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古蜀道上的文化苦旅

标签:
余秋雨广元剑门关千佛崖皇泽寺 |
分类: 行走蜀道 |
http://s2/mw690/001QDG5Xgy6RMm31TCF21&690
文化学者余秋雨来到广元
开启了他在蜀道上的“文化苦旅”
秋雨先生坐在天下雄关剑门关前
他在思索着什么呢
先生告诉山人
他这是第一次来广元
第一次登剑门关
剑门关从他儿时起就萦绕在了心中
剑门关是中国人的文化山峰
就像泰山对于我们中国一样
剑门关几乎所有中国知名的诗人都吟诵赞美过她
秋雨先生说他这次来广元
专门题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要送给广元人民
内容是——
自幼诵蜀道
今朝过剑门
http://s14/mw690/001QDG5Xgy6RMm2XWzz8d&690
站在剑门关前
犹若立马关前
先生要找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情壮志
很多游客立马认出了秋雨先生
纷纷要求为先生拍照
秋雨先生便认真地站好
和蔼地向游客挥手致意
山人听到一位美女在旁边议论
过去读余秋雨的文章
以为他是一个高冷的人
原来余秋雨这么待人和蔼亲切
他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小老头
今天余秋雨来到了广元走蜀道
广元微信朋友圈爆表
几乎全是余秋雨走蜀道的实时报道
秋雨先生告诉我们
他昨天坐飞机来
空姐诧异地问他
你怎么会出现在飞往广元的航班上
你真的是余秋雨吧
秋雨先生幽默的说
我只是长得很像
长得100%的像余秋雨而已
http://s10/mw690/001QDG5Xgy6RMm2KY9Hb9&690
仰望雄关
秋雨先生说
文化苦旅不是身体上的苦
而是思想上的苦
是精神上的苦
秋雨先生望着剑门关楼上的题匾“眼底长安”
剑阁当地的一位老文化工作者讲
“眼底长安”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抒发作者对长安的遥望、思念和憧憬
另一层深层次的含义是对朝廷的期望、对政治愿望的抒发
秋雨先生却不同意这样的解读
他说
其实古代的文人大多是在直抒胸臆
就是对美好河山的赞美
他们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没有想那么复杂
而是后来的人想复杂了
总要去把古人的诗歌和文章往政治上靠
来作政治解读
其实这是我们后人对统治者的一种文化谄媚
“眼底长安”其实就是一种诗意的表达
http://s5/mw690/001QDG5Xgy6RMm2CVKcc4&690
69岁的秋雨先生攀登剑门关
他的膝盖有伤实在不敢过于劳累
在大家的劝说下他坐上了滑竿
秋雨先生对走在他旁边的山人担忧地说
有一年他去登一座山
也是因为膝盖有伤不能多爬山就坐在了滑竿上
那个滑竿不能坐只能躺在上面
结果被人拍出照片刊登出来
他简直就像一个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土地主模样
太难看、很难看、糟糕极了
幸好那时没有微信
传播的范围有限
而如今的微信传播太快、太广、太强大了
今天不得不再次坐在滑竿上让人来抬
他的内心其实很是不安
希望大家理解他
其实他从小是在农村山区长大的
什么苦都吃过
什么苦都能吃
他也不怕吃苦
过去爬山一点问题也没有
他还曾得过业余马拉松亚军
他也喜欢走路和登山
下次他一定带上太太马兰来亲自去爬爬那绝壁上的鸟道
太太马兰更是一位爬山高手
可是对他来说不敢逞强了
岁月不饶人
他的膝盖有问题
不能执意去与大自然抗争
去挑战极限
秋雨先生看见一大群记者和游客争先恐后地对着他拍照
他幽默地说
请大家别把他拍得太难看了
拍得难看的就别发微信啦
拜托拜托
http://s4/mw690/001QDG5Xgy6RMm2P97523&690
穿过剑门关关楼的门洞
似乎穿越了一条时光隧道
秋雨先生说他犹如回到了古代
去到了唐朝宋朝
去到了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峥嵘时代
http://s15/mw690/001QDG5Xgy6RMm2GJVI3e&690
剑门关专门为秋雨先生举行了开关仪式
身着古代戎装的士兵手持戈戟
列队两旁
迎接这位当代文化大师的到来
山人今天当然也就沾沾光
山径不曾缘客扫
剑门今始为君开
http://s16/mw690/001QDG5Xgy6RMm2U66Pdf&690
陪秋雨先生游剑门关
山人说
下次你与马兰老师同来
要在山上住两天
好好体会一下天下第一雄关雄奇幽秀的味道
登剑门关
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苦旅”
先生说
这三十年来中国变化很大
一是住房改变了中国
二是旅游改变了中国
最近有一些中国旅客在国内和国外的负面报道
他几乎去过全世界所有的国家
他遇见的中国游客大多都是可爱的、高素质的
