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他那篇著名的论述诗作大旨的重要论文《与元九书》中,对好友元稹说自个儿于唐宪宗李纯元和十年(815年),用了几个月时间,把所有能检寻搜找到的诗章,分别归类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对闲适诗的定义为:”或退公独处,或移病(古人辞官,作书称病,谓之”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翫(wang,与”玩“意同)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意思为——或者下班后独自个儿居处,或者移书称病无事闲居,生活、名誉、地位上知道满足不贪,保养元气精神,诗歌吟咏,顺适性情的一百首,叫作闲适诗。
这些闲适诗,多写日常生活情趣、朋友情谊、闻琴吟咏、相互唱和,以及内心情怀,人生态度等等。这里只说说这些“闲适诗”中的六首不同方面的“闲”诗——
(一)、闲适
禄俸优饶官不卑,
就中闲适是分司。风光暖助遊行处,雨雪寒供饮宴时。
肥马轻裘还且有,粗歌薄酒亦相随。微躬所要今皆得,只是蹉跎得校迟。
注:
优饶:优厚丰饶。
就中:其中。李白《忆旧遊寄谯郡元参军》:“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肥马轻裘:乘肥马衣轻裘,生活豪奢。《汉末名士录》:“郭贾寒窭(ju,贫),无他资业,二伯求肥马轻裘,光耀道路。”
还:依然。柳宗元《田家》:“子孙日以来,世世还复然。”
粗歌:声大音粗的歌唱。《礼.乐记》;‘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
微躬:谦词,卑贱的自身。
得:才。
校(jiao)迟:比较迟了。校,通“较”。
蹉跎:耽延,虚度光阴。阮籍《咏怀>;“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诗为夫子自道,诗人坦诚地告知人们,自个儿其所以能够”闲适“的因由,乃是由于俸禄优厚,官职不低(写诗时职任正三品的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而却没有多少事儿。故而,风光旖旎,春暖花开时分,可以助我外出游山览水;雨雪霏霏,寒笼大地时候,也能供我宴饮高朋好友。一句话,即便是乘肥马衣轻裘的豪奢生活依然有着,抑或粗茶淡饭的贫窭日子相随,我所要的如今都得到了,遗憾的只是耽延蹉跎得比较迟些儿罢了。
(二)、闲居
肺病不饮酒,眼昏不读书。端然无所作,身意闲有余。
注:
鸡栖篱落晚,雪映林木疏。幽独已云极,何必山中居!
肺病:肺有病,咳嗽气喘。
端然:平安的样子。
幽独:幽居独处。
直抒襟怀
,老来咳嗽气喘,故不饮酒,老眼昏花,故不读书。不过还是平平安安住在老地方,却没有什么可做;身心闲逸,倒也有着些儿余兴趣味:看看篱笆上落日余晖和鸡群栖息,瞧瞧雪光辉映中的疏落寒林。已经幽居独处到无可以再的地步了,何必要到深山老林中去隐居呢!
八句四十个字,笔墨简洁,语言雅淡,直抒襟怀,写出了诗人晚年闲居时保和知足的别样况味,另番境界。
(三)、闲眠
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
这首七言绝句,看似信手挥翰,实则心底流出。”闲眠“者,安闲高卧也。暖床上随意躺息,落日余光(曛xun,落日余光也。)斜照腰身,闲眠高卧,饱睡酣眠,一觉醒来,身轻,体泰,意舒,百病全皆销除。尽日(一整天)只不过一顿饭,两碗茶,即可养生活命,再也没有其他所需要的要等到明天去寻求索取。
淡然情怀,安闲心境,用寥寥四句二十八个字缓拍慢板,轻轻唱出
。
(四)、闲坐
婆娑放鸡犬,嬉戏任儿童。闲坐槐荫下,开襟向晚风。
注:
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人物何相称,居然田舍翁。
婆娑:诗中代指行动迟缓的老婆婆。宋玉《神女赋》:“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沤麻:麻长老成,砍倒,削去枝叶麻籽,束成小捆,土压于池水沤泡多日,待缕皮与麻秆可以轻松剥下,捞出,剥离缕皮。这个过程,谓之“沤麻”。
开襟:敞开衣襟,迎风纳凉。
人物:人人,物物。
居然:安然。谢朓《敬亭山》:“隐沦既已託,灵异居然棲。”
诗歌写所见所感。首联从婆娑老妪安置鸡犬归窝进塒,儿童着意戏耍起笔,气氛欢乐,充满生机。颔联紧承,写诗人槐荫闲坐,披襟向风的安闲舒泰情状。颈联转而眼向远处,池水里有人正在沤麻,场上有人在日阳中晒枣,一派繁忙生动景象。尾联收束作结,你看这人人物物是多么地和谐温馨,皆都是安居乐业的田家老翁啊。
(五)、
闲遊
欲笑随情酒逐身,此身虽老未辜春。春来点检闲遊数,犹自多于年少人。
随情:顺着性情,即随意,任由。
逐:追随。
点检:
查核,计算。
将笑自个儿随任性情,整日酒不离身。不过,我虽然年迈衰老,却不曾辜负大好春光。春日来到,细细点数计算闲遊的次数,还是多于年少人。好遊乐遊,热爱自然的天性,寥寥二十八字,清清淡淡,缓缓悠悠道出,而毫无斧凿雕镂痕迹。
(六)、晚起闲行
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坐稳夜忘眠,卧安朝不起。起来无可作,闭目时叩齿。
静对铜炉香,暖漱银瓶水。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西寺讲楞伽,闲行一随喜。
注:
皤(po)然:头发花白。
拥裘:围裹着裘皮袍子。拥,围裹。《南史,陶潜传》:“败絮自拥。”
隐几:倚靠着几案。《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 几案:长条形矮桌。
楞伽(qie):佛经名。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大乘入楞伽经》。
随喜:佛家行善布施可生欢喜心,随人为善,称作随喜。后来谓游览佛寺亦曰随喜。
一皤然白发老翁,紧裹裘袍,靠着几案久久稳坐。由于夜深忘眠,故而红日照窗时分,依然安卧不起。待到起来之后,却也无事可做,只是闭目叩齿“咯咯”作响。叩齿而后,他又面对袅袅香炉,用银瓶中的热水“噗噜噜”漱口净嘴。午饭是多么地俭朴洁净,只是些面饼和菜蔬罢了。听说西边寺庙里讲解楞伽经文,于是便趁闲前行随喜一番。
简淡笔墨,素雅语句,把一个晚起闲行过程写得疏疏朗朗,完整浑然,而又别具趣味,另据风格。
白居易人称“诗魔”,他的那肿“诗魔”劲儿,于这些题冠“闲”字的诗章中,亦可得知。
2020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