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标签:
帛甲老子道德经老子大白若辱知其白守其辱 |
分类: 道德经读书笔记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忒;
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一节,知其雄守其雌,讲“人”;
第二节,知其白守其辱,讲“地”;
第三节,知其白守其黑,讲“天”;
第四节,朴散则为器,讲“行”。
前三节都是“知”,只有第四节是“行”。
前三步容易,最后一步难!
也就是说“立心,立功,立言”相对容易,而“立德”最难。
开悟了,就能看透事了,知道自己该干啥了。
有了目标,才能去作一番大事业,开始第二步。
第二步的起点就是“知其白”,
要想知其白,就得能看透事。
所以,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前提条件。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什么是大事业呢?
就是让天下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圣人知道什么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天下;
但是要想让天下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就得自己先不怕脏不怕累,
把天下的污秽洗刷干净。
这就是“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洗啊,洗啊,天下越来越干净。
这就是“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洗啊,洗啊,天下越来越干净。
一直洗到,洗无可洗,就大功告成了!
这就是“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大功告成之后,天下去掉了多余的累赘,回归了原来的朴素。
大功告成之后,天下去掉了多余的累赘,回归了原来的朴素。
这就是“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道德经读书笔记:
28.1|尼采和老子的精神最高境界
27.3|不贵老师不爱学生方成大道
27.2|什么是曳明?
27.1|瑕適不是瑕谪
26|重为轻根,清为躁君
25.7|“大”的三重境界
25.6|孔子和老子的修道路线图
25.5|道德经究竟有啥用?
25.4|"道"具有脉冲的特性
25.3|繡呵缪呵
25.2|人类是怎么来的?
25.1|有物昆成
24.2|宇宙、自然与道德的关系
24.1|老子的自然,庄子的逍遥
23.4|不争是最牛的争
23.3|聲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23.2|再论曲则金还是曲则全
23.1|曲则金还是曲则全
22.3|有欲者不甘于奉献
22.2|馀食赘行是善还是恶
22.1|炊者不立的解释难倒了无数人!
21.2|幽冥有道,道藏众父
21.1|德是道的具体表现郭宗林号旅行专线
微信公众号:lcldgz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