不好的总是很少数、极少数的
而别人却总是看到了那些少数
他最近在台湾有一个演讲就讲到了这个问题
正如你们把乡下的爷爷奶奶第一次带到台北来游玩
长期生活在乡下的爷爷奶奶看见现代的城市有点不知所措
我们的国人现在走出国门
看见西方的现代也有点不知所措
其实他们就是你们乡下的爷爷奶奶
http://s10/mw690/001QDG5Xgy6RMmd7sLv49&690
在剑门关的仙居客栈喝茶休息
主人端上了马和尚特色麻辣豆腐干
山人指着那麻辣豆腐干对秋雨先生说
敢不敢吃一块剑门的特色豆腐干
吃前你要考虑清楚
这东东很麻很辣吃了后果很严重的哦
http://s6/mw690/001QDG5Xgy6RMm2zacJ05&690
秋雨先生拿起一串麻辣豆腐干品尝了一下
对山人说(山人将之翻译成四川话)
你豁别个
莫得你说的那么夸张
很好吃嘛
吃起来安逸惨了
巴适得板哦
哈哈
我还以为你个阿拉上海银不敢吃我们四川的麻辣制品呢
http://s11/mw690/001QDG5Xgy6RMUXM4oa9a&690
512地震后的剑门关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两次扩容
如今要徒步游览完剑门关景区至少需要两天
先生的时间有限
便陪先生坐缆车上剑门关的顶峰梁山寺
山人告诉先生
这山峰顶上有座梁山寺
传说梁武帝来此舍身出过家
梁山寺里还有一棵千年紫薇树
传说是梁武帝亲手种植
可惜今天时间有限我们不去看了
秋雨先生说
留点遗憾下次再来
我这次主要是来给太太马兰打前站的
马兰喜欢名山大川
她喜欢登山
下次一定去看看那棵紫薇树
http://s3/mw690/001QDG5Xgy6RMUXQ60We2&690
站在剑门关新建的玻璃观景平台上
听导游讲三国时发生在剑门关的故事
导游说
有句话叫“得了剑门关就如得全川”
以显示剑门关对四川的战略重要地位
山人告诉先生
在冷兵器时代
几乎没有从正面攻克剑门关的记录
剑门关的绝壁绵延横亘
形成天然屏障
先生赞叹道
剑门关不愧为一个“雄”字
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http://s10/mw690/001QDG5Xgy6RMUXTZy1a9&690
站在观景平台上
俯瞰山川
先生思绪连篇
先生似乎正在构思一篇古蜀道上的“文化苦旅”文章了
http://s6/mw690/001QDG5Xgy6RMUXY76R15&690
信步顶峰
雄关就在脚下
蜀道苦旅不苦嘛
http://s4/mw690/001QDG5Xgy6RMm39E3103&690
在翠云廊的山居小屋处
秋雨先生欣然地接受各路媒体的采访
秋雨先生说
看了剑门关和翠云廊
实在是太美了
剑门关雄壮
翠云廊秀美
一阴一阳
相得益彰
秋雨先生还建议
应该把翠云廊叫着“汉柏大道”
这样才直观和震撼
翠云廊应该是中国最美丽的道路
但还是没有被外界广为知道
可惜了
http://s12/mw690/001QDG5Xgy6RMm3dQgj4b&690
有粉丝专门购买了秋雨先生的著作
见缝插针地请先生题字
http://s6/mw690/001QDG5Xgy6RMm35BnD15&690
对于读者的签名要求
秋雨先生来者不拒
http://s7/mw690/001QDG5Xgy6RMm3iSvcc6&690
翠云廊
乃得名于清代知州乔钵的诗歌
康熙三年(1664)
乔钵有诗云
剑门路
崎岖凹凸石头路
两行古柏植何人
三百里程十万树
翠云廊
苍烟护
苔花荫雨湿衣裳
回柯垂叶凉风度
无石不可眠
处处堪留句
龙蛇蜿蜒山缠互
传是昔年李白夫
奇人怪事教人妒
休说蜀道难
莫错剑门路
http://s12/mw690/001QDG5Xgy6RMm3n7MD1b&690
抚摸着这株帅大柏
秋雨先生的脸上荡漾出了孩童的笑意
http://s12/mw690/001QDG5Xgy6RMm3y0Ph4b&690
途中在观云亭小憩
秋雨先生对剑门蜀道赞不绝口
秋雨先生对广元提出的“生态立市,文旅兴市”的战略赞不绝口
他说
广元有这么好的山川自然美景
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
古人留下的文化
祖宗留下的遗产
惠及我们后代
我们也一定要完整地传承给我们的后代
http://s3/mw690/001QDG5Xgy6RMm3CqlQ72&690
http://s5/mw690/001QDG5Xgy6RMmi2JcE94&690
信步剑门路
http://s16/mw690/001QDG5Xgy6RMm3Q7bp2f&690
市委领导、市旅发委和剑阁县领导陪同秋雨先生参观剑门关、翠云廊
http://s12/mw690/001QDG5Xgy6RMm3U4ZB2b&690
剑阁书法家杨政国书写了秋雨先生著作中的一段话相送——
http://s14/mw690/001QDG5Xgy6RMmpmE69bd&690
午餐的空隙
秋雨先生应邀给读者签名
对于读者的签名要求
先生开心愉悦
不厌其烦并乐此不疲的
他说
读书总是好的
知识主要就是来源于读书嘛
他的青少年时代就很不幸
自己也调皮
上初中时大多时间在工厂劳动
