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平均线、变异平均线(VMA)、指数平均数指标

(2012-06-30 02:36:46)
标签:

k线

奥运2300

暴雨

财经

房价

高考

股票

互联网

金叉

油价

月薪

杂谈

移动平均线、变异平均线(VMA)、指数平均数指标

 

 

 

 

 

 

 

 

移动平均线简介
    所谓移动平均,首先是算术平均数,如1到10十个数字,其平均数便是5.5;而移动则意味着这十个数字的变动。假如第一组是1到10,第二组变动成2到11,第三组又变为3到12,那么,这三组平均数各不相同。而这些不同的平均数的集合,便统称为移动平均数。
    利用统计学上「移动平均」的原理,将每天股价予以移动平均计算,求出一个平均值,予以连接起来,取得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种类
    移动平均的种类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种。
    1.短期移动平均线:一般都以五天及十天为计算期间,代表一周的平均价,可做为短线进出的依据。
  2.中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30日为准,称为月移动平均线,代表一个月的平均价或成本,亦有扣除四个星期日以26天来做月移动平均线。另有72日移动平均线,俗称季线。大致说来月移动平均线有效性极高,尤其在股市尚未十分明朗前,预先显示股价未来变动方向。
    3.长期移动平均线。先为半年线,采样146或150日,由于沪市上市公司一年分两次公布其财务报表,公司董、监事与某些消息灵通人士常可先取得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炒作,投资者可借此获坐轿之利,不过由于沪市投机性浓厚,投资者注重短线差价利润,因而效果也打了点折扣。200日移动平均线,是葛南维专心研究与试验移动平均线系统后,着重推出的,但在国内运用不甚普遍。年线,取样255日左右,是超级大户、炒手们操作股票时参考的依据。


移动平均线所表示的意义
    1
、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预示股价将上涨。如下图所示:黄色的5日均线上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上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黄金交叉。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2/26/%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1.jpg


  2、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预示股价将下跌。如上图所示:黄色的5日均线下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下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多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6/61/%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2.jpg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自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走多头排列的均线可视为多方的防线;当股价回档至移动平均线附近,各条移动平均线依次产生支撑力量,买盘入场推动股价再度上升,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涨作用。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c/ce/%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3.jpg


  6、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在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呈空头排列的移动平均线可以视为空方的防线,当股价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便会遇到阻力,卖盘涌出,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跌作用(见上图)
  7、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转为下降出现最高点,和由下降转为上升出现最低点时,是移动平均线的转折点。预示股价走势将发生反转。(见上图)

移动平均线的买进时机
  1、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显现多方力量增强,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压力线,后市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是买入时机。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f/f3/%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5.jpg


  2、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三条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显现说明多方力量强盛,后市上涨已成定局,此时是极佳的买入时机。(见上图)
  3、在强势股的上升行情中,股价出现盘整,5日移动平均线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当股价突破盘整区,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再次呈多头排列时为买入时机。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a/ad/%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6.jpg


  4、在多头市场中,股价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而未跌破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仍向右上方挺进,说明股价下跌是技术性回档,跌幅不致太大,此时为买入时机。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1/10/%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7.jpg


  5、在空头市场中,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在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恐慌性抛盘不断涌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乖离率增大,此时为抢反弹的绝佳时机,应买进股票。


移动平均线的卖出时机
  1、在上升行情中,股价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动平均线上升趋势有走平迹象,说明空方占有优势,已突破多方两道防线,此时应卖出持有的股票,离场观望。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9/96/%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9.jpg


  2、股价在暴跌之后反弹,无力突破10日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说明股价将继续下跌,此时为卖出时机。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d/dc/%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10.jpg


  3、股价先后跌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有向右下方移动的趋势,表示后市的跌幅将会很深,应迅速卖出股票。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7/74/%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11.jpg


  4、股价经过长时间盘局后,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开始向下,说明空方力量增强,后市将会下跌,应卖出股票。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0/0f/%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12.jpg 


  5、当60日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趋势转为平缓或向下方转折,预示后市将会有一段中级下跌行情,此时应卖出股票。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b/b7/%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13.jpg

 

6、股价下跌反弹时,股价向上逐次攻破5日,10日、30日均线,当股价在10日移动平均线上方运行,与10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距离突然拉大,且K线出现射击之星,表示近期内获利盘丰厚,多方力量转弱,空方力量增强,反弹将结束,此时应抛出所持股票。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c/c1/%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14.jpg

 

葛南维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5/54/%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7%BA%BF%E5%9B%BE4.jpg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短期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5、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移动平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股票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持股。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7、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移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8、股价反弹后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徘徊,而移动平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则中第三条和第八条不易掌握,具体运用时风险较大,在未熟练掌握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法则前可以考虑放弃使用。
  第四条和第五条没有明确股价距离移动平均线多远时才是买卖时机,可以参照乖离率来解决。


