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原创〗分类:名歌欣赏
让我们荡起双桨
文图/和平鸽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这首由刘炽先生作曲,乔羽先生作词,旋律优美、节奏轻快的歌曲,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横跨半个世纪,影响了足足三代少先队员。

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词:乔羽
作曲:刘炽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MUSIC***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在《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前,旧中国传统的儿童歌曲,实际上都只是来源于一些顺口溜和方言民谣,诸如南方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以及北方的“小胖墩儿,坐门墩儿”等等。可以说,一直以来儿童歌曲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世界里,都是属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的音乐素质,使得中国的民间音乐一直得不到像西方音乐那样不断地发展。
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始,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人民生活的逐步安定,少年儿童的生活得到进一步的关爱,儿童歌曲也因此有了蓬勃的发展。
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也正是通过这些或优美或欢快的旋律,不仅幸福的度过了童年,更因这些作品打下了一个健康人生观的基础。
《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的主题曲,为新中国最受儿童喜爱的歌曲之一。这首歌在五十年代可谓是红遍华夏大地,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深受喜爱。它实际上是电影故事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这部电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摄制完成的,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儿童影片。就创作而言,这首歌是为《祖国的花朵》专门定制的,它必须依附于这部电影故事的本身,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电影公映后,这首优美轻快的儿童歌曲就传遍了全国。不久,便流传到国外,后来又编入中小学音乐教材,并获得了各种奖励。这首歌曲一直流传到现在。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祖国的花朵》这部电影。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特别喜欢《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
课文中这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第一小节描述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令人陶醉。
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真切感受,同时又充满童趣。
第三小节则由尽情欢乐中的少年儿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真挚的感激之情。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在诗歌三个小节的末尾重复出现,丰富了诗歌意境,读来亲切感人,这也是课本结构上的一个特色。
人们喜爱、欢迎,得以流传是必然的。
每当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就会回忆起美好的童年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