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品第2011期书法·隶书·李彦英诗《六十年代旧居》
标签:
每日一品书法隶书李彦英乡愁诗 |
每日一品第2011期
书法 · 隶书
·
李彦英《六十年代旧居》
这位新朋友李彦英先生喜欢我写的隶书,交往中他透露:2016年就从一个微信群里看到并下载了我书写的隶书《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 蓝宣金字四条屏图片(见附后图1),一直保存至今,可见用心良苦。但后来“失联”了。直到最近他才从我的书画院朋友那里打听到我的电话,加了微信好友,用意自然是想收藏我的隶书作品,为其补壁。
从他发给我的其家中悬挂的书法作品来看,有楷书《岳阳楼记》四条屏和一幅隶书自作七律诗《海南风光》(见附后图2)。我断定李先生非等闲之辈,乃文人雅士也!联系上我之后, 他特意创作一首排律《六十年代旧居》,委托我书写下来。认真拜读后,我更加确信我的判断没错。交往种得知他虽然身在晋州市农村,但掌管着一摊事业,闲暇之余,写诗撰文,笔耕不辍,还经常参加各地多种文化艺术活动。试想,如果今天还有科举制度,他考取个举人、进士什么的应该易如反掌。有这样的“知音”求字,我自然乐于挥毫。
请看他的这首七言排律诗:
《六十年代旧居》
这首充满“乡愁”的诗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也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鸣,读着是那么亲切:老家的土坯房子,独门独院矮墙头, 院外的枣树,院里的桃花;村边的大水坑,岸边的杨柳树,孩童夏天在水坑里洗澡玩水,老人晚间在坑边乘凉、垂钓;家家夜不闭户,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在坑边用石砧棒槌捶洗衣被;父辈耕种田地、教子识字读书,母亲则缝衣织布做饭料理家务......一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北大平原农村的缩影展现在眼前,是那么的眼熟、那么的亲切,我好像又回到了我的老家,仿佛还听到了沿街小贩的叫卖声:辣椒咸菜臭豆腐——
遵嘱这幅书法采用仿古洒金宣书写,尺寸是量身打造的,126X66厘米。
——武锋(一峰)
家住村南映远苍,矮墙独院旧坯房。
几枝彤枣添秋色,一树桃花生暗香。
门外清塘新雨注,岸边翠柳嫩梢扬。
顽童逐浪趁中暖,耆叟垂丝钓晚凉。
不闭柴门苔迹少,勤敲砧杵浣声长。
吾辈耕读遵父教,慈母炊织料理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