移动平均线的特性
    股价技术分析者,利用移动平均线来分析股价动向,主要因为移动平均线具有几项特性:
  1.趋势的特性:
  移动平均线能够表示股价趋势的方向,所以具有趋势的性质。
  2.稳重的特性:
  移动平均线不像日线会起起落落的震汤。而是起落相当平稳。向上的通常缓缓向上,向下的通常会缓缓向下。
  3.安定的特性:
  通常愈长期的移动平均线,愈能表现安定的特性,即移动平均线不轻易往上往下,必须股价涨势真正明朗了,移动平均线才会往上延伸,而且经常股价开始回落之初,移动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股价下滑显著时,才见移动平均线走下坡,这是移动平均线最大的特色。愈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安定性愈差,愈长期移动平均线,安定性愈强,但也因此使得移动平均线有延迟反应的特性。
  4.助涨的特性:
  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也开始向右上方移动,可以看做是多头支撑线,股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速度较快,中长期平均线回上移动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间内平均成本增加,卖方力量若稍强于买方,股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便是买进时机,这是平均线的助涨功效,直到股价上升缓慢或回跌,平均线开始减速移动,股价再回至平均线附近,平均线失去助涨效能,将有重返平均线下方的趋势,最好不要买进。
  5.助跌的特性:
    反过来说,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也开始向右下方移动,成为空头阻力线,股价回升至平均线附近,自然产生阻力,因此平均线往下走时股价回升至平均线附近便是卖出时机,平均线此时有助跌作用。直到股价下跌缓慢或回升,平均线开始减速移动,股价若再与平均线接近,平均线便失去助跌意义,将有重返平均线上方的趋向,不需急于卖出。

变异平均线(VMA)

    昨日学习的移动平均线对于分析股价走势极富参考价值,但美中不足的是,其信号经常落后股价,若以EXPMA、VMA辅助,可以改善。于是,今日学习EXPMA与VMA指标。

 

变异平均线VMA

 

 

 
    变异平均线(VMA)与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移动平均线是以每日收盘价计算的,而变异平均线则是用每日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相加后除以4得出的数据计算平均线
  1.股价高于平均线,视为强势;股价低于平均线,视为弱势;
  2.平均线向上涨升,具有助涨力道;平均线向下跌降,具有助跌力道;
  3.二条以上平均线向上交叉时,买进;
  4.二条以上平均线向下交叉时,卖出;
  5.VMA 比一般平均线的敏感度更高,消除了部分平均线落后的缺陷。
指数平均数指标(EXPMA)

    昨日学习的移动平均线对于分析股价走势极富参考价值,但美中不足的是,其信号经常落后股价,若以EXPMA、VMA辅助,可以改善。于是,今日学习EXPMA与VMA指标。

 

指数平均数指标
  指数平均数指标也叫EXPMA指标,它也是一种趋向类指标,其构造原理是仍然对价格收盘价进行算术平均,并根据计算结果来进行分析,用于判断价格未来走势的变动趋势。


指数平均数指标的原理
  与MACD指标、DMA指标相比,EXPMA指标由于其计算公式中着重考虑了价格当天(当期)行情的权重,因此指标自身的计算公式决定了作为一类趋势分析指标,它在使用中克服了MACD指标信号对于价格走势的滞后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中消除了DMA指标在某些时候对于价格走势所产生的信号提前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分析指标。

  计算公式:

    EXPMA=(当日或当期收盘价-上一日或上期EXPMA)/N+上一日或上期EXPMA

    其中,首次上期EXPMA值为上一期收盘价,N为天数。

  实际上,从EXPMA指标的构造原理和它的使用原则来看,这一指标更接近于均线指标,而且由于EXPMA指标通过对参数进行有效地设定,可以发挥出比均线指标更为直观和有用的信息。
  在技术分析软件中,EXPMA指标由三条线构成,价格K线、短期EXPMA线(以白色线条或其他稍浅色的线条表示)、长期EXPMA线(以黄色线条或其他稍深色的线条表示),EXPMA指标的坐标图上,纵坐标代表价格运行的价位,横坐标代表价格运行的时间,这一点也和均线指标保持了一致。


EXPMA指标应用原则
  1、在多头趋势中,价格K线、短天期天数线、长天期天数线按以上顺序从高到低排列,是为多头特征;在空头趋势中,长天期天数线、短天期天数线、价格K线按以上顺序从高到低排列,是为空头特征。

