才时将入京上书》诗:“鼎鼎百年言笑速,悠悠万里别离难。”
(3).久长;久远。《楚辞·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唐 杜甫 《发秦州》诗:“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明 李东阳 《次钱与谦修撰韵》:“有口莫问天,天道长悠悠。” 韩北屏《非洲夜会·非斯印象》:“我们可以从那里读到历史的章节,可以辨认出悠悠岁月的容貌。”
(4).连绵不尽貌。 晋 左思 《吴都赋》:“直冲涛而上濑,常沛沛以悠悠。” 唐 温庭筠 《梦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清 许承钦《回风矶》诗:“长年憎去楫,贾客怨回风,不分乾坤意,悠悠尽向东。” 朱德 《花溪》诗:“春风送暖百花开,流水悠悠曲折回。”
(5).众多貌。《史记·孔子世家》:“ 桀溺 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后汉书·朱穆传》:“然而时俗或异,风化不敦,而尚相诽谤,谓之臧否。记短则兼折其长,贬恶则并伐其善。悠悠者皆是,其可称乎!” 李贤 注:“悠悠,多也。称,举也。” 晋 傅玄 《两仪诗》:“日月西流景东征,悠悠万物殊品名。” 唐 欧阳詹 《怀忠赋》:“欲悠悠而罔极,毒浩浩其无涯。” 宋 曾巩 《雪后》诗:“风光苒苒流双毂,人事悠悠寄一枰。”
(6).世俗;一般。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二:“摆脱悠悠谈,请从余听之。”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师友》:“仆以礼处足下,则足下长者,仆心未忍;欲以故人处足下,则虑悠悠之人,以仆为诡。” 明 何景明《赠李献吉》诗之三:“悠悠行路子,谁为识其音。” 清 钮琇《觚剩续编·张羽军》:“大丈夫一日定交,则终身生死以之。彼须金而结者,悠悠世上人耳,非所望于公也。”
(7).引申为庸俗,荒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冷生》:“大笑成文,亦一快事,何至以此褫革,如此主司,宁非悠悠!”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然官宰悠悠,竖人毛发,刀震震入木,何惜不略移床上半尺许哉?” 何垠 注:“悠悠,缪悠也。”
(8).指世俗之人,众人。《宋书·刘穆之传》:“﹝ 诸葛长民 ﹞乃屏人谓 穆之 曰:‘悠悠之言,皆云太尉与我不平。’” 宋苏舜钦 《答和叔春日舟行》诗:“寄语悠悠莫疑我,五湖今作狎鸥翁。”
(9).飘动貌。《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萧萧霓旌合仙仗,悠悠剑佩入炉烟。” 臧克家《泪--悼念周总理》诗:“半旗悠悠,秋风漫吹。”
(10).动荡;飘忽不定。《孔丛子·对魏王》:“今天下悠悠,士亡定处,有德则往,无德则去。”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诗之一:“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三折:“还只道沉沉的卧著床褥,谁知他悠悠的赴了冥途。” 周肖 《霞岛》第六章:“夜深了,乳白色的夜雾飘飘悠悠,漫上了座落在半坡的操场。”
(11).游荡貌;懒散不尽心貌。 唐 高适 《涟上送别王秀才》诗:“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朱子语类》卷六七:“某病后,自知日月已不多,故欲力勉。诸公不可悠悠!” 明 王廷相 《雅述上》:“机虽日发乎前,不过悠悠坐视而已,此国事所以日不可为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世之折狱者,非悠悠置之,则缧系数千人而狼籍之耳。”
(12).闲适貌。《梁书·张充传》:“若乃飞竿钓渚,濯足沧洲;独浪烟霞,高卧风月。悠悠琴酒,岫远谁来;灼灼文谈,空罢方寸。”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金 麻革 《晚步张巩田间》诗:“悠悠独鸟穿云下,策策寒乌掠日飞。” 清 卓尔堪 《雨中过秋浦》诗:“岸花红寂寂,江鸟白悠悠。”
(13).形容声音气息缓慢细长。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水浒传》第八一回:“ 李师师 执盏擎杯,亲与 燕青 回酒谢唱,口儿里悠悠放出些妖娆声嗽,来惹 燕青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安公子 此时已是魂飞魄散,背了过去,昏不知人,只剩得悠悠的一丝气儿在喉间流留。”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愫方 :(悠悠地)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开。”
(14).黝黑幽暗貌。悠,通“ 倏 ”。 南朝 梁简文帝 《华阳陶先生墓志铭》:“郁郁方崖,悠悠洞天,三山白鹤,何时复旋。”《西游记》第六一回:“只杀得星不光兮月不皎,一天寒雾黑悠悠。”

