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人生理想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14-03-25 00:10:36)
标签:
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文化 |
分类: 诗歌批评 |
诗意的人生理想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以此文纪念诗人海子诞辰50周年
作者:书溪
海子赋有才华的生命,只绽放了25个春秋。25年前,他离去的那个日子,是一个永远无法忘却的怀念。阅读他的诗歌,如感受他的生命,如铁在煅烧,如河在奔腾,如海在涌荡,如日辉煌。
海子创作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广受大家的喜爱。这首诗不禁让我们想起荷尔德林的人生理想: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看到网上许多对这首诗歌的解读,我很难同意一些主观推测和臆断的见解。一些人通过海子的故事来推理出诗歌中所没有的“隐含的深意”。在欣赏诗歌中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意见出现分歧,是批评欣赏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对诗歌解读的随意性,主观性和故事演绎性,以表现批评观点的独特和深刻,却不难看出是当下时尚文化的流弊。其实,这一问题也反映在许多对现代诗的批评理解之中。在本文里,我希望在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歌文本的重新解读中,对探讨现代诗歌文本阅读的方法有一定的裨益。我们不能因为诗歌艺术的欣赏是个人的事情,就认为解读就是绝对自由的。无限制的自由解读,根本上就是对诗歌自身存在的否定,那么诗歌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诗意也就没有交流的意义。
对这首诗的理解,普通人和诗歌专业者及其评论家差别很大。专业批评家批评大众对这首诗歌理解存在误读。创作是诗人的,语言却是历史的和大众的。应该说,大多数人对海子这首诗歌的主旨精神的理解,大体是对的。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明朗奔放,表达了诗人坚持和追求的诗意人生的理想。关键是,一些批评家对诗中一句“从明天起”的岐解,使诗的主题和诗歌情感变为诗人对人生和理想的绝望表达。他们认为诗中用了三次“从明天起”,使诗中表达的幸福只是在“明天”,不是在现实,都表明为诗人今天和昨天都不曾幸福。甚至认为这是海子的告别诗。
海子的诗歌之所以为大家喜欢,是被诗中所表现那种直憾心灵,真挚表达的情感所感动。苇岸认为:“海子涉世简单,阅读渊博,像海水一样,单纯而深厚。”那么他的许多诗中所表达的不满、痛苦或者批判,没有哪一首需要以这样的,表面阳光灿烂,热情澎拜,却要深藏一个痛苦的否定的诉求于背后让人猜测,这并不能让诗歌更有隐喻和象征的魅力。诗人既没这个必要,这也不是他应有的风格,也没有什么原因需要诗人这样去写。因此,歪曲这首诗歌的主题,反而认为这种歪曲是这首诗歌的表达特点,这就把这首诗歌的真挚情感推到不诚实,不可信的地步。感受这首诗歌的真挚感情,也需要我们真诚面对的解读。
我们先避开诗歌批评欣赏的理论问题,先直观解读一下这首诗歌的文本。诗歌原文引用由西川主编,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海子诗全集》。内容如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1,13
我们先通俗直观地解读这首诗的文本,厘清这首诗歌的文本语意构架,获得一个解读的基础,然后我们就可以判别,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在实处指向何方,在虚处会蕴含着什么。我们先看诗歌的题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般来说,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主题意旨有密切的相关性。“大海”,这里是诗歌精神世界的象征。“面朝”,就是诗人人生态度的面对。那些认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隐逸情怀,甚至以为诗人真的希望有一所海边的房子来过隐居生活,笔者觉得这不是在读诗,而是在演义了。
诗的第一节: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用一个时间作为诗歌的起句,表面含义似乎是一些批评家所说的,幸福只是明天的希望,现实是没有的。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诗歌的标题和诗中对诗意生活幸福的热烈表达就变得不可理解,文不对题。这首诗歌的主题怎么可能会因为“从明天起”这一句就变成了反题呢?我们真实面对诗中的文本表达关系,就不会同意这种解读。