  2、当短天期天数线向下而上穿越长天期天数线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买入信号;此时短天期天数线对价格走势将起到助涨的作用,当短天期天数线向上而下穿越长天期天数线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卖出信号,此时长天期天数对价格走势将起到助跌的作用。

  3、一般来说,价格在多头市场中将处于短天期天数线和长天期天数线上方运行,此时这两条线将对价格走势形成支撑。在一个明显的多头趋势中,价格将沿短天期天数线移动,价格反复的最低点将位于长天期天数线附近;

    相反地,价格在空头市场中将处于短天期天数线和长天期天数线下方运行,此时这两条线将对价格走势形成压力。在一个明显的空头趋势中,价格也将沿短天期天数线移动,价格反复的最高点将位于长天期天数线附近。

  4、一般地,当价格K线在一个多头趋势中跌破短天期天数线,必将向长天期天数线靠拢,而长天期天数线将对价格走势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当价格跌破长天期天数线时,往往是绝好的买入时机;

    相反地,当价格K线在一个空头趋势中突破短天期天数线后,将有进一步向长天期天数线冲刺的希望,而长天期天数线将对价格走势起到明显的阻力作用,当价格突破长天期天数线后,往往会形成一次回抽确认,而且第一次突破失败的机率较大,因此应视为一次绝好的卖出时机。

  5、第3条的特例是:当价格K线在一个多头趋势中跌破短天期天数线,并继而跌破长天期天数线,而且使得短天期天数开始转头向下运行,甚至跌破长天期天数线,此时意味着多头趋势发生变化,应作止损处理;

    相反地,当价格K线在一个空头趋势中突破短天期天数线,并继而突破长天期天数线,而且使得短天期天数开始转头向上运行,甚至突破长天期天数线,此时意味着空头趋势已经改变成多头趋势,应作补仓处理。

  6、价格对于长天期天数线的突破次数越多越表明突破有效,第一次突破一般会以失败而告终;价格对于长天期天数线的突破时间越长越表明突破有效。一般来说,在价格日K线技术指标体系中的EXPMA指标长天期天数线被价格突破之后,需要两到三个交易日的时间来确认突破的有效性

  7、当短期天数线向上交叉长期天数线时,股价会先形成一个短暂的高点,然后微幅回档至长期天数线附近,此时为最佳买入点;当短期天数线向下交叉长期天数线时,股价会先形成一个短暂的低点,然后微幅反弹至长期天数线附近,此时为最佳卖出点。

 

如何活用EXPMA指标
  在一般情况下,许多投资者均以KDJ指标和MACD指标作为买卖的重要指示,当大盘或个股的KDJ指标和当大盘或个股的KDJ指标和MACD指标在高位形成死叉后,他们通常会卖出。但是,由于市场的主力经常进行反向操作,所以常常导致"顶在顶上"和"底在底下"的情况发生,因此这种指标常常会失灵。

  据于上述现象,许多投资者于是用移动平均线来作为买卖股票的主要依据,意思是:当月线指标(即5天均线、10天均线和20天均线)形成多头排列时,他们通常会买进。反之,当月线指标形成空头排列时,他们通常会卖出。但是,由于市场主力经常会进行反技术的操作,故意令股价连连破位,从而打穿上述均线,这样做会令很多人的筹码因此而脱手。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在此介绍EXPMA指标,该指标的主要优势是:对移动平均线进行了取长补短,同时又具备了KDJ指标和MACD指标的"金叉"和"死叉"等功能。因此该指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对于个股的抄底和逃顶提供了较好的点位,是投资者采用中短线决策的好帮手。

 

EXPMA指标图形特征

 


  1. EXPMA指标由EXPMA1(白线)和EXPMA2(黄线)组成,当白线由下往上穿越黄线时,股价随后通常会不断上升,那么这两根线形成金叉之日便是买入良机。

  2. 当一只个股的股价远离白线后,该股的股价随后很快便会回落,然后再沿着白线上移,可见白线是一大支撑点。

  3. 同理,当白线由上往下击穿黄线时,股价往往已经发生转势,日后将会以下跌为主,则这两根线的交叉之日便是卖出时机。

 

EXPMA指标的市场意义
  1. 该指标一般为中短线选股指标,比较符合以中短线为主的投资者,据此信号买入者均有获利机会,但对中线投资者来说,其参考意义似乎更大,主要是因为该指标稳定性大,波动性小。

  2. 若白线和黄线始终保持距离地上行,则说明该股后市将继续看好,每次股价回落至白线附近,只要不击穿黄线,则这种回落现象便是良好的买入时机。

  3、对于卖出时机而言,还是不要以EXPMA指标形成死叉为根据,因为该脂标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超级短线指标为依据,一旦某只个股形成死叉时,则是中线离场信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