例文;

 
东亭闲望(唐·白居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一作闲坐

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
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
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05 营营

 
营营(营营)  拼音:yíng yíng
(1).象声词。《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 朱熹 集传:“营营,往来飞声,乱人听也。” 宋 欧阳修 《和圣俞聚蚊》:“群飞岂能数,但厌声营营。” 明 徐渭 《涉江赋》:“彼营营之微声,沾沾之细利,又何殊于曳虫股,嘬蝇脾,入孔穴,实粮赍,第因小而形大,曾一蚁之何加?” 柔石 《人间杂记·死所的选择》:“都是些善男信女,营营地在谈论他。”
(2).往来不绝貌;往来盘旋貌。《楚辞·九章·抽思》:“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王逸 注:“精灵主行,往来数也。”《汉书·扬雄传上》:“羽骑营营,昈分殊事。” 颜师古 注:“营营,周旋貌也。” 唐 白居易 《白牡丹》诗:“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悔弱龄而志俣兮,神营营于天宇。”
(3).劳而不知休息;忙碌。《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钟泰 发微:“营营,劳而不知休息貌。”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吾辈须日夜营营,以备将来。”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创痛少去,即复营营于治生,活身是图。”引申为钻营追逐。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一生营营者,个人利禄累。”
(4).纷乱错杂貌。 北周 萧大圜 《言志》:“万物营营,靡存其意,天道昧昧,安可问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 叶敬常 《春愁》诗:“往事营营悲逝水,生涯寂寂度斜阳。”
(5).形容内心躁急不安。 唐 张九龄 《上封事》:“欲利之心,日夜营营。”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之九:“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中



例文;

 野行(唐·白居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草润衫襟重,沙乾
屐齿轻。
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
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
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


06 纷纷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例文;


 
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家能得几回闻。 


07 茫茫

 

 
茫茫  拼音:máng máng
(1).广大而辽阔。《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而无羁乎。”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俯视 大江 奔,茫茫与天平。”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今年且四十有六矣,茫茫沧海,不知此生再遇知己如 鸿干 者否?” 朱德《苦热》诗之一:“滚滚 长江 嗟还逝,茫茫大野喜云封。”
(2).遥远。 汉 荀悦 《〈汉纪〉论》:“茫茫上古,结绳而治。” 唐 杨衡 《桂州与陈羽念别》诗:“茫茫从此去,何路入 秦 关?” 清 陈维嵩 《女冠子·本事》词之二:“路茫茫,度海云鬟乱,还宫绣带长。” 龚尔位 《怀人》诗之二:“茫茫数千载,微言亦云终。”
(3).渺茫;模糊不清。 汉 扬雄《法言·重黎》:“神怪茫茫,若存若亡,圣人曼云。” 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诗:“茫茫十月交,穷阴千馀里。” 宋王安石 《吴任道说应举时事》诗:“独骑瘦马冲残雨,前伴茫茫不可寻。” 清 杜浚 《登金山塔》诗:“咄哉天咫尺,消息转茫茫。”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幕:“夜雾茫茫,月色朦胧。‘迎春亭’伫立山岗。”
(4).纷繁,纷杂;众多。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隋书·音乐志上》:“茫茫亿兆,无思不遂。”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九:“俯视 洛阳 川,茫茫走 胡 兵。” 清 秋瑾 《宝剑歌》:“ 炎帝 世系伤中绝,茫茫国恨何时雪?”
(5).茂盛。《淮南子·俶真训》:“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 高诱 注:“茫茫沉沉,盛貌。” 唐刘长卿 《经漂母墓》诗:“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宋 王安石 《和农具诗·耕牛》:“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例文;

