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炼成娲补天,汀华岸树命同怜。
高山落魄青冥接,流水穿云银汉牵。
宏旨亲民千代业,畅怀吐哺一经传。
女神佳节倡仁德,家国萦怀敬老贤!
恭录査家铭学兄原玉:
【棉鞋】
2018年1月26日,武汉下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上午还是冻雨,午后就飘起了雪花,雪片不大,飘飘洒洒,持续了一夜。第二天清早起来,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深邃而庄重。大脑里第一时间蹦出的,是曾经的小学语文课文“下了一夜大雪…”。岀门上班上学的大人和孩子,裹紧了冬装,外加帽子围巾手套,脚下換上了长短不一的各色皮靴、棉鞋、雪地靴,五彩纷呈,给洁凈的冰雪添上了一抹亮色。沉寂中,想起了我还有两双珍藏了40年的棉鞋。
“女红”这个词,我以为正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消逝。现在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女人们能平心静气的坐下,不紧不慢的钉一颗钮扣,好像也是一种奢侈。母亲那辈却不然,从小就要学做针线活儿。记忆中,我们小的时候,每当夜深人静,有时是一觉醒来,母亲都是坐在灯下,右手的中指戴着磨成了银白色的“顶针”,穿针引线做着针线活儿。有时是缝䃼衣服鞋祙,有时是为我们做单鞋棉鞋。说到做鞋,我在家时曾经帮母亲“糊鞋衬”,其中大有讲究。做鞋的工序从糊鞋衬、出鞋样、做鞋帮、纳鞋底…,直到出成品算起来也有十好几道。我们全家男男女女都是穿母亲做的鞋长大的。父亲特别挑剔,母亲为他做的老式小圆口布鞋,堪与时下的老北京布鞋媲美。
有了女儿的那一年冬天,母亲拿出了一大一小两双棉鞋,送给了我们,并说:以后我再也做不动了,留个念想吧。一双是女式高帮,黑色灯芯绒面,白色布底棉鞋。鞋帮高度正好护住脚踝,呈左右两片式。黑色灯芯绒裁成斜条滚边,双鞋梁。白色鞋底厚度适中,手工纳底,针脚细密整齐。一双是童鞋,浅帮,枣红色灯芯绒面,白色布底,大小正好握在我的手心。
40年过去了,两双棉鞋一直没有舍得穿,放上了樟脑,珍藏在盒子里。40年后再手捧两双棉鞋仔细端详,“慈母手中线…”之情,由内心哽咽而生。棉鞋依然是那样的崭新,做工是那样的精细,看上去是那样的完美。紧握手中尚能感到母亲手的余温,暖心。
2018年 春节
恭录洧霞兄真情雅和:
仿和七律《棉鞋》
七律·读雪天穿慈母四十年前留下的棉鞋
遗絮錐帮足上船,女红靴线将儿怜。
慈堂绒履留情远,冥泪血缘长日牵。
尧习华统今古愿,羊怀乳哺有经传。
洪恩节里继先考,炭暖冰融奠妣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