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管设计,个人每次1到2按压的量(早上1按压,晚霜2按压)。油体轻薄,油是肯定的,再轻薄它也是油。
对于品牌宣扬的产品功效”质感轻盈,能深层滋润、活化及更新肌肤,另肌肤恢复光泽透亮,让肤质变得幼滑细致“个人用下来都能感受到。个人觉得这款宛若新生精华油有着一定活化更新肌肤的效果,有一定促进角质良好代谢的效果,这款油促进角质代谢的效果和酸类产品不同,不会导致肌肤更干燥,不会导致角质代谢过快过薄,而是通过激活、促进细胞的更新促进肌肤全面正常健康的代谢。使用后肌肤表面明显变得更平整,触感更柔嫩更光滑甚至感觉更有弹性,视觉上毛孔隐形、肤质更细腻更饱满更通透,所有干燥或者之前岁月的纹理痕迹都消失了,肌肤异常的饱满如做了玻尿酸注射,使用前和连续用下来脸部整体的视觉效果就是PS前和PS后差别,宛若新
生!可看作是油类产品中的”微整精华“。
适合秋冬的混油肌肤。湿暖气候环境下需要促进角质”健康“代谢又要保证温和、不干燥、不会一个不小心就角质过度剥脱的中干皮也合用。对于油皮可能还是太油了,油皮油痘皮绕道吧,乖乖用磨砂用酸去。
油类单品的使用很灵活,可以把它们放在护肤的各个环节里,可以在洁面后的第一步就用,也可以洁面后拍好爽肤水后就用;可以用在其他精华产品前,也可以用在精华产品之后;可以用在面霜前,也可以用在面霜后。
用在精华前和用在精华后,我都试过。用在精华前,即,洁面后先用爽肤水充分湿润肌肤给肌肤表面快速补充水分,然后趁着皮肤湿润的状态紧跟着快速涂抹地把油在皮肤上均匀推开,间隔一段时间(间隔等待期间涂眼精华、眼霜不耽误),觉得吸收得差不多了,或者继续按摩一会促吸收,然后再上精华。用在精华后,即,涂好爽肤水、精华后,再上这款油。
偏干肌肤,尤其是起皮屑洗完脸有明显干崩感的建议用在洁面后的第一步,先油后水,间隔一下再上精华、乳液/面霜。个人混油肌肤更喜欢用在水和精华后,在肌肤充分水润的状态下使用。
混油皮肌肤因为本身还是多少会出油,在使用时,前后搭配注意避免用油润感的产品,精华的搭配以水润型保湿精华或质地清爽不油的基底精华、水润的精华液、清爽不油的精华乳为佳。个人用CAUDALIE的C15精华乳、HR的新生菁华美容液(绿宝瓶)、TOPIX保湿精华(个人强烈推荐,博文待写)及ZA的一款精华(过段时间写,也很不错)搭都很理想(都是质地轻薄,肤感柔滑不油的精华)。保湿乳液/面霜的搭配以吸收快、不太油的乳液,亚光/半哑光状态的面霜最佳,个人用MG的乳木果乳液(不油厚吸收快只是会微微有点浮油但我不介意)和EL多效智妍面霜、兰蔻根源补养面霜、欧珀莱浓萃霜、abeeco保湿霜,用MG的乳木果乳液最喜欢最舒服。用欧珀莱的臻源新肌浓萃霜搭最亚光无油但肤感略干涩(状态不稳定时会有刺痛感),用abeeco的保湿面霜搭肤感最水润轻薄,用兰蔻根源补养面霜搭最油厚(不介意油腻感的可以这么用,会慢慢吸收干净,一觉起来皮肤不油,连续用下来也没有黑头增多、闷痘的现象),用EL多效智妍面霜搭肤感比兰蔻根源清爽,舒适度和保湿是四款面霜中最好。(秋冬混油推荐搭AMINOGENESIS氨基酸修复保湿霜,脆弱不稳定混油推荐搭MG乳木果乳)
就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了油类的保养单品来看,在护肤步骤中加入油类保养品应该会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就我所略知的一些研究,经过多年的测评,对于适量使用适合自身肌肤的有针对性地油类产品更有益于肌肤可以使肌肤获得真正的健康,逐渐得以更多证实,在将来这种油类保养的理念理论也许能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大家的认可,并把其纳入定期保养的步骤中。2016年我会更多地尝试油类产品。到17年回顾看看长期整体来看,适量使用油类保养品是否能令肌肤健康、更有利于肌肤的健康。就目前,短期来看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