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绘画学习新征程的开始

(2022-04-01 07:27:47)
标签:

杂谈

分类: 绘画

绘画学习新征程的开始

                       ---自学绘画两年记实

自从前年(我70岁时)开始自学绘画,到4月14日将整整两年了。两年的绘画基础知识学习、练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两年前我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画起,其老师就是

1)绘画书籍(基础知识和绘画作品);

【其中:

素描类(23本)

水彩、水粉画(6本)

丙烯画(6本)

油画(18本)

绘画史和绘画理论及教程(17本)

世界绘画大师及作品赏析(23本)

绘画技法及参考资料(14本)

总共107本】

2)网络绘画资料(基础知识和绘画作品)

3)绘画视频资料(绘画材料和技法)

 

通过两年的学习了解了绘画最基础的知识要求,通过练习基本掌握了绘画的一些基本技法。应该说两年我完成了绘画始初定下的学习计划,达到了既定目标。绘画临摹练习完成了大小不一篇幅绘画习作3050幅。

【其中:

1、素描【速写】(857幅)

2、水彩画临摹(758幅)

3、水粉画临摹(464幅)

4、丙烯画临摹【164

5、油画临摹【327幅】

 

6、提白罩染(古典画法)作品临摹(30幅)

7、油画刀绘画临摹练习(水彩、水粉混合)(300幅)

 

8、试创作(水彩、水粉混合)【150幅】(作为下一阶段正式创作,其中45幅是丙烯画创作,105幅是油画创作)

 

然而,要真正画好画,拿得出别人认可甚至喜欢的绘画作品,必须有长期的临摹练习方可心愿达到。这两年实际就是我的学徒经历,美专学校基础班的学生而已。

作为两年的学习总结,我仔细看了自己的所有临摹和试创作习作,发现存在问题如下:

1)       光与色的正确运用到位是极其重要的。着色不能全部原色,表现考虑物体在光线作用下的不同色调。关键是位正确表现光影,颜料的混合使用技法不到位;

2)       边缘的处理太生硬毛燥,不同颜料边缘过度没有处理自然,不懂的使用弥散光圈法;

3)       绘画的笔触欠细,太过毛燥。太多单一的平涂笔法没有办法来画出物体特有的不同质感;

4)       特别是人体的着色缺少立体感,不会打阴影;

5)       部分人体比例尚有错误;

6)       画面物体的搭配位置需要考虑周全一些,尽可能符合实际和人的惯有思维;

7)       动物和水波的动感没有表现充分,特别是动物的眼睛没有灵气;

8)       动物的皮毛和衣服的折皱需要手里功夫的努力;

9)       不同物体的肌理、质感需要特别手法把握准确,;

10)   一些创意画的物体横平竖直边缘要干净利落,显示出物体的真实性。而自然界的物体边缘需要模糊需要过渡自然;

 

接下来我将再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练习基础上,正式开始绘画创作(包括外出写生创作)

首先从我已经完成创作构思和水彩水粉颜料混合的105幅初稿开始,准备用两年时间完成这105幅绘画作品。(当然,在这两年创作正画同时如果有创作灵感和发现好题材如前两年基础练习同时进行试创作,即画出初稿以备后再创作)

 

两年后今天的我知道了绘画就是画者用笔把在光作用下的形、影用色再现或者再创作出来的过程。因此,绘画的最最基本要求就是---形、光、影、色的四和谐、四统一!

自古以来绘画的行进发展过程中,绘画流派及分支五花六门。然而,在我看来由于画者关注点和着力点不同,本质上只分两派---写实和写意。两者都以如下三方面的要求,孜孜不倦地在画在绘:

1】形是基础的基础,

2】光和影可以使形有立体感,

3】色再现和美化了形的真实面目。

两年后今天的我就绘画技法水平来看,形的掌握基本可以,因为一开始的素线稿的学习练习形体比较到位。其次,由于我的色彩感比较强,使用色彩的搭配方面还过的去。另外,对构图取景、透视角度的掌握比较上位,或者说倒是我的强项。

最最不行的是运用色彩来描绘光影的技法没有掌握。这也由于在素描学习阶段只重视形体而没有在三面五调上没有花大气力的缘故。

两年的绘画基础知识学习、练习,就现在的我来说,其绘画水准只能说是刚过“初级”,一只脚进“中级”,另一只脚【上色一关】尚从初级抬起还没有在“中级”踩下阶段。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可是,在今后的创作和学习时期我会继续如前勤奋,查漏补缺,每天按计划在画架前和办公桌前交替“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试创作【60】
后一篇:《石上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