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的一个雨天,第一次探访了仓山福建师大校部。青翠掩映的老楼很安静,静得像凝固了时光...不忍过多打搅,只是匆忙拍了几张照片以作记录。我想,短暂的逗留是不可能挖掘出老楼故事的,得空再访。
1
福建师大的校史可追溯到清末帝师陈宝琛1907年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建国后合并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后又几经调整,成为今日的福建师范大学。
以下文字摘录于福建省情资料库:
福建师范大学校部大楼位于仓山区岭后路38号。原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民国14年,系美国基督教女布道会出资兴建。建筑物共3座,建在山岗顶上,面向东南,平面呈门形。依山势筑3座大平台,中间主楼称“胜利楼”。3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790平方米;左右两侧为“和平楼”、“民主楼”,均3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各2720平方米。侧楼与主楼间距5米,于第二、三层处以联接廊相通。屋面为宫殿式,墙体、门、窗、外廊皆西式。3座楼房底层为半地下室,峰冒石外墙。一层底部作弧形及一大一小线脚,以上清水红砖墙,墙角外伸0.05米,用方整石与红砖交错构成花饰,既美观又坚固。木框玻璃窗门,外加木百页,窗上部石砌拱形花饰。
胜利楼,哥特式门廊,廊沿有5个花岗石联拱门,拱面刻纹饰,拱柱上下有线脚托座。单檐歇山顶,琉璃筒瓦,屋顶主脊两侧饰琉璃花格,前后檐各6个翘角,左右檐各4个翘角,翘角尖端各饰一狮子。所有飞檐、翘角、梁桁,均彩绘纹饰。屋内中廊式,东西走向,两侧开间,一层5间,二层6间,三层作礼堂。楼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密肋式梁板。门厅、礼堂、会议室为彩色水磨石地面,轻钢骨架钙塑板吊顶。其它室内为水磨石地面,顶棚和内墙面中等粉刷。
和平楼与民主楼,门廊设在侧向,屋内中廊式,南北走向,两侧开间,每层各13间。一层水泥沙地面,二、三层油漆木地板,内墙中等粉刷。顶棚均木天花板刷乳白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