首先,明天,不仅指“今天”之后这个时间方向,与“从—起”这个句式连用,隐含着一个对话情景。显然,“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句不是对今天和昨天的幸福判断,而是对幸福的坚持一个态度。做个幸福的人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这说明今天是不幸福的吗?我们根据诗歌全篇的内容联系,可以确定,这句不是孤立的幸福判断,而是针对诗歌下面出现的“我”、“亲人”、“每一个人”和“陌生人”的对话来做出的回答。诗人并不想以生硬的态度面对这些人的关怀或疑问,而是用一个退让的语气,以退让的态度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幸福价值的坚持。你们怀疑我的诗歌生活的幸福价值,我“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但是,这个幸福的内容却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句是短词并置,在节奏上,是铿锵落地的肯定。“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这句表明,诗人和大家其实一样地生活,但这些简单的物质的生活替代不了内心的追求,那个内心的幸福就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所“房子”,就是诗人的内心。从下句的内容关联看,“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并不是诗人不幸福,而是亲人、每个人不了解诗人的幸福,诗人是将自己的幸福告之他们,与他们分享,这是诗人所说“做个幸福的人”的真实内涵。其实指的含义是,你们了解并分享我的幸福,你们就知道我的幸福。
我们还应该看到,诗歌用巧妙的时间表达,暗示“我的幸福”是一直真实存在的,不容质疑。诗中“从明天起”出现三次,都是虚指的时间。但在表达诗人的诗歌生活的幸福时,是实指的恒时态或过去时态:“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可以肯定,时间结构是诗人表达情感态度的巧妙手段,所以,人们感受到诗歌中的积极乐观的精神,确实是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时间隐喻,也可以说是这首诗歌的表达特点。
第三句:“从明天起,关心蔬菜和粮食”,这里蔬菜和粮食,意味物质生活,是借代一般的日常生活。这一句悄悄为下一句的时间转折埋下伏笔。明天的幸福,无论精神的也好还是物质的也好,我的内心,从来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个恒时态转折,这一句表达的不是“明天”的,而是诗人从来执着和肯定的。“房子”是内心的意象,“我有一所房子”即我拥有的内心世界。所以,我的内心从来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肯定内心拥有的,就是诗歌主题所表达的,并通过时态的转折,进一步显示了诗歌主题就是诗人要表达的追求诗意生活的主旨。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关心蔬菜和粮食”,是对最基本的物质泛泛而指,表明诗人对最平常的物质生活仅是“关心蔬菜和粮食”而已,尘世的更多的幸福没有意义。而对精神生活的表达,是三组音节短促,铿锵肯定的“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明确而响亮。一个模糊泛指,一个清晰肯定,这种对比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和情感。
接下来我们看诗歌的第二节: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第二节的起句也是“从明天开始”,有了承上启下的衔接过度,诗歌上节暗含的问者,在这节诗里开始显现。问者其实有三类人:在第一节里暗含诗人自己,在第二节里是亲人和每个人,在第三节里是陌生人。诗歌在第一节里表达了幸福诗意生活的象征,在第二节和第三节里,诗人以不同的情感态度显示了需要回答的“亲人”、“每个人”和“陌生人”。这就好像是倒叙的结构,问者就在第二节和第三节呈现,第一节则是对问者的回答。
这节诗的起句“从明天起,和每个亲人通信”,却并不意味今天和昨天没有和亲人通信。而是诗人强调要把诗意生活的幸福价值意义分享给每个亲人和每个人,让他们理解并分享诗人的幸福。而背后的意味是,我的诗意生活是幸福的,你们分享了,就会知道“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在此不必要纠缠诗人为什么今天和昨天是否与亲人通信,当然这里不免有诗人孤独感的表达。
