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

(2010-07-14 20:46:25)
标签:

立体主义

哭泣的女人

格尔尼卡

面部

毕加索

杂谈

分类: 解读毕加索的作品
http://s6/middle/650191e4g7455a37c8045&690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这幅画,并不是一幅肖像画,而是对这个哭泣的复杂内涵加以立体方法的表现,他让我们看到一个表面哭泣伤心地女人,在内心却充斥着仇恨,报复。


       立体主义的表现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表现复杂矛盾的内容。

       这里简单说明一下这幅画的表现方法,以便于大家先可以看懂这幅画的表面的东西:


       1、《哭泣的女人》背景是暖红色的,为的是让女人的面部的绿调子,显出悲伤地感觉;

       2、悲伤还表现在一对眼睛上,眉毛悲蹙,眼睛圆睁,泪眼婆娑,伤心不已,是正面对着我们的。这就是说,她面对我们的是悲伤地,痛苦的,祈求怜悯的一面;

       3、然而,侧面向着右方的牙齿嘴唇,却是用力撕咬着方帕,手指还在撕扯,而且白骨森森,冷酷仇恨;这表示她的另一面是痛苦中满含着仇恨,报复;

       4、女人的绿色面部,似乎被撕开了,使方帕、牙齿、嘴唇的白色形成被解开了的部分,让我们感觉这是毕加索揭开了悲伤可怜的表面,露出了白森森的恐怖的内里;

       5、立体主义方法,有表达时间的动态意义 。我们看到,毕加索在她的面部画了很多手指,有在抹眼泪的,有在撕扯方帕的,这在示意,女人在重复着这两个动作;而正面的悲伤地眼睛,和侧面的冷酷紧张的嘴牙,也示意这两种状态在不同时间场合存在的重复表现;

      6、女人头顶上的红色饰花和暖红色背景,也是对女人内心的那种激烈,冲动的情绪给以烘托;

      7、立体主义,其实不立体,他其实很多地方是以勾线平涂的方法,看起来也富于装饰趣味。之所以人们称他为立体主义,是因为,它把从一个角度看不到的另一面也在同个平面表现出来。那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画就高明吗?意义在哪里?立体主义不单单把不能同时看见的画出来,重要的是,把同一个对象不同的意义的内容也表现出来,而且,还示意这个不同的东西在不同时间里,是某种连贯的动作。这就蛮高明了吧?



      所以,我们再去看看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没法不感叹毕加索的艺术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