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个心态,好好生活———读《迷人的阅读》后有感

(2014-08-12 15:06:29)
标签:

育儿

杂谈

       这个暑期的读书活动又开始了,我们的教师读书活动有四年多了,每次这样的任务我都会像小学生完成暑假作业一样的去努力完成。

      这次我拿到了一本有十位名师写的《迷人的阅读》,当我看完第一位张学青老师的“满世界都是路,我选择自己的脚步”,写她从无课外书的小学到亲戚家看书的经历,又因父亲的职务关系让“我”有了更大阅读的“资本”和一些读书的感悟。看完了这一章我就想为什么叫《迷人的阅读》,其实一点半点也不迷人!书中作者的读书经历、读书感悟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她秘密书架上的书只有一本《教育的目的》我看过了(粗略的翻看),还有一本《小王子》是我刚从网上买来(是儿子高中的老师要求买的)。怎样才能完成我这次的阅读任务呢?只有硬着头皮往下看了。

      第二位是冷玉斌老师的,我看到“一寸一寸好人生”,用《一寸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险恶世界,一寸虫沉默而隐忍,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智慧,有的仅仅是笨笨的、慢慢的脚步。我想我的阅读能力,也只能这样笨笨的、慢慢的看、理解他们的阅读高度,运用书中胡适的话:“不期速成,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在他的“温暖的旅程”中谈到了阅读心得,不如说这是一份阅读心情,好吧,我也改变一下心情来阅读,再也不不抱着完成任务的想法去看书了。

      第三位是朱老师的阅读经历,因为喜欢看书结交了商友敬先生,就这样相识、相知,商先生不仅是作者阅读上的好老师,还是生活中做人的好老师。第四位、第五位……第十位,我认认真真的看完了全书,书中各位老师的阅读经历,读书感悟中有很多地方虽然还是看不明白,但有一点我很清楚,这四年里我浪费了这么多好书,从今往后我会认真阅读每本书,像关注幼儿一样的去看、体会、理解它们。

      抱着这样的心情我翻开了余华的《活着》,书中的福贵的一生可以说是曲折坎坷从高贵的小地主到破落的老农民,从兴旺的六口之家到孤家寡人,从赌嫖娼无恶不作到赶着老黄牛默默耕地,他的一生不可谓不精彩。书中的富贵从一开始不懂得珍惜丢了家产,父亲因生气气得他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了,妻子被岳父强行带走。慢慢地他开始懂得珍惜,家产没了就去租,绸衣没了粗布衣服穿着依然舒坦。妻子和儿子也在岳父家住了半年回家了,本想一家五口人,辛苦劳作却快乐的生活,可没想母亲得病,外出求医的富贵被抓去当兵,九死一生后的富贵回家,看到因高烧使得凤霞不会说话,心痛如刀割,后来因为生活压力还想着把凤霞送人。有庆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可“我”还一次又一次剥夺了孩子养羊的乐趣,最后因为给校长献血糊涂的护士抽干了血死在医院。长大的凤霞找了个偏头老公,俩人恩恩爱爱,眼看幸福生活就要来临,可偏偏难产死在医院。富贵的老婆也不久去世了。剩下了三代人(岳父、女婿、外甥)相依为命,不久女婿在工地出事,又和外甥苦根相依为命,是“我”又笨又蠢,用半锅豆子撑死了他。又剩下一个孤家老人,买了一头牛,取名福贵,天天拖去耕田,“皇帝诏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唱着小调,哼着小曲,自鸣得意。在经历了那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的为了活着而活着。在《活着》的这个故事里我真真切切地感动了,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故事,或者让我流泪的是死亡——生命的终结。福贵一家相继去世,死亡的原因常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消失都给我强烈的震撼。生命坚强而又脆弱。“这是一个死亡的故事,却又不乏温情。”福贵全家相互偎依着生活,在贫困饥饿的重压下,相互搀扶着在人生路上艰难地行走。为了活着而活着,承受着苦难,憧憬着未来。这就是——生活。

      善待生命,忍受苦难,学会正确面对死亡,这是我们品味生命时候所得出的感悟。细细品读,余华作品中那些苦苦挣扎的生命背后都有着反抗命运的源自生命个体自身的强大力量,他们积极的人生姿态给读者以极大的心灵震撼———人生之所以美,在于作为主体的人懂得追求生命、创造生命、实践生命,懂得去自主寻求苦难中的希望之光。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公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觉得人的坚强和脆弱都超乎人的想象,有时候可能一句话就让你泪流满面,有时候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过艰难的险境。我相信我可以坚强的把人生的路走好,勇敢面对风雨,因为身边有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磨难但,但是我们必须都得自己克服,不能总靠祈求上苍保佑度过难关,因为只有在磨练中成长,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才会成功。而后我看了这本《靠自己去成功》的书,刘墉和女儿真是无所不谈,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人生、世界:《当习惯成了自然》、《恨老师》、《谁不希望睡到自然醒》、《有赢有输才是人生》……鲜活的语言、奇异的故事以及巧妙溶于其中的哲理,读来颇具兴味。而绵藏其中的是父亲对女儿成长的良苦用心和一份沉甸甸的希冀:不要等成功来敲你的门,要靠自己去成功。自己去主动追求成功,激发自我的潜力,这很重要。

      万事都必须靠自己,如果你不想被雨淋湿就得靠自己的力量找一把伞,而不是靠别人。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富商家庭。13岁便离开学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16岁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在伦敦一家剧院门前提看戏的绅士看马匹在剧院打杂,有时给演员们题提词或跑跑龙套。此外还在屠宰场当过学徒,帮人家做过书童,做过乡村教师,当兵,律师,任过小官。为了谋生,他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过荷兰,意大利,他在闯荡中。丰富了人生经历,增长了才干。为他以后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等大批著名的悲喜剧奠定了基础。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在帝王中的佼佼者。可他的14个儿子无一成器,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一个被幽禁,两个被流放,另两个平庸无能,错聵糊涂“虎父犬子”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自强,一味想靠祖上庇佑,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生活中的所有的坎坷,我们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只有让自己更强大才能面对这些困难,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不是靠庇佑得来的,是靠自己争取而来的。阅读可以让我可以变强大,阅读可以让我变的更懂事生活,所以日子再苦也要笑着过,换个角度,烦恼也许会更少,世界变美好,快乐与否,只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相信明天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