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品第2483期 书法
· 隶书 ·
许联瑛诠释“梅花精神”
梅花,是中华大地特有的传统观赏花卉,也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一种植物。北京市长期从事“南梅北移”的著名专家许联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这种中国特有植物为意象标本,论证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与梅花精神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她通过对梅花文化的深入研究,于2017年发表重要论文:《梅花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梅花精神”,并指出倡导梅花精神对中华复兴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我现在把它书写下来,并请许工做了较为全面的阐释。
许工指出:“梅花精神历经千年淬炼,在我们这个现代又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种傲立寒冬的植物被赋予‘自强不息,谦虚自信,为而不争,乐群共生’的品格,既承袭了传统文化精髓,又展现出面向未来的时代价值。”
下面是她对具有时代特征梅花精神的精炼诠释:
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人可效法天道,自我超越永不停止。冰雪中绽放的梅花,以"三九严寒何所惧"的气魄展现自强品格。准确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在寒潮中积蓄能量,在逆境中把握时机的民族性格。
谦虚自信:梅花是谦虚的花朵,梅花开放,朵朵颔首,而不是仰面朝天。俗语有“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的说法,梅花也是自信的花朵,“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这种谦逊与自信的辩证统一,展现出自持而内敛的东方智慧。
为而不争:语出《道德经》末章结尾。强调专注行动而非争夺虚名。梅花因为既早于百花开放,又不与群芳争艳的优良品质而受人喜爱。“为”者,内求,而能有所担当者也;“争”者,外求,凡事做锱铢之较者也。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有为者,大抵不做无谓的外争,而“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往往是成就事业、成就自我的一个必要条件。
乐群共生:《礼记》“君子和而不同”奠定群体和谐基础。在生态维度上,梅花演绎着"乐群共生"的生存哲学,如与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以及与更多植物和景物形成的共生共荣,这种共生智慧对现代社会的生态治理具有重要启示。在生态维度上,梅花演绎着"乐群共生"的生存哲学,如与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以及与更多植物和景物形成的共生共荣,这种共生智慧对现代社会的生态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当现代文明的喧嚣冲击着传统价值体系,梅花精神为现代人提供了返璞归真的精神坐标。它教导我们在竞争中保持从容,在发展中守护和谐,在自我实现中兼顾群体福祉。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指导现代生活的永恒魅力。
这幅书法采用四尺整纸仿古洒金宣纸书写。
——武锋(一峰)
梅花精神提出者许联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