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婆婆的情感

(2012-01-31 10:17:18)
标签:

育儿

安康

《蝶恋花》

佛事

佛堂

分类: 散文

婆婆的情感

雪儿飘飘

我的公爹去世已整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每到他老人家祭日时,家里就会轰轰烈烈地办一场“佛事”。办“佛事”是我们当地的习俗。又因为我的婆母是一个虔诚的念佛之人,她在13岁时就从我们的外祖母手里接过了一串佛珠,八十年过去了,那串佛珠就一直在婆婆的手里,成了寄托她的善良和庇护一家安康的吉祥物。从此在这八十年的岁月里,婆婆不吃荤腥,连葱、韭、蒜都未曾入口。那么与动物有关的牛奶、鸡蛋、阿胶她都一概拒绝。为此,在我结婚二十多年来,每顿饭都是煮两锅,一锅“素食”,一锅“荤食”。当然也有我偷懒的时候,跟着婆婆吃“素食”。说到这,朋友们要问:是什么力量能使我一如既往的伺候我的婆婆?这要从我的婆婆的情感谈起。

 

婆婆是个好劳动,在农事上从不弱于他人。在大集体年代,婆婆和男人们一样挣工分。我的小姑子就是生在稻田里的。听说大家劝她回家休息,可婆婆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们每顿能吃上饭,不肯放过每一个挣工分的机会。当我们现在的人听说这一件事,没有不肃然起敬的。当然,我也是。

这些都不足为道,关键的是我的婆婆的情感,让我总抬起头来望她。这一望,带着我对她的敬仰和感动。

 

我记得在我的大儿子六个月时,我的老三姑子远嫁陕西。我的公爹要远赴陕西澄城县为女儿举办婚礼,不得不与公爹分别一月有余。在这段时日里,我也恰巧在家领娃没上班。我亲眼目睹了婆婆吃不下、睡不着的样子,每天话也很少,只是拉着我儿子的手出出进进,或是干活。一月下来,婆婆竟瘦了一圈。当时我很是纳闷:婆婆怎么瘦了呢?因为我那时年轻,也没有经历过夫妻别离的事,不懂婆婆是因担心、牵挂公爹而夜不能寐的。现在,经历了风雨世事的我,才明白了婆婆此情此境正所应了南宋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诗句。随后,在公爹暮年时,双目失明时,乃至不能下床时,婆婆都细心守候在公爹的身边,不离不弃。这等情感,这等爱,曾无数次让我垂泪。我可爱可敬的婆婆,为她的子女、儿媳们用无言的行动上演了一幕至死不渝的爱情剧,教育我们夫妻要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如果说,我们一家的和睦安康,来自于家庭成员的孝敬和尊重,不如说是婆婆的魅力和影响所致。怎不叫我感动和敬仰她?

 

以上还不足以说明婆婆的情感。公爹去世之后,婆婆也把公爹的遗像供在她的佛堂里,早晚一炷香,来慰藉婆婆对公爹的思念。每当家里做了稀罕的饭菜或是买了公爹在世时不曾吃到的水果,婆婆总是先拿到佛堂里供了才准我们享受。有一次过年,婆婆忘了先供就先尝了一口饭菜,因此婆婆没吃一口饭都会掉在地上,我开玩笑地说:“妈,俺爹给你抢着吃呢?”婆婆笑着说:“这个馋猫,死了也这么吃嘴。”说着立即走上阁楼,给公爹供上一碗,这才安稳地把饭吃完。

 

说起婆婆把公爹的遗像供在佛堂里那是有说头的。因为公爹即将离世的那段时日里,一天晚上,婆婆做了一个梦,梦见,婆婆百年之后公爹来看望她,把手门庭的人却不让公爹与婆婆相会,原因是婆婆是素食者,公爹是荤食者,不是一道上的人。于是婆婆当机立断让我的公爹也入了她的佛教,断了公爹一切的“荤路”。在公爹去世之后,婆婆又嫌公爹佛门路浅,于是每日必为他诵经无数遍。这就是我婆婆的情感。

 

在今年的祭日“佛事”上,我们家的亲戚都会聚我家,尤其是婆婆孙子辈们,与婆婆儿戏不分长幼。一位远方的年方三十的重孙子与婆婆开玩笑说:“姨奶奶,我领上你找老汉走?”

婆婆说:“不找!”

“姨奶奶,人家长得帅,还有钱。”重孙又道。

“不爱!甚人都没有我的人好!甚人我都不爱!”婆婆摇摇头说。

此时众人的笑声都停止了,也许都为婆婆的情感所感动,陷入了沉思吧。

 

今年佛事罢了,婆婆却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睡了多半天,我们说为婆婆输液,婆婆执意不去。我知道婆婆又在默念公爹了……

啊,我的婆婆,公爹泉下一定知道您对他的深深情感的。于是我走到婆婆窗前,描绘了佛事罢时给公爹烧纸的一幕,那时正好一股风吹来,将烧了纸片在空中打了个旋又慢慢落下。

我说:“妈,今天烧纸我爹高兴着呢,纸片都是在空中打着旋落下来的。”

婆婆一听,笑了:“是吗?那你爹真得高兴了。”

婆婆笑了,我放心了,愿婆婆的晚年幸福有余。

             【此文已被“好心情网站”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