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读书笔记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2019-02-22 06:41:23)
标签:

帛甲老子

道德经

老子

大白若辱

知其白守其辱

分类: 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帛甲老子》第28章简体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忒;
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一章分为四节,分别是成就“圣人”的四个步骤:
第一节,知其雄守其雌,讲“人”;
     这是成就圣人的第一步,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即“立心”,为天地立心

第二节,知其白守其辱,讲“地”;
    这是成就圣人的第二步,要在某领域实践一番事业
    即“立功”,为生民立命

第三节,知其白守其黑,讲“天”;
    这是成就圣人的第三步,要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
    即“立言”,为往圣继绝学

第四节,朴散则为器,讲“行”。
    这是成就圣人的第四步,理论指导实践,开辟新天地
    即“立德”,为万世开太平

前三节都是“知”,只有第四节是“行”。
    对于想成就圣人的人,“知易行难”:
前三步容易,最后一步难!
    也就是说“立心,立功,立言”相对容易,而“立德”最难。
    当然了,对于凡人来说,知也极难!

 

道德经读书笔记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圣人之路,每一步都是下一步的基础,是递进的。
当第一步完成,人就开悟了。
开悟了,就能看透事了,知道自己该干啥了。
有了目标,才能去作一番大事业,开始第二步。
第二步的起点就是“知其白”,
要想知其白,就得能看透事。
所以,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前提条件。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什么是大事业呢?
就是让天下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圣人知道什么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天下;
但是要想让天下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就得自己先不怕脏不怕累,
把天下的污秽洗刷干净。
这就是“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洗啊,洗啊,天下越来越干净。
一直洗到,洗无可洗,就大功告成了!
这就是“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大功告成之后,天下去掉了多余的累赘,回归了原来的朴素。
这就是“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道德经读书笔记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知其白,守其辱,很容易让人想起“大白若辱”。
    有一个哲理小故事,最能说明“大白若辱”的道理。

    一辆火车飞驰而来,不远处的火车道上有900个小孩在玩耍,这时候提醒他们离开已经来不及了。在火车和900个小孩之间,有一个道岔和一个扳道工,扳道工只要将火车行进路线扳到另一条岔开的废路上,这900个小孩就可以得救,然而另一个悲剧却无法避免,因为有1个小孩在废弃的道路上玩耍。
    扳道工面临抉择,如果改变火车行进路线,900个孩子得救了,但是这900个小孩和亲友未必会感谢或保护扳道工,而那一个死去孩子的亲友却可能和扳道工拼命。
    如果扳道工不改变火车行进路线,悲剧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扳道工如果及时出现在事故现场,积极营救伤者,也许他会成为英雄,被歌颂和敬仰。
    如果你是扳道工,你怎么选择?    

    改革者的命运,就如同这个扳道工。
    改革者往往是大智慧的人,他们高瞻远瞩看到了火车不改路线的危险。毅然选择改变路线,于是多数人得救了,但改革者的命运却常常是悲惨的。
    一方面,那些得救的人,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曾与危险擦肩而过,他们不知道改革者的功劳。也许知道改革者的功劳,却也觉得获救理所应当。还有人会抱怨改革者救他们救得不彻底,甚至有人抱怨改革者,让他们失去近距离和火车亲密接触的机会。
    另一方面,那些在改革中受到伤害的人,对改革者往往恨之入骨,辱之,毁之而后快。
    这就是“大白若辱”的真实含义啊!

道德经读书笔记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的例子比较多。


    比如,许多革命先辈,为了让中国“复归于朴”,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前仆后继。

    他们知道“一切都是为了和平”,但是为了和平,却先要拿起枪打仗,去消灭所有“挡在和平路上的敌人”。

    这也是“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一直消灭掉所有的敌人。


    比如,教育的朴是什么?

    教育的朴是”学生自我觉悟,不再需要老师。

    良师要”知其白“,知道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不再教育学生。

    还要”守其辱“,要做恶人,严师出高徒嘛!

    良师要为天下浴,洗掉学生心灵蒙上的尘土。

    一直洗得干干净净,大功告成。

    大功告成,学生能够自己走自己的路,不再用老师教育了。

    于是,复归于朴。


    比如,医疗的朴是什么?

    医疗的朴是”病人恢复健康,不再需要医生“。

    良医要”知其白“,知道治病的目的是,病人不再需要医生。

    还要”守其辱“,打针吃药动手术,都是伤人之事,良药苦口嘛!

    良医要为天下浴,扫除病人身上的疾病。

    让病人恢复健康,复归于朴。

    如果病人越治越离不开医生,这就是背离了“朴”。



道德经读书笔记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不是所有人“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都能修成正果。
    有些人,一生都走在“复归于朴”的路上。
    
    比如,地藏菩萨的朴,就是“地狱全空”。
           观音菩萨的朴,就是“众生度尽”。
    于是,这两位菩萨,一直都在“为天下浴”,
    总是,无法“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无法成佛。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


微信公众号:lcldgz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