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品第2427期书法·篆隶·《舍得》

标签:
每日一品书法篆隶书舍得文化 |
每日一品第2427期
书法 · 篆隶 ·《舍得》
“舍得”是人们非常喜欢书写、收藏、张挂的题材。因为“舍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含义,通常与人生的智慧和态度相关联, 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释、道家文化共同推崇的理念。
“舍得”表达了一种对于生活、物质、情感等方面的取舍、得失和平衡,“舍”字有放弃、付出之意,“得”字代表着收获、得到之意。两者看似矛盾,却又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简单来说,要想得到某些东西,只有懂得割舍,才会有所收获。这需要有一种魄力,一种勇气,一种果敢,敢于 放下执念,舍弃负担,放下过去,毫不吝惜,懂得给予,珍惜当下,放眼未来。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清醒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活出精彩人生。所以说“舍得”又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更是一种极致的精神境界。
我在书写《舍得》这幅书法时,精心编写了一段释文:“舍得是一种人生境界。佛曰,舍即是得,得即是舍;道曰,舍是无为,得是有为;儒曰,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吾曰,有舍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知此理者,大智也。”
为了求得章法的新颖、活泼、美观,我用了三种书体,用大字篆书写“舍得”二字,用小字隶书写释文,用行书题款,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值得指出的是,遍观网上众多《舍得》书法作品,绝大多数是繁体和简化字混用,把醒目的大字写为简化字“舍”,而把释文及题款中的其它能用繁体字的都写为繁体字。须知,在古代,“舍”字只作名词“房舍”之用,而作为动词来用必须写为“捨”。在这幅书法里,“舍”是动词,写为“舍”就形成“繁简体混用”。这是书法之大忌,显得极不协调!对此,我从来采取严谨的态度,把“舍”字一律写为繁体字“捨”。
这幅书法采用仿古洒金宣纸书写,尺幅为尺八屏对裁,具体尺寸为116X53厘米。
——武锋(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