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海经》几则神话故事的注、译和简说

(2020-04-05 07:16:14)
标签:

杂谈

文化趣说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山海经》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自古号称奇书。全书虽然只有32650个字,却饱含着关于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保存着丰富的资料,是研究我国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不过,它所记载的东西,还有很多不为后世读者所理解,连司马迁也叹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刑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多将它列入地理书,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是“小说之最古者尔“:对于它所记载的丰富内容,莫衷一是,有待继续研究探讨,今天也就置喙插嘴,说上几句。 
  
    《山海经》共二十二篇,今存十八篇,包括山经五篇、海经八篇、(晚出之)大荒经四篇、海内经一篇;散佚四篇。《山海经》一书,文短意深,内容丰富,现只注、译、简说一下几则神话,以为引玉——   
  
                                                      (1)、羲和浴日(《山海经.大荒北经》) 
原文:羲和浴日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注:   
     帝俊,《山海经》中说的中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帝,可能就是《诗经》中说的昊天上帝;也有人说是舜帝。 
     甘渊:又名汤谷、旸(yang)谷,扶桑 ,穷桑,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地理位置在嵎(yu)夷,即古青州,今山东的济南、青岛、日照、淄博、潍坊一带(据袁珂注)。  
 
 译文: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有位名儿叫羲和的女子,将要到甘渊给日头洗澡。羲和,是天帝      俊的媳妇儿,生了十个日头儿子。  
  
解说:太阳妈妈羲和,非常懂得爱护养育儿子的方法。儿子们忙忙碌碌了一天之后,很需要洗个澡,轻松一            下,睡个好觉,恢复体力;于是,她便指导他们到细沙底儿一泓清水的池塘洗去一身臭汗,保持干净卫生。再说,国以女子为名,可知太阳妈妈羲和地位之尊、荣誉之隆了;不过,太阳妈妈羲和虽然位尊誉隆,可仍然母性油然,热爱妈妈 这个角色,尽力妈妈职守,慈爱教养孩子,不辞辛劳,养育人才。 
 
                                                                (2)、女和月母(《大荒东经》)
 原文:女和月母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鹓:北方曰鹓,来之风曰犭炎( yan ),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间出没,司其       短长。 
 注:女和,帝俊的另一位妻子,生了十二个月亮女儿。                  鹓(yuan),类似凤凰的神鸟。                          犭炎(yan):风名。(字打不出,只好合成这样个字)         司:管理,掌管。

译文:有个名为女和月母的国家,有个神人叫鹓,北方称作“鹓”,吹来的风名曰“犭炎”。女和月母就住在东        边的角儿上,管理着十个太阳儿子和十二个月亮女儿们的劳动工作,让他们依序无间地轮换出勤值班,各各        准确地掌管好自个儿值班时间的长短,按时到岗,不得有误,忠于职守,不得懒政。   
    
解说几句:这位月母女和,是非常有管理才能的,是很讲究岗位责任制的,更是讲究秩序衔接的;十个太阳儿子         和 十二个月亮女儿,也都非常听从女和妈妈的指挥调遣,让世界人间日落月出,昼夜交替,井然有序·。 
  
                                                      (3)、精卫填海 (《山海经第三.北山经》
原文: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 : 
    发鸠山:亦名发苞山、鹿谷山、廉山,太行山分支,位于山西省长子县。(据袁珂注) 
    柘(zhe)木:柘树,叶可养蚕。                      詨(xiao):鸣叫,通“嗃”,拟声词。 
    堙(yin):填塞。                                           两个“焉”皆为兼词”于之“,作“在(从)这里”“讲。  

译文:发鸠山,它的上边多有柘树。有一鸟儿就生活在这儿的树林里,它的形状如乌鸦,头上有花纹,白嘴        巴,红爪子,名叫精卫,能发出“詨詨詨詨”的鸣叫声。这鸟儿就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变的。女娃到东海游泳,溺水而亡,没有回家,就变作精卫鸟。它不停歇地口衔西山上的木石,来填塞东海,(以免他 人如己 般淹死海里)。漳河水就是从东山这里发源,东流注入大河的。 
  
解说:用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代解——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原文:                                    (4)、夸父逐日(摘《大荒北经》、《海外北经》文字连缀而成)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 
    珥(er):名词用作动词,穿耳为饰。             逐:追赶。             入日:日落入山。          邓林:桃林。 
译文: 
        广大无际的荒野中,有座山,名字叫成都载天。这儿有个戴着用两条黄蛇做耳环,双手握着两条黄蛇的人, 他的名字叫夸父。夸父和太阳竞逐赛跑,日落西山时分,口渴想喝水,就到大河、渭水边痛饮;没料,大河渭水不能满足,就又到北边的大泽那里去饮水。还没跑到大泽,就渴死在路途上了。夸父身倒后抛下拄杖,拄杖化 作一片桃树林。 
 
解说,用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九代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太阳妈妈羲和、月亮妈妈女和,不但管理才能都非常了得,母亲的职分更是担当得非常到位,前已说过,不再啰嗦。精卫的顽强意志、奋斗精神,夸父们的远大志向、非凡毅力,更是值得称道,也便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中继承并且发扬光大了。再说几句,西方神话,无论是希腊神话,还是罗马神话,内里的精神是和中华神话差异甚大的:他们内中所多有的要么是暴力争夺,打斗厮杀,要么是俯伏跪拜在冥冥之中的神灵面前;而我们的神话内中丰富的是自强不息,是勇于担负责任,是面对自然:一句话,两家神话的思想内涵、精神境界实在差异太大。 
                                                                                               2020年3月28日写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