 
寄远(唐·白居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08 萧萧

 
萧萧(萧萧)  拼音:xio xio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晋 陶潜 《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唐 刘长卿 《王昭君歌》:“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 羌 笛声相和。” 宋 王安石《试院中五绝句》之五:“萧萧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五:“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 杨子畏 ,居于 泗水 之滨。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月影下,树叶萧萧。”
(2).萧条;寂静。 晋 陶潜 《自祭文》:“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 宋 臣,俭笑 王孙 。” 唐 皎然 《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诗:“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明 高启《秋日江居写怀》诗之七:“渔村霭霭缘江暗,农径萧萧入圃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女数日不至。母疑之,往探其门,萧萧闭寂。”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一任他秋意萧萧,秋云黯黯,我只笑,笑君空扰攘。”
(3).形容凄清、寒冷。 晋 陶潜《祭程氏妹文》:“黯黯高云,萧萧冬月。” 唐 韩愈 《谢自然》诗:“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 明 詹同 《出猎图》诗:“穹庐散野如繁星,凉月萧萧照平陆。”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四章:“荒村风雪,萧萧彻骨。”
(4).稀疏。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宋 李纲 《摘鬓间白发有感》诗:“萧萧不胜梳,扰扰仅盈搦。” 明 高濂《玉簪记·命试》:“白发萧萧今已老,归閒堪守林皋,梦回青琐恋王朝。”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 亚哥斯 见了这位白发萧萧的老人这样沉痛的呼吁,他却是不动心。”
(5).简陋。 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萧萧行李上征鞍,满目离情欲去难。” 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四折:“行李萧萧倦修整,甘岁月淹留帝京。” 明 高启 《送萧隐君自句曲经吴归维扬》诗:“来去逐 江 云,萧萧旧巾屦。”
(6).萧洒。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 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李约 ﹞以近属宰相子,而雅度玄机,萧萧冲远,德行既优,又有山林之致。” 明唐寅 《题画竹次杜水庵韵》:“萧萧美人脱凡俗,蕉姓称萝名碧玉。”


例文;

 
 连雨(唐·白居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风雨闇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09 时时

 
时时(时时)  拼音:shí shí
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例文;

 
访陈二(唐·白居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晓垂朱绶带,晚著白纶【音宽】巾。 
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
两飧【[sn] 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聊过日,一榻足容身。
此外皆闲事,时时访老陈。



10 扰扰 纷纷

扰扰(扰扰)  拼音:ro ro
纷乱貌;烦乱貌。《国语·晋语六》:“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侯,难之本也。”《列子·周穆王》:“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 唐 武元衡 《南徐别业早春有怀》诗:“生涯扰扰竟何成,自爱深居隐姓名。” 宋 苏轼《荆州》诗之四:“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

 
纷纷(纷纷)  拼音:fn fn
(1).乱貌。《管子·枢言》:“纷纷乎若乱丝,遗遗乎若有从治。” 宋 王安石 《桃源行》:“ 重华 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 秦 。” 明 沉采《千金记·封王》:“过长亭短亭,乱纷纷道蔽旌旗影。” 沙汀《航线》:“于是他们便纷纷嘈吼起来。”
(2).众多貌。 晋 陶潜 《劝农》诗之三:“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宋 苏轼 《论会于澶渊宋灾故》:“ 春秋 之际,何其乱也。故曰 春秋 之盟无信盟也, 春秋 之会无义会也。虽然,纷纷者天下皆是也。”《红楼梦》第二九回:“ 荣国府 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茅盾 《色盲》五:“但在电车又停了时,许多人纷纷下去,他亦惘惘然跟着走到马路上。”
(3).烦忙;忙乱。《孟子·滕文公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唐 元稹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诗首篇以答来贶》:“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 宋王安石 《尹村道中》诗:“自怜许国终无用,何事纷纷客此身。”


例文;

 
重感(唐·白居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停骖歇路隅,重感一长吁。
扰扰生还死,纷纷荣又枯。
困支青竹杖,闲捋白髭须。
莫叹身衰老,交游半已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