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评价规范有待何日?
(2010-02-17 21:55:52)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术争鸣 |
一、对刊物的级别要求:按主管单位分国家级和省级,按核心主要分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主办)、CSSCI(南京大学主办),凡是目录里有的刊物就认定为核心,反之为非核心,很多学校和科研单位评职称、计算科研成果要求在所谓的核心期刊发表,并且有一定的硬性指标规定,把论文质量和刊物级别看成等号,“以刊评文”简直成为笑谈,结果让有些核心期刊成为高收费、乱收费的温床,据调查,全国进入核心目录的刊物有60%的都有严重的高收版面费现象,甚至有1000字1000元的收费现象,千字值千金啊,就连大家心目中一直很崇拜、很有影响、很有位置的文学刊物《X家》上了2008年核心也在大肆收费,文章质量好不好,没有关系,只要不是网上抄袭的,经济、管理、社科类一律都上,而所谓的普通刊物,深在闺中没人问,只有发展特约编辑到处拉稿尴尬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上百种普通期刊举步维艰,对外出租刊号。
二、学术评比非评价:在美国学术评价中,很多是由无利害关系的第3方来认证和评价,他们是评价为学术服务,在中国大多是学术为评比而服务,没有最差的批评奖,只有最好的优秀奖,也许中国学术界就喜欢听吹捧好听的话,评来评去不外乎在行政机构官方优秀评选、同行之间相互照顾评议、因此很多学术成果就刻意去追求这些虚无缥缈的荣誉,这样难免失之偏颇,殊不知,真正的学术成果是来源于社会各界的承认,但是社会各界的承认不能作为津贴补助和职务升迁,因而导致学术泡沫越来越大,愈演愈烈。
三、期刊评价=论文质量评价的通病:在中国,核心期刊的评价是通过利用引文数据、包括引文次数、影响因子、H指数等、被摘、被转载、被下载率等对期刊的评价,是用来衡量期刊质量,但是这些期刊评价被全国各大高校误导成为论文质量的评价,凡是在这些所谓的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就是好质量,与单位评职称、颁发奖金、课题基金,科研成果等直接挂钩,搞得真正学术人整天围着办刊人转,本末倒置,扼杀了学者研究学术的积极性,失去了大力发展学术的真正意义,对文章选题、综述、实质内容、观点、论证、研究方法、结论、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无、没有直接关系,只要发个好刊物就是好质量文章的误区。根据我们对2008-2009年发表在所谓的核心期刊2648篇文章抽样检测,就有200多篇抄袭率达到50%以上。难道发表在这些所谓的核心期刊抄袭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吗?今天中国的各高校管理层对此有何感想呢?(关于在核心期刊发表过的抄袭率在65%以上文章将在我的学术打假315博客学术剽窃曝光栏目公布)
四、学术评比导致权钱色交易:学术评比的白热化,不免成为学术部门有些“权力”人物权钱色交易的尚方宝剑,不但使学术得不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反倒有助于学术的腐败,本来学术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是一般的评比可以界定的,这样促使学术评比变调成为了比权利、比关系、比票子,拉帮结派,甚至有要求以色相逼诱,天津某高校一副教授,天天写文章,年年发论文,搞科研研究,因为没钱送礼,八年抗战,至今还在为教授奋战,眼睁睁看到比自己学术成果少的,工龄短的、关系好的直冲成为了教授,广东某高校另外的一名女老师又何尝不是一样涩涩的感觉呢?因为评副教授,没有答应掌握评职称生杀大权的人单独约会,结果评副教授成了泡影,该女老师决定永远放弃职称评比,岂不哀哉?
五、合理建议:1、期刊评价的原则,首先是政治原则,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期刊管理暂行规定》等期刊管理法规和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尊重知识产权,录用该学科具有学术水平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文章,期刊中文字无繁简字混用,标题、目录、图表、注释、公式、参考文献等编排规范;标点、符号、数字及计量单位等书写格式符合国家规定,版本记录齐全、完整、规范,整体设计思想鲜明,符合刊物专业特色,封面、插图、图片设计健康、新颖大方,版式设计疏密得当,图文协调,字号选择既能体现编辑思想,又有较好的视觉效果,期刊的出版、印刷、发行、登记项目的变更及各项活动,符合审批登记的有关规定,按规定日期出版,不无故拖(脱)期,不随意出版增刊、合刊,刊物发行数量稳定增长,遵守《广告法》等经营广告的有关法律、法规,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健康、导向正确,期刊建立自己的读者、作者、相关学术专家数据库,编辑、读者、作者、专家互动,为大家提供刊物的综合性平台。
2、清除各类的学术评比,许多事实证明,学术评比的不公正引起许多弊端,使很多学人既花时间又浪费精力在这上面进行“公关”,只有彻底改变学术环境,净化学术领域,唯才是用,才能大大地鼓励学人开拓和钻研精神,稳定大批科研人才,行之有效地使学术健康发展下去。
3、批评中进行评价,学术批评最大的敌人就是学术评比,学术评比扼杀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积极性,使学人得不到超常能力的发挥,评价首先开展自我批评,再在同事之间,同行之间、专家之间开展批评,很多人在接到别人的批评同时,摆出一副打架骂娘、非上法庭不可、弄出个鱼死网破的姿态,这样学术能够有所提高吗?只有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4、评价为学术服务,对学人的劳动成果给予正确的评价,学人一辈子的追求就是得到社会的承认,许多单位对发表在刊物的文章作为主要评价方法,出版专著、研究发明、某领域获奖等只做其参考,于是学人们就把一辈子的精力放在发表论文上,放弃自己发明创造和研究专业上,只有真正地把学人所有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作为评价的依据,才能实现评价为学术服务,发挥学术的力量,而不是学术为评价服务。
5、打破官方“一票评比制”,实行真正地第三方学术团体评选制,官方进行学术评比,有以大欺小感觉,大多数都是外行在评,也有很多猫腻,特别是人情关系在所难免,把学术评选交给第三方学术团体,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读者、专家无利害关系第三方中进行评选,把参加的学术评价公开在网上,让不熟悉读者和专家进行正确的评价,打破行业、主管单位终身制评比,把批评的作为参考意见保留,这样学术评价公开化、社会化、甚至国际化,引导中国学术与国际学术接轨,使中国学术健康向前发展。中国学术评价规范有待何日,我们拭目以待。
(如需转载 请注明学术打假315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