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教材勘误表
吕敬东校订
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国文学史》勘误表(共纠错11处)
第二卷
1.第34页第六行“感情凄碗”应改为“感情凄婉”。
第三卷
1.第45页第七行“且恁偎红翠”应改为“且恁偎红倚翠”。
第四卷
1.第53页倒数第九行“晃盖”应改为“晁盖”。
2.第136页第十四行“和熙清新”应改为“和煦清新”。
3.第139页第三行“右丞相”与第五行“右相”中的两个“右”字中有一个必须改为“左”字,否则自相矛盾。
4.第152页第四行“简接”应改为“间接”。
5.第284页第八行“贵妇”应改为“贵妃”。
6.第292页倒数第九行“反映也”应改为“反映出”。
7.第375页第七行“炉火炖青”应改为“炉火纯青”。
8.第424页第十五行“19世纪初”应改为“20世纪初”。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少康刘三富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勘误表(共纠错18处)
上册
1.第28页倒数第八行“武王伐讨”应改为“武王伐纣”。
2.第37页最后一个字“并”应改为“在”。
3.第163页第十三行“与儒教衰落的同时”应改为“于儒教衰落的同时”。
4.第210页末行“出处同上”后应加上句号。
5.第210页至211页“浊夹是指”应改为“浊夹清是指”。
6.第304页第三行“不巧巨著”应改为“不朽巨著”。
7.第445页倒数第九行“读音”应改为“读者”。
8.第462页第一至四行的全部内容,因与前页末四行完全一样,须全部删掉。
下册
1.第14页第十三行“以及用”应改为“以用”。
2.第116页第十四行“世尊在(释迦牟尼)在”应改为“世尊(释迦牟尼)在”。
3.第178页倒数第十行“后七子”应改为“前七子”。
4.第219页倒数第九行“这所以”应改为“之所以”。
5.第250页第五行“创之中”应改为“创作之中”。
6.第250页第八行“小理论”应改为“小说理论”。
7.第252页倒数第十行“描写的”后应加上句号。
8.第288页倒数第三行“金石县”应改为“金石悬”。
9.第327页倒数第七行“思基础”应改为“思想基础”。
10.第467页第九行“不同而见解”应改为“不同的见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