上高中时大多时间到农场劳动
在学校里没读多少书
还是后来他发奋苦读、自学读书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所以
年轻人要多读书
在游览车上导游讲到了电视剧《甄嬛传》里有说到剑门关、千佛崖的故事
秋雨先生感概地说
如今接受知识的渠道很广
过去章太炎老先生就说读书要读《二十四史》别去读《三国演义》
因为在章太炎先生看来《二十四史》才是正史
《三国演义》是戏说的野史不能读
但是今天的年轻人很少读《三国演义》原著而是看《甄嬛传》这样的电视剧了
他们好像工作很忙碌、时间很紧张
哪有功夫去读厚厚的书本《三国演义》
这没什么
接受知识的渠道和方法很多很广
但多读书总是不错的
http://s11/mw690/001QDG5Xgy6RMmprIGS8a&690
秋雨先生来到了千佛崖
看到保存完好的古蜀道
感到非常的欣慰
http://s12/mw690/001QDG5Xgy6RMmpvKdB5b&690
凭栏干处
看嘉陵江水
听美女讲述着千佛崖的前世今生
http://s5/mw690/001QDG5Xgy6RMmpzCOo04&690
千佛崖博物馆王剑平馆长在与秋雨先生交流文物保护心得
http://s6/mw690/001QDG5Xgy6RMmpDtOtc5&690
秋雨先生兴致高昂地参观千佛崖石刻艺术博物馆
http://s7/mw690/001QDG5Xgy6RMmpHFZQ96&690
透过大云寺飘飘的经幡
女皇帝的故事浮现眼前
http://s15/mw690/001QDG5Xgy6RMmpLDVs5e&690
在蜀道书画院里
罗宗勇馆长向秋雨先生提出一个请求
希望秋雨先生为千佛崖大门的石牌坊撰写一幅对联
治学严谨的秋雨先生说
这个我得回去好好想想
不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但争取努力完成任务
http://s2/mw690/001QDG5Xgy6RMmpPwGd71&690
广元文化旅游行业的两位金牌讲解员陪同这次蜀道上的“文化苦旅”很是辛苦
秋雨先生高兴的与她们合影留念
http://s14/mw690/001QDG5Xgy6RMmqeO0Bdd&690
秋雨先生来到了武则天的祀庙皇泽寺
皇泽寺博物馆馆长梁咏涛女士在给先生讲解收藏在博物馆里的宋代墓葬石刻艺术
曾经担任过上海戏曲学院院长的秋雨先生对石刻里表现的乐器演奏很感兴趣
他说
这是中国乐器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实物见证
http://s15/mw690/001QDG5Xgy6RMmpXi10fe&690
秋雨先生在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柳刺绣”的传承人展示民间刺绣技法
先生连连赞叹麻柳刺绣
很美很美
并一再叮嘱
千万不要丢失了这种文化记忆
http://s5/mw690/001QDG5Xgy6RMmpTiAsb4&690
这个帅哥粉丝手持六年前与秋雨先生在青歌赛后的合影照片早早地等候在皇泽寺前
当秋雨先生一来到皇泽寺
他就拉着妈妈挤进人群
他兴奋地举着照片对秋雨先生说着当年与之拍照合影的情景
秋雨先生意外非常
他开心地与这对母子在皇泽寺大门前合影留念
http://s7/mw690/001QDG5Xgy6RMmq12xo76&690
在皇泽寺的则天大殿内
秋雨先生仰望着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老年真容像
http://s11/mw690/001QDG5Xgy6RMmq4Yauba&690
秋雨先生在听皇泽寺的讲解员讲述证明武则天出生在广元的有力证据“广政碑”
http://s4/mw690/001QDG5Xgy6RMmq8NQTb3&690
登上大佛楼
看繁荣的广元一派阳光明媚
秋雨先生感概地说
这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地方
真好、真美
广元真美丽
http://s13/mw690/001QDG5Xgy6RMmqiKII5c&690
市委书记马华和市长王菲向秋雨先生赠送由广元武则天文化研究会和四川证圣文化公司研发出的文化产品
广元城市文化标志“东方美神”的手绘持莲观音开光圣像
当听了山人对这幅绘像的文化内涵解释后
秋雨先生对马书记和在场的领导们说
这件礼物太好了
很漂亮
很有意义
她代表了广元的地方特色文化
代表了广元的武则天文化
只有文化才有力量
只有文化才有价值
你们作得很好
这礼品值得珍藏和供奉
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心里和审美要求
谢谢
太谢谢了
http://s16/mw690/001QDG5Xgy6RMmqmCGb7f&690
秋雨先生还将在广元蜀道文化大讲堂上
为广元听众讲述他在古蜀道上的这番“文化苦旅”
亲
敬请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