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汗王宫遗址陈列馆 看看清太祖当年住过的老宅院

标签:
努尔哈赤清太祖汗王宫并非奢华引人思索 |
分类: 乡情未泯 |
走进汗王宫遗址陈列馆
看看清太祖当年住过的老宅院
清代从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包括后金大汗、清朝皇帝和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被尊为清王朝奠基者、清太祖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便是后金大汗(民间称汗王或老罕王)。
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建州左卫一个小部落酋长的家里。25岁时,年轻的努尔哈赤为报杀害其祖父、父亲之仇起兵,陆续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抚顺市新宾县永陵老城)称汗,国号“大金”,改元天命,在位11年。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起兵反明。1621年(天命六年)迁都古城辽阳。
1625年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改“沈阳中卫城”为“盛京城”。在此期间努尔哈赤住在什么地方曾是一个谜。
直到1982年,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学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发现了《盛京城阙图》,才找到有关“罕王宫”的确切信息
2012年夏天,考古工作者经详细勘测和考古发掘。它坐落于沈阳城北门里,坐北朝南,两进院落,由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串起
罕王宫大门朝南,东西长3.37米,南北宽1米
2017年汗王宫遗址正式对外开放。从1625年4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到1626年8月病逝一年多的时间里,汗王宫一直是努尔哈赤的居所。努尔哈赤从这里步行或者骑马去故宫大政殿很近,步行也就十分钟,骑马也就几分钟。努尔哈赤去世后,罕王宫改称“福晋衙门”。1644年,清兵入关后,沈阳成为“陪都”,罕王宫逐渐废弃,最终荒废坍塌。
我从小生活在沈阳,后来随父母迁到抚顺读书、工作几十年,现在又回到沈阳。从小时候起听太奶奶和爷爷、奶奶讲老罕王的传奇故事,到后来目睹抚顺新宾永陵老城和沈阳“一宫两陵”历史悠久的宏伟建筑,对老罕王是肃然起敬的。一如沈阳著名作家马秋芬老师在《盛京流云》中所述,“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努尔哈赤是一位真正的战略家,”“城市之父。”在姜念思老师的《沈阳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使沈阳从明代的一座边城一跃成为后金的都城,从此奠基了沈阳作为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可见,这位身经百战的一代王朝奠基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可是,这座汗王宫却非想象中的奢华,不仅简陋,而且生活环境也很一般,据说十多个福晋与婢女都是混居的。整座汗王宫占地面积仅1600平方米,像是一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这倒让我想起了乾隆年间大贪官和珅建造的“和第”,既大名鼎鼎的恭王府。这座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仅此占地一项便是汗王宫的38倍。这样的对比或许不具备完全的可比性,但作为一代王朝的兴衰是否可由此而引起一些思索呢?
清王朝奠基者、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http://s6/mw690/001QDKNwzy7htdJRLIFd5&690http://s10/mw690/001QDKNwzy7htdJXZQlb9&690
http://s16/mw690/001QDKNwzy7htdK9uR90f&690
http://s5/mw690/001QDKNwzy7htdKgwU494&690
http://s4/mw690/001QDKNwzy7htdKPBxV33&690
http://s3/mw690/001QDKNwzy7htdLh0no32&690
汗王宫勘测和考古发掘
http://s14/mw690/001QDKNwzy7htdLuHE17d&690http://s11/mw690/001QDKNwzy7htdLBb5w6a&690
http://s9/mw690/001QDKNwzy7htdLJrOE58&690
汗王宫遗址陈列馆现场部分内容
http://s6/mw690/001QDKNwzy7htdLREQlb5&690http://s3/mw690/001QDKNwzy7htdMo4rU32&690
http://s15/mw690/001QDKNwzy7htdMLxG65e&690
http://s4/mw690/001QDKNwzy7htdNh17R93&690
http://s7/mw690/001QDKNwzy7htdNpkVwa6&690
http://s11/mw690/001QDKNwzy7htdTY2F4aa&690
http://s12/mw690/001QDKNwzy7htdUjVDZ9b&690
http://s6/mw690/001QDKNwzy7htdVbQrjc5&690
http://s14/mw690/001QDKNwzy7htdVgFLT6d&690
http://s9/mw690/001QDKNwzy7htdVnDEk58&690
http://s13/mw690/001QDKNwzy7htdVHNiA9c&690
http://s15/mw690/001QDKNwzy7htdW3sBg1e&690
http://s12/mw690/001QDKNwzy7htdWGCkbeb&690
http://s9/mw690/001QDKNwzy7htdWR8KI88&690
http://s1/mw690/001QDKNwzy7htdXkvLO40&690
http://s10/mw690/001QDKNwzy7htdXL6pr99&690
http://s16/mw690/001QDKNwzy7htdYahiv4f&690
http://s16/mw690/001QDKNwzy7htdYGrQb9f&690
http://s13/mw690/001QDKNwzy7htdZ3e7Gec&690
http://s1/mw690/001QDKNwzy7hte3Yi5O00&690
http://s3/mw690/001QDKNwzy7hte4l09If2&690
http://s12/mw690/001QDKNwzy7hte4uxHJ6b&690
一位老人在擦拭遗址陈列馆的展品
http://s3/mw690/001QDKNwzy7hte4R17k62&690沈阳故宫博物院制做的罕王宫模型
http://s11/mw690/001QDKNwzy7hte4UPvY0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