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的大门,翻拍十几年前的照片, “天下名山”的大字牌匾仍然赫然在目)
最近一直处于“整理”的状态:整理照片、整理书柜、整理文件、整理衣物、包括整理心情。。。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很多记忆,包括这篇十几年前去峨眉山的游记“仙山访雪”。那时候,甚至没有数码相机,拍照用的是需要冲洗照片的“傻瓜机”,然,我们却在这拍摄、冲洗、等待、放入相册的原始阶段中“乐此不疲”。和现在不同,那时侯,因为拍出来的照片不是马上能看到的,要在幸福的期待中“煎熬”几日,等照片冲洗出来再来慢慢回忆旅行的全部过程。。。一卷胶卷36张,里面能有2-3张出彩的,已经觉得不错了。
那年去峨眉山,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雪,回来便写了这篇“仙山访雪”,不小心在某报的旅游版发表了。那时候的游记或许稚嫩但却真切,见识不多却也娓娓道来。今天翻来,觉得自己和旅游是有缘的,因为那时候太年轻、没去过什么地方,我国的出境游好像都还没开放,能去趟峨眉山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是“远足”了。2010年7月的最后一天,北半球多数地方受着骄阳炙烤,不妨让思绪清凉一下,让感觉回到冬天,看看10几年前的小丫头所写:
仙 山 访 雪
海与雪一直是我心中最美的自然。海与雪,一个博大一个玲珑,一个汹涌一个柔美,一个让人胸襟开阔,一个让人浮想联翩。在领略过大海的波澜后,亲近漫山遍野的飞雪,便成为我这个南方女孩的梦中祈愿。
于是,在这个冬季,我走进了仙山---峨眉山。
天还没亮,我们便乘车从山脚顺着后山路向山顶驶去。我睁大眼睛,希冀看到那片向往已久的洁白,可窗外却是漆黑一片。不知过了多久,车停了,听说是司机要在车轮上安装防滑链。这是,昏昏沉沉的我借着晨曦看见了车窗外星星点点的白色,不觉双眸一亮。我急忙跳下车,哦,那真的是雪了。半山腰的积雪不厚,只一团团一簇簇的地挂在树枝,就算这样也足够让我这很少与雪谋面的人心醉神迷的了。地上的雪已被来往的车碾成薄冰,汽车便顺着这薄冰铺成的山路继续向上爬。我一直凝视窗外,用整个身心去欣赏山间变换的冬色,去体味高骈《对雪》中“坐看青竹变琼枝”的内蕴。猛然间,满眼的银白让人目眩,这地方便是离峨眉山金顶不远的雷洞坪。
第一次踩着“咯吱咯吱”的音韵踏雪寻路,走在银装素裹、冰清玉洁的世界里,颇有“冬山白雪连绵而人欣欣”之感。“下雪了!”听旁人这么一说,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到一颗颗冰凉的东西落在脸上。真的下雪了,一阵狂喜过后,我小心翼翼地用手绢接下一粒空中飞舞的精灵,细细观看:小小的雪花呈六菱形,晶莹剔透,洁白如玉。再看远处银色的山峦绵延,若蹲、若伏、若立、若奔,自是以最壮观的姿态迎接这白色的洗礼。
金顶是峨眉登山族和朝拜族不变的目标。修缮一新的金顶大雄宝殿在一片白雪皑皑中更显庄严;殿外香烟缭绕,殿内幡灯悬垂,游人信士络绎不绝,香火十分兴旺。云海、薄雾、飞雪中的金顶又岂止是仙山之巅的净土禅院,简直是一方圣洁无暇精华人心的琉璃世界。冬日的峨眉山真可谓“清光幌影雪光朗,心自空明照大千”。

这就是十几年前的峨眉冬雪。。。翻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