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事隔星霜

(2018-08-22 17:21:43)


秋色集帆樯,一带伤心路渺茫。

记得邮亭曾系马,斜阳。人在红楼倦晚妆。

往事隔星霜,门巷愔愔砌草荒。

崔护重来应不改,凄凉。燕子呢喃话短长。

此词为明末清初人熊文举所作《南乡子·忆旧》。《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故名。

熊文举(1595--1669),字公远,号雪堂,南昌新建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顺治二年(1645)仕清,官至兵部侍郎。康熙八年(1669)卒。有《雪堂集》。

此词是送妻子只身南归时所作。据《柳塘词话》记载,顺治三年(1646),熊妻杜猗兰南归故里,闺友远山夫人以《南乡子》词相赠,猗兰曾为其作词叙以相酬,中云:“庆易水之生还,羡鉴湖之得清。”

上片“ 秋色集帆樯,一带伤心路渺茫。”描述送别场景。苏轼《虞美人》词有“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宋人郑文保《柳枝词》有“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元曲卢挚《别珠帘秀》:“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江淹在《别赋》中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词人为离别时的忧伤之情所缠绕,目睹着妻子所乘坐的船只渐去渐远,令其情思黯然,仿佛船儿的帆樯上也聚集起萧瑟的秋色;船只消逝在迷茫的水际,唯余一面令人伤心的秋水,前路渺茫。正如李白所说“一水牵愁万里长”,渲染出词人浓郁的离情别绪。“记得邮亭曾系马,斜阳。人在红楼倦晚妆。”转写因离别而引发对往日返乡之事的回忆,记得上次从陆路返乡,曾系马邮亭,孤身逆旅,形只影单,“斜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途且远,游子思故乡”,想着远在家乡的你,想你也会徘徊在红楼之上,凝眸远望,盼着伊人归来,“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揭示出游子思乡归切,而思妇盼归孤寂寥落的心境。因希望一次次的破灭而懒于晚妆。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巧妙地描绘出来。下片“往事隔星霜,门巷愔愔砌草荒。”岁月流逝,世事变易,妻子的离去更勾起他对家乡的思念。在这战乱之中,历经兵燹摧残的故乡定然是满目疮痍,门巷空寂,就连庭院的台阶也被荒草掩没。愔愔,指静寂无声貌。宋周邦彦《瑞龙吟》有“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姜夔《扬州慢》有“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历经战乱的残败荒凉,不能不使人遂生黍离之悲。“崔护重来应不改,凄凉。燕子呢喃话短长。”三句,是词人设想回乡之时所见情景,抒发出内心深重的亡国之悲。崔护,据唐孟棨《本事诗》载:“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词人用“崔护重来”借指自己返乡,所见“应不改”昔日旧样,而实际词人自己也不会相信“应不改”,战乱之后的荒败残破,唯有夕阳下的“燕子呢喃话短长”。“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种悲凉的故国之思,沧桑易代之感溢于言表,令人不难体味。

全词借景抒情,悲凉凄楚,清沈雄《古今词话》曰:“新建词,不矜奇斗丽,犹有晏氏父子之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含情独上西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