这节第三句“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并不是说幸福如闪电一样短暂。这句诗的“我”是被动的宾语,意图非常明显,诗人要说的是,幸福不是仅仅凭我说的,是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使我不得不相信这个幸福确实存在,已经存在!幸福如黑夜中闪电,明亮,犀利和深刻,是不可怀疑的。
在第二节,我们要注意诗的时态变化。第二节诗的起句虽然是“从明天起”,但“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却是过去的时态,这是闪电曾经告诉过诗人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诗人在诗中表明了诗人已经获得的“幸福”呢?所以,诗人要告之亲人的幸福,不是明天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是诗人曾经有过的。这节暗含的肯定是通过对“明天”时间的虚指,来对比曾经时态的幸福实指,以显示诗人的真实情感。而且诗人要告诉世人,那幸福有如闪电般的震撼。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节的诗歌文本: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三节诗里,诗人回答的对象是“陌生人”。并且三个祝愿和诗人的“只愿”,并置悖逆,显得尖锐而不可调和。诗人为“陌生人”尘世幸福的祝愿,显然不是诗人自己要的幸福。“陌生人”在这里显得别有意味。
我们不难感受到,第三节的头一句“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对上两节诗歌没有明显的承接,似乎显得突然,但确是给“陌生人”特别的铺垫。陌生人,指看不惯的人,还可以指称在国外的人,即陌生地方的人。在诗中,“陌生人”也可以指是不被诗人理解的人。三个对尘世实指的祝愿,说明“陌生人”是诗人很在乎的一个特别的人,但却是与诗人没有共同幸福追求的人。诗人把“陌生人”置于“只愿”的悖逆中,说明这个人的“陌生”,是从诗人的幸福中心远离而去的,是处于渐行渐远的疏离之中。由于这个疏离而使诗人的世界“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渐渐寂凉!但诗人却要重新以温暖的意愿来祝福。所以,这节第一句“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就是把过往的每一段感情,每一个历程化作温暖的对尘世幸福的祝愿。“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是对曾经的那个特指世界所有的象征。在这句里也表示出,诗人重新看待这个世界,重新看待过往的历史,重新温暖这个世界。“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包含了理解和原谅。
这节最后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与尘世幸福相悖逆的决绝语气,再次肯定了诗意的幸福主题。诗人以决绝的态度坚守内心诗意精神的幸福生活价值。有些人认为,“只愿”表达了诗人拒绝接受尘世幸福,决心背离尘世,追求隐逸的诗歌生活,甚至是暗指要放弃现实的生活。这种解读是让诗歌主题的失去了支撑,是诗意的粗暴的肢解。尘世幸福和诗意的幸福,如何变为“陌生”的,不是诗人的拒绝,是诗人和“陌生人”的不同选择造成的。这种选择在现实中没有调和性。也可以说这既是诗人的拒绝,也是陌生人的拒绝。但是,诗人的祝愿,占有诗歌三行,且对“陌生人”的尘世幸福祝愿是实指的,而不是象征的或隐喻的。表明了祝愿的真诚和包容。这也是诗歌中对“陌生人”的特别意味。
这一节把尘世幸福和诗人的幸福直接置于对比之中,这节第一句“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和末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似乎是对整个诗歌人生的总结和清算。诗人的幸福生活清晰明朗,诗人的幸福态度决绝分明。这最后一句诗,呼应标题,呼应第一节“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贯穿的是一个鲜明的主题。这样明朗鲜明地表达诗人自己的诗意生活的幸福,在诗人诸多的诗作里,应该是少有的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
