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2023-09-13 22:58:28)
标签:

每日一品

书法

隶书

朱熹

家训

每日一品第1970期 
        书法 · 隶书 ·《朱熹家训》
    现在,只要一提起《朱子家训》,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朱柏庐治家格言》,其实这就完全错了!岂不知,《朱子家训》和《朱柏庐治家格言》根本不是一码事,这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两个朱家先贤写的内容完全不同的两篇文章。大家不妨到网上搜一下“朱子”,就会发现这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朱熹。而朱柏庐则是清代昆山秀才朱用纯,号柏庐。两人在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差甚远。朱熹是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是“程朱理学”重要代表人物,更是享祀孔庙的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享受儒教祭祀,其理学思想成了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佼佼者。所以说,尽管《朱柏庐治家格言》内容写得也非常好,但他的历史地位根本称不起“朱子”,所以其“治家格言”不能称为《朱子家训》,这种提法是个历史的“误区”,是以讹传讹。我虽然也曾数次书写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但一直是按照正统说法写为《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见最后附图)。
   《朱熹家训》全文共317字,却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基本准则,即仁、义、礼、智、信,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可谓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是朱熹做人、治家思想的高度浓缩总结。常言说:做官先做人,官清先家清!所以,历朝对为官者强调《朱熹家训》不可不读,不可不学,不可不用,是有道理的。
    这幅《朱熹家训》是甘肃省定西市客户定制的。用尺六屏仿古描龙宣纸书写,更显得古朴典雅。                                                                                     ——武锋(一峰)
  
   附:《朱熹家训》原文:  
                                  朱 熹 家 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录自《紫阳朱氏宗谱》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图片取自网络)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我用蓝宣金字书写的《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四条屏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每日一品第1970期书法·隶书·《朱熹家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