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析唐诗《听筝》(诗歌)

(2012-12-09 08:09:30)
标签:

原作者

司空曙

衡岳幽

情景

音乐

分类: 诗歌

 

赏析唐诗《听筝》(诗歌)  

 

 

 

 

 

 

 

 

 










  

 

 〖诗歌◎原创〗分类:文化

赏析唐诗《听筝》

文图/和平鸽

 

赏析唐诗《听筝》(诗歌)

 

作者简介  

 

    李端 (约743782?),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公元770年(大历五年)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的《听筝》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描写了一位女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赏析唐诗《听筝》(诗歌)

 

作品原文

听 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韵译: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
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
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赏析唐诗《听筝》(诗歌)

 

作品鉴赏

  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相传三国时代的周瑜,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欲得周郎顾”,就意味着当时坐在一旁的“周郎”(喻指听者)没有看她,为什么不看她呢?大概已经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筝声中了,本来这应该是演奏者最祈盼的效果,最欣慰的时刻。然而,这情景却不是这位女子此时最渴望的效果,因为她心中另有所思,思不在听者赏音,而在于一“顾”,怎么办呢?她灵机一动,故意不时地错拨它一两个音,于是充满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那不谐和的旋律,突然惊动了沉醉在音乐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识地眉头一皱,朝她一看,只见她非但没有丝毫“误拂”的遗憾和歉意,两眼反而闪烁出得意的眼神:啊,原来是误非真误。“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正面写出了弹者藏巧于拙,背面又暗示了听者以假当真,而这种巧与拙、假与真,又在那无言的一顾之中获得了奇妙的统一。它不仅说明弹者是高手,听者是知音,而且传神地表现出两者的心理神态意趣韵味无穷。因为这首诗的缘故,后来人们就用“顾曲周郎”来形容女孩子心驰神往的意中人。“曲有误,周郎顾”,据说他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结识小乔佳配良缘的。

 赏析唐诗《听筝》(诗歌)

 

【图片选自网络 边框小草创作 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