我们再回过头来注意这首诗歌中,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主题三次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感受诗人情感的梯进和深入。诗歌主题首先就是诗的标题,是对诗歌整体的精神的鲜明表达。诗歌主题第二次以内心拥有的方式呈现,“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三次以与尘世幸福的决绝对比中表达出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示诗人的幸福与尘世的幸福是绝对不一样的,是根本不同的追求。这里我们再清楚不过诗人心中的执着,肯定和追求的那种幸福到底是什么!
这首诗解读到这里,基本大意应该是清楚明了的。但我们不禁要问:诗人海子,为什么在创作这首诗歌之后不久却选择放弃自己的年轻的生命呢?人生是短暂的,但又是纷繁复杂而矛盾的,无时无刻不处于纠结选择之中。诗人那一刻的想法和决定,毕竟有我们难于想象的雷雨风暴。诗人谜一样的短暂的一生,就是一首神秘悲壮的诗篇。这首诗歌在诗人整个诗歌创作中显得突出异样,似乎这首明朗阳光的诗情,在诗人的诗歌生涯里是昙花一现。但我认为这只是风格的偶然异样,诗人所表达的元素和象征,与诗人创作的其他诗歌还是有着相生相依的关系。这首诗歌的主题意象,飘动中诗人其他诗歌创作的生命思绪。例如,“海”、“马”“山”、“河”、“春”等等。读过海子诗歌作品的人,不难理解这些意象在诗中的指向和隐喻。下面我想就这首诗中“海”的意象,与诗人其他作品呈现的相关意象的联系,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意义。
我们看一首诗人关于海洋的诗歌:
太平洋的献诗
太平洋
劳动后的休息
劳动以前
劳动之中
劳动以后
太平洋是所有的劳动和休息
茫茫太平洋 又混沌又晴朗
和劳动打成一片
和世界打成一片
世界枕太平洋 雨暴风狂
上帝在太平洋上度过的时光
是茫茫海水隐含不露的希望
太平洋没有父母
太平洋像是上帝老人看穿一切、眼角含泪的眼睛
眼泪的女儿,我的爱人
今天的太平洋不是往日的海洋
今天的太平洋只为我流淌
为着我闪闪发亮
我的太阳高悬上空
照耀这广阔太平洋
(1989.2.2)
这首诗歌创作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后不久。这里限于篇幅我们不展开解读,我们注意其中有几个重要的象征。太平洋是所有人类精神活动沉积的一切,是历史终极的归向, “是茫茫海水隐含不露的希望”。太平洋在这里被诗人称为“爱人”,在另一首诗《献给太平洋》里,被诗人称为新娘。所以大海,是诗人可以为之付出自己全部生命热血的“新娘”,通过诗人的追求付出,孕育人类无穷沉积中所有的希望。这个希望深含不露,但“上帝老人看穿一切”,这一切却被诗人看到了,感受到了,也是诗人要用诗歌用生命来揭示的。所以,“今天的太平洋不是往日的海洋/今天的太平洋只为我流淌/为着我闪闪发亮/我的太阳高悬上空照耀这广阔太平洋”。这是因为“我的太阳高悬上空照耀这广阔太平洋”。诗人对自己所有用热血和生命创作的诗篇充满自信,喻为“我的太阳”,这个太阳照亮太平洋,让人们看到上帝老人看到的却没有告诉我们的,藏于它深处的“希望”。我们不妨把诗人的这首诗歌看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大海”象征的诠释。这里就是诗人诗意生活的幸福所在,是诗人心中所要面对的精神之海。
献给太平洋
我的婚礼染红太平洋
我的新娘是太平洋
连亚洲也是我悲伤而平静的新娘
你自己的血染红你内部孤独的天空
上帝悲伤的新娘,你自己的血染红
天空,你内部孤独的海洋
你美丽的头发
像太平洋的黄昏
(1989.2)
这首《献给太平洋》,也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后不久创作的。这首诗的题目里“献给”,是作者要把自己的全部献给太平洋。这里“我”和“你”都是指称诗人自己。那个天空孤独的“你”,就是自喻为太阳的诗人自己。伟大的孤独在天空,通过一个 “婚礼染红”太平洋,献给太平洋,献给诗人的新娘。诗人不久赴死海边,似乎是完成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心愿。“染红”、“悲伤”、“孤独的天空”、“头发”、“黄昏”,这些意象的跳跃,蕴含这让人惊悸的情感冲突。天空的孤独,要投入新娘太平洋。悲伤的新娘,一幅血色黄昏的画面!
似乎,这首诗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主题后缀,即这个“海”,是诗人可以以死相许的!
