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
一
枝上浑无一点春,半随流水半随尘。柔桑欲椹吴蚕老,稚笋成竿彩凤驯。
荷叶受风欹盖翠,榴花宜日皱裙深。待封一罨伤心泪,寄予南楼薄幸人。
简注——
浑无:全然没有。李商隐《日日》:“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柔桑:柔嫩的桑叶。《诗经.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杜甫《漫兴》之八:”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驯:驯顺,诗中作安然稳妥讲。郦道元《水经注.温水》:"<林邑记>曰:‘松原以西,鸟兽驯良。“
待封:准备封缄。待,准备。《左传.宣十二年》:”内官序当其夜,以待不虞。“
一罨(yan):全部遮掩覆盖。一,全部。范仲淹《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罨,遮掩,覆盖。苏轼《猪肉颂》:“净洗铛(cheng),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南楼:(1)、位置在南边的楼阁。(2)、古代楼名,各地多有。武汉黄鹤山顶有南楼,昆明城南有南楼,湖南长沙有南楼,广西宜山有南楼......诗中以”南楼“代指那位薄幸人之居所
。
薄幸人:薄情负心之人,对爱情不专之人。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浅说——
前六句敷陈铺排,极力赋写初夏时节之景致。树枝梢头,绿叶成荫,全然不见只片一丝艳萼娇蕊,那些美丽花瓣,都半坠流水半入尘泥了。桑树柔条上就要桑椹累累了,吴地一带也蚕老成茧了。昔时的嫩笋已然长成竿竿翠竹,招引得凤凰安然稳妥地栖落其上。池上荷叶欢快喜乐地在初夏和煦的微风中倾斜摇摆,极为宜于夏日生长的石榴花,一天天地展示她那皱褶红裙样的艳萼丽瓣。后两句因景生情,直抒胸臆,笔吐苦酸。面对初夏时候这般景象,只准备把一眶酸泪全都遮掩缄封起来,寄给南楼那个薄情负心的人儿。
其
二
冰蚕欲茧二桑阴,粉箨雕风曲径深。长日渐成微暑意,喜看楼影浸波心。
简注——
冰蚕:故事传说中的一种神蚕,(晋)王嘉《拾遗记》:“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后人多以之赞美蚕。(唐)王贞白《寄郑谷》:“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
二桑阴:二茬桑叶繁密浓阴。二桑,二茬桑叶。茬,农作物种植或收割的次数,如二茬韭菜。阴,通“荫”,浓密,遮蔽。
粉箨(tuo):竹皮,竹笋外壳。李商隐《自喜》;‘绿筠遗粉箨,红芍绽香苞。“(宋)孙光宪《浣溪沙》:”粉箨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
雕风:在风中凋落。雕,同”凋“,草木衰落。杜甫《秋兴》:”玉露雕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曲径深:弯曲的路径通往幽深之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浸波心:沉浸到微波细浪中心里面去了。浸,沉浸。《淮南子.本经训》:”阴阳储与,呼及浸潭。"
浅说——
冰蚕已老茧将成,二茬桑叶渐浓阴;粉箨风中满落地,青青竹林曲径深。初夏天气逐日长,微微暑热已着身。欣喜忽然抬望眼,楼阁丽影浸波心。
其
三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简注——
清影:清秀爽朗的光影或身影;月光。曹植《公宴》:“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幽窗:幽静恬怡之窗户。(清)纳兰性德《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幽:幽静恬怡。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时禽:即“时鸟”,应时而鸣的禽鸟。曹植《节游赋》:”凯风发而时鸟欢,微波起而水虫鸣。“(晋)陆机《悲哉行》:”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
浅说——
微风摇动着翠竹,将清雅娟美的影儿遮罩在幽静恬怡的雕花窗户上;成双作对的应时鸟儿,在斜晖晚照中欢唱喧噪着。于此海棠花谢,柳絮飞尽的初夏时节,唯只觉着炎热困人天气,日日漫长起来。
2021年11月8日写完于退思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