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踏尽公卿骨
(2017-11-15 19:48:36)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此诗为唐末韦庄所作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中第七段十韵二十句,韦庄亲眼目睹黄巢占领长安以及关外官军拥兵自保、不肯勤王等战乱状况,并真实再现长安的混乱场面。官军虽然退出长安,但仍把长安四面围困,阻止粮食运入城中。城中米价飞涨,黄巢的大将尚让家里止有树皮可吃,黄巢的餐桌上也惟有割下来的人肉。民众大批地饿死,填满了沟壑。禁卫军的营门外靠着饿死僵尸,营里也满是死人。整个长安城内冷冷清清、一无所有,昔日繁华的街市上已长出麦苗。杏园中的花木也被人砍做柴火;御沟两旁的杨柳,也因军人修寨而被砍伐光了。城内高门华屋、锦绣、丝縠,都在战火中销散;勋戚贵家已破败大半。皇宫里含元殿、花萼楼,荆棘丛生,狐、兔窜行。往昔的繁盛皆已消失;满眼所见一片凄凉。皇宫贮藏珍宝锦绣的内库,早已烧为灰烬,行走在天街上,脚下踏到的都是公卿贵族的骸骨。诗歌对唐的腐朽统治及黄巢军作乱都作了批评,特别是诗歌中有“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之句,刺激到公卿贵族,引起其愤怒,韦庄在巨大的压力下,被迫四处收回《秦妇吟》的抄本,而且讳言此诗。后人在编定他的诗集时,也未把《秦妇吟》收进去。19世纪初,敦煌石室遗文的发现,才见到失传千余年的《秦妇吟》。
阶级斗争年代,历史上凡属农民啸聚,都称为“起义”,都是正义的战争,固然历史上的农民斗争多由统治者的腐败造成,但战乱造成的罪恶也难以忽视。据《通鉴总类》卷三记载:“广明元年,左拾遗侯昌业以盗贼满关东,而僖宗不亲政事,专务游戏,赏赐无度,田令孜专权无上,天文变异,社稷将危,上疏极谏。僖宗大怒,召昌业至内侍省赐死。”这样腐败的政府,能有安定的局面吗?而此诗也真实地记述了黄巢军攻进长安后的烧杀抢掠,以及人吃人的状况,战争带给民众的苦难。元代张养浩作有《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封建王朝的替换作了最好的注解。此外,战乱中受到最大伤害地莫甚于妇女。故此诗题为《秦妇吟》,其实此诗已有所讳言,仅仅“天街踏尽公卿骨”,并没有揭露“贵女充作后宫妇”。 黄巢攻入长安后大肆掳掠勋贵女子充作后宫姬妾,《资治通鉴》卷256载:“(中和四年)秋七月壬午,时溥遣使献黄巢及家人首并姬妾。上御大玄楼(成都罗城正南门楼)受之。宣问姬妾:‘汝曹皆勲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其居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人争与之酒,其余皆悲怖昏醉,居首者独不饮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