这片海不是诗人在这些诗中才有的,在诗人的早期诗歌中就有所描述。如在《亚洲铜》的诗里,就有这样的诗句“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海,似乎是不透明的历史的深渊之水,历史的一切皆融汇于其中。早期海子的诗歌里,海的意向就有了历史时空的深渊之感。他的《海水没顶》一诗中也包含有这种意象。在诗人早期诗歌《海上》里,第一句“所有的日子都是海上的日子”,这首诗的最后却是“成群游来鱼的脊背/无始无终/只有关于青春的说法/一触即断”,海的意象蕴含在与个体生命稍纵即逝的短暂的对比中表达的也很清晰。在诗歌《月全食》里“遥远的路程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有一半是在群山上伴着羊群和雨雪,独自一人守候黎明/有一半下到海底看守那些废弃不用的石头和火/那些神秘的母亲们”,这里表达了诗人的生命历程和“海”的联系,也用隐喻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青春意志。其中的象征也与诗歌《献给太平洋》中“天空的孤独”与“新娘太平洋的婚礼”相对关联。海,太平洋,在诗人创作的许多诗歌中,是诗人至死不渝的情节意象,是生命,历史和人类文明所有的一切,但不是消融,不是归于寂灭,其意义需要诗歌用生命点燃,生命要像太阳一样照耀其上。诗人的“太阳七步诗”,应该就孕育着这样的追求和意义。
接着“海”,说说“春天”的在诗中的象征。“春天”在这首诗歌中对应了“明天”,使人想到了希望和诗意生活的幸福。“春天”还意味着当下的诗人的青春。但是,这首诗歌里的春天,是“春暖花开”,和以往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春天意象有很大的不同。
在诗人最后创作的《春天,十个海子》里,春天象征生长和复活,唤醒沉睡。在诗人春天》这首诗里,春天却是欲望冲动的生命处于萌动却茫然寻找的春天。但无论春天怎样沉睡和懵懂,在《春天》这首诗里,诗人热情地呼唤大海和太阳,太阳是照耀于其上的全部意义,全部希望,是诗人溶于全部生命其中的太阳,所以,春天的意义,就是唤醒诗人自然的肉体,融于太阳,献给“大海”新娘。我们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在海子的诗歌里的春天是“舔着十指上的鲜血/春天空空荡荡”!为什么有染红太平洋的婚礼,为什么是“残酷的春天”。
但是,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里,春天却是这样的灿烂,不是海子在其他的诗歌中所表达的春天。但可以肯定,这是海子要奉献给我们的春天,却是用他曾经的“残酷的春天”奉献给我们的。诗人另一首《春天》的诗歌,仍然是这种诗绪,“春天是我的品质”。在诗歌《秋日想起春天的痛苦 也想起雷锋》,诗人的一片赤子之心让人砰然撞胸,“春天的一生痛苦/他一生幸福”。
诗歌既是开放而多维欣赏的艺术,也是可以由于欣赏的参入而获得新的创造的艺术。拙文也只是对这首诗的欣赏解读一面之解。我读过了许多解读海子诗歌的文章,虽然有些观点让人不尽满意,但有不少的有益见解。同时,对海子诗歌的更多的个人感想没有在文中写出来,似乎不像是在诗歌的欣赏,这确实我刻意所做的,诗歌的本身到底是什么打动了我们,我们就更清楚地知道我们通过诗歌欣赏获得了什么。
《春天》
春天的时刻上登天空
舔着十指上的鲜血
春天空空荡荡
培养欲望
鼓吹死亡
风是这样大
尘土这样强暴
再也不愿从事埋葬
多少头颅破土而出
春天,残酷的春天
每一只手,每一位神
都鲜血淋淋
撕裂了大地胸膛
太阳啊
你那愚蠢的儿子呢
他去了何方
天空如此辽阔
烧死在悲痛的表面
大海啊
这阳光闪烁
的悲痛表面
秋天的儿子
他去了何方
千秋万代中那唯一的儿子
去了何方?
女儿内心充满仇恨和寒冷
想念你,爱着你,但看不见你
她没有你就像天空没有边缘
天空空空荡荡,一派生机
我们无可奈何
我们无法生活在悲痛的中心
天空上的光明
你照亮我们
给我们温暖的生命
但我们不是为你而活着
我们活着只为了自我
也只有短暂的一个春天的早晨
愿你将我宽恕
轧你在这原始的中心安宁而幸福地居住
你坐在太阳中央把斧子越磨越亮,放着光明
愿你在一个宁静的早晨将我宽恕
将我收起在一个光明的中心
愿我在这个宁静的早晨随你而去
忘却所有的诗歌
我会在中心安宁地居住,就像你一样
把他的斧子越磨越亮,吃,劳动,舞蹈
沉浸于太阳的光明
在羊群踩出的道上是羊群的灵魂蜂拥而过
在豹子踩出的道上是豹子的灵魂蜂拥而过
哪儿有我们人类的通道
有着锐利感觉的斧子
像光芒
杂我胸口
越磨越亮
太阳的波浪
隐隐作痛
我进入太阳
粗糙而光明
那前一个夜晚
人类携带妻子
疯狂奔跑四散
这是春天
这是最后的春天
他们去了何方?
天空辽阔
低垂黄昏
人类破碎
我内心混沌一片
我面对着春天
我就是她的鲜血和黑暗
我内心浑浊而宁静
我在这里粗糙而光明
大地啊
你过去埋葬了我
今天又使我复活
和春天一起
沉默在我内部
天空之火在我内部
吹向旷野
旷野自己照亮
在最后的时刻
海底
在最后的黎明之前
他们去了何方?
(1987.7-1989.3)
《春天》
你迎面走来
冰消雪融
你迎面走来
大地微微颤栗
大地微微颤栗
曾经饱经忧患
在这个节日里
你为什么更加惆怅
野花是一夜喜筵的酒杯
野花是一夜喜筵的新娘
野花是我包容新娘
的彩色屋顶
白雪抱你远去
全凭风声默默流逝
春天啊
春天是我的品质
《秋日想起春天的痛苦 也想起雷锋》
春天 春天
他何其短暂
春天的一生痛苦
他一生幸福
又想起你撞开门扇你怀抱春天
你坐下。快坐下,在这如痴如醉的地方
春天的一生痛苦
他一生幸福
春天 春天 春天的一生痛苦
我的村庄中有一个好人叫雷锋叔叔
春天的一生痛苦
他一生幸福
如今我长得比雷锋还大
村庄中痛苦女神安然入睡
春天的一生痛苦
他一生幸福
198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