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行走蜀道 |

系列文化线路寻访活动
【走蜀道•助申遗】
第70站
走老抄手
访朱家寨

刚过中元,暑热难当。广元几位骑马发烧友欲在古道上纵马驰骋一番,要山人为其规划一下可供马匹奔跑的线路。余感其热忱,便带他们来到了古蜀道之要冲“老抄手”。

老抄手原为民主村旧址,因交通不便,新村搬迁至山下108国道旁,于是蜀道上繁华千年的抄手铺便被废弃,被人遗忘。

老抄手现仅存几户原住民,其他村民都搬迁到山下修建了新式楼房。跃中与一位婆婆攀谈,婆婆告知,如今的青壮都进城务工了,村中全是空巢老人……

老抄手寂静、古朴、苍凉,虽然破败,但也干净整洁。

土墙成了风景,磨盘成了亮点。
美女坐磨盘,想转了。

这棵古柏的编号是第150号,今天的徒步距离9km,走到第001号古柏处就完成任务。

今天的徒步线路
老抄手-普安
普安就是原老剑阁县城

古道浓荫蔽日,凉风习习,走在其中,心旷神怡。

石板道虽然破败,但唐风宋韵之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是北线翠云廊,老抄手段,古道,古树,古风,保存基本完好。蜀道沿着山梁,蜿蜒曲折,向南延伸。


中间石板路、两旁古柏树的蜀道成型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近代被废弃在深山之中,由于暴雨冲刷,山体滑坡,古道越变越窄,很多靠近山崖的古柏大多今已不存。经常有人问当年的古蜀道有多宽,这两棵古柏就是例证。

石板上有很多这样的坑,亲,你知道这是怎样形成的吗?


古蜀道藏在深山,鲜有人知,但仍有爱好者前来踏步寻访。
路遇来走古道的重庆一大家子……

龙凤村到了,想生龙凤胎的赶紧与这路牌合个影。

在古道上的龙凤村,路遇一群来自杭州的师生,带队老师对我说,我认识你山人,我就是在网上读到你写蜀道的文章,今天专程带学生们来走古蜀道,我们昨天走了拦马墙翠云廊,今天计划从普安走到老抄手,再走到亮垭村。
听老师此说山人很是欣慰,应邀给孩子们讲蜀道故事,孩子们则回报山人全文背诵《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朗朗的读书声在古道上空灵的飘着。

杭州的师生已经去了剑门关、昭化古城,还去参观了皇泽寺、千佛崖,孩子们把所见的石刻造像手绘在了T恤上。

古柏参天,状若华盖。
休息打尖。

诗云:
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

两旁古柏植何人,
三百长程十万树。


第001号古柏到了

古道上的小狗

苹果树上结着南瓜

古柏上挂着的蛇衣,好怕怕,白娘子,俺可不是许仙哦。

上午8:30从老抄手出发,悠悠闲闲的走到普安,12:00在陶陶酒店吃饭,开个钟点房休息到16:00,叫了个滴滴30元送我们回到老抄手开车,到双旗,山人再带大家去寻访英雄朱家寨。

朱家寨就在这壁立千仞的杜家岩上

沿着小剑门的绝壁穿行在山谷中

朱家寨密道被荒草掩没



打草惊蛇,探寻密道。

在妖娆的山花中飞檐走壁,哥,你把细点哦,快把光腿干调整到犀牛皮模式。


跟到山人走这鲜为人知的密道,是不是很刺激?

咦,捡到一个兽头盖骨,亲,这是啥东东?

朱家寨的宋代寨门到了
朱家寨,又名苦竹寨、苦竹隘。
史志记:在小剑山顶,四际断岩,前临巨壑,孤门控据,地势险要,一夫可守。
南宋军民在此凭险抗拒蒙元南下28年,谱写出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乐章。

山人给大家辨认刻在寨门壁上的明代诗歌。
宋臣设险开山寨
明守探奇到石门
一望剑山天下胜
诸峰罗立似儿孙

天色渐晚,我们得赶紧下山了。

终于走出山谷,今天的走蜀道有惊无险。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巴适!

回首一望,恋恋不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