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新作·隶书·
《元好问·雁丘辞》
(附详解)
我觉得,我国史上描写最凄美爱情的诗词莫过于金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现在书写下来,与大家共享。
欲知原文故事,请看下面原词和详解释文。系转贴自网友博文,文中红字为博主本人所加,主要是不同版本存在很大差异,很难确定孰是孰非,故一并附上。谨在此向原注释作者表示感谢!
——武锋(一峰)
(四尺对开条
蓝宣金字)
原文地址:【你知道“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写大雁间的爱情吗? 金·元好问】古诗词介绍五十五"
作者: 容膝室主
http://www.fansimg.com/uploads2013/05/userid216781time20130529074936.jpg
天南地北双飞客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是赫赫有名的咏爱情的名句。经金庸一引用,更广为人知了。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并不是在写人间的伟大爱情,而是在歌颂一对生死相许的大雁的!
这首词叫《摸鱼儿》,作者是金末元初的元好问。
元好问生于金朝末期的1190年,卒于1257年。他是鲜卑人,是唐朝诗人元结的后裔。七岁能诗,三十二岁中进士,在金朝做了几年官。元人攻入金都汴梁时,他也被俘。但他没在元朝为官,一直隐居山林。他的著作甚丰,流传至今的有《元遗山集》等,并为我们留下品质上乘的377首词。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撼人肺腑的词作:
《摸鱼儿》
序: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垒)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写之。
问世间,情是(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别离苦,是(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为(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自(暗)啼风雨。天也妒。
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序是说明写这首词的起缘。那是乙丑年,元好问十六岁,赴试并州。路上遇见一个捕雁的人,那捕雁人说,今天网到一只大雁,就把它杀了。那只漏网的大雁悲哀地鸣叫不肯离去,最后自投于地而死。元好问十分感动,把两只雁买下,葬于汾水河边,壘石作为标志,称作“雁丘”。当时同行者都赋诗悼念,元好问也写了篇《雁丘辞》。旧作不能歌唱,现改写成能歌唱的《摸鱼儿》词。
http://pic.58pic.com/58pic/15/23/61/84358PICYfZ_1024.jpg
只影为谁去?
我们读了这篇序,己感动得不得了了。有了这篇序,我们对词的理解也容易多了。为了顾及有些博友阅读的需要和省去对典故繁复的解释,我刊载一篇白话翻译如下:
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
竟会令这(大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
以往南飞北归的路程都是比翼双飞,
任它多少个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
眼前的这一刻,才知道这痴情的双雁,
竟比人间痴情的男女还要痴情!
幸运地活下来的雁儿,心里一定在说: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
此去,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
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
这汾水一带,当年汉武帝巡幸时,乐声响彻云霄。
可是现在已经一片荒凉,平林漠漠,荒烟如织。
汉武帝已死了,招魂已经无济于事。
女山神也因思君而枉自悲啼。
双飞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
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一般的莺儿燕子一样,
死后只能化作尘土。
它们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
千秋万古后,一定会有“钟於情”的骚人墨客,
来寻访这小小的雁丘坟,
纵情高歌,尽情地喝酒,
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我知道,这首词经这样一翻译,就像极其香浓的咖啡变成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了。但是我们利用它可以弄懂词的内容和其中关于引用汉武帝和楚辞中的典故。现在我们可以把这白话翻译.像手杖一样丢在一边。回过头来,再来欣赏原词。






























网友赠诗
田问道
七绝·品读《元好问·雁丘词》
南来北往飞寒暑,海誓山盟化作奇。
问世痴情谁洞晓?天荒地老永相依。
田问道
七绝·欣赏著名书画家武锋先生墨宝
动腕蚕头燕尾知,挥毫好问雁丘词。
苍天降世情何物?墨宝作答更显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