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末的一天跟儿子通话,老头在他那一贯地教育一通之后把电话递给我,并且不忘他那句经典的台词“跟他说两分钟让他睡觉。”我们也一如既往地不理他的茬,亲亲热热、漫无边际的聊着,儿子说说他工作中的趣事,同学、朋友的近况,我则过问下他的饮食起居。我知道他到了新网点之后工作非常地繁忙,再加上上班的路途比原来远了许多,这样他自己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他的饮食起居上就有点没规律。我嘱咐他晚上做点粥喝,考虑到做米粥要很长时间,就让他买点小米面或玉米面做粥。儿子说:“妈,你太高看我了,我哪里会做那种粥。”就是他这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下子就让我受不了了,有一种揪心的疼痛。接连几天每到吃饭我都跟老头唠叨“你看我们在家吃得这么滋润,你儿子连粥都喝不上,我得去北京,我一定要教他做粥。”
一直以来自认为我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一生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早已没有了别人那些儿女情长的心。儿子曾经说过我没有他爸惯他,也因为我逼他学骑自行车摔伤而说我“妈妈,你心真狠”。我是有意识地在培养孩子坚强和独立的性格。孩子也真的如我所愿很早就知道独立和自理。从小学第一天起自己的书包就自己打理,而且里面井井有条;自己的房间收拾的整整齐齐。高一时参加北外的夏令营,那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回家时换洗的衣服都洗的干干净净,叠的整整齐齐。
儿子工作5年以来,每到元旦是他最忙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不顾他的劝阻来给他打理几天。今年知道他特别忙,知道他的生活一定会乱套,很早我就想过来,每次跟他提起他都是说“你在家照顾我爸爸吧,我在这里没事”。因为他知道他爹这么多年来早已让我惯得四肢不勤,是那种脖子挂个大饼都会饿死的人。自从那天通话之后,我也不再跟儿子商量,把家里是事情安排好,给他爹做下一大堆速冻、便捷的食物后就买了到北京的票。等买了票告诉他,老头还怕他担心我,安慰他说:“你不用担心你妈,你妈去趟北京就跟逛个商场一样。”儿子说;“我不是担心我妈,是担心你。”
到了北京给他做的第一顿饭是早餐,很普通的鸡蛋面加西红柿,他吃了第一口就说好吃,还自言自语的说“我平时吃的都是什么啊?”我在一边听了心里酸酸的。孩子一直坚持自己在外打拼,比起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来说受了太多的苦。当初我们也是本着好男儿志在四方想法,就没有反对他留在北京发展。只是从此以后我们就成了铁道部的赞助商之一。
下面的照片是在我的指挥下儿子做的粥,过程不用说了,我相信粥除了我儿子谁都会做。做完后他一直说:“原来粥这么好做,太简单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