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价倾销没那么可怕

(2014-04-02 10:22:47)

 

低价倾销没那么可怕

新兴领域由于较少管制和陈腐的观念,竞争画面就清晰得多。前一段时间,两家出租车软件商较劲,不只免费使用软件,还给乘客和司机补贴。今天你补贴五元,明天我补贴十元,有人还想出免费乘车来赚钱的招数,真让人感叹商家好慷慨。当然,很多人眼中的商家用心却是险恶的:低价抢占市场,挤垮对手,垄断市场后再抬高价格——经营企业不是做慈善,现在补贴不就是为了将来赚超额利润么?按照一些经济学说法,这算是“掠夺式补贴”吧。

确实有一种说法叫“掠夺性定价”,说的是商家大幅降价牺牲利润,目的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将来获得超额利润。商家大幅降价我们随处看见,后半程的“挤垮对手,进而获得超额利润”多半存在指控者想象中,现实生活中所见廖廖。

一些所谓“掠夺性定价”,其实只是广告费用的一部分。商场“开业酬宾”随处可见,这是招徕顾客的手段,目的不在攻击竞争对手;出租车软件补贴乘客和司机,大概是将广告预算花在补贴之上。有竞争对手“抬杠”较劲,恰能增强广告效果。即便没有竞争对手咄咄逼人,他们也难免要出补贴策略,以建立用户依赖。只要对商业稍有熟知,很多慷慨到让人不好意思的“免费”“赠送”“长期不要钱”,优惠时间并不会太长,但是他们经常被指控为“掠压性定价”。

即便挤压竞争对手的策略奏效,成功抢占市场,就真能获得“超额利润”吗?现实生活中几乎见不到这样的案例。因低价策略被挤压到角落的竞争对手,他们的资源并没有消散一空,人员、管理、厂房、机器还都存在。胜利者得意忘形,大幅提高价格,正是对手绝地反击的时候——他们只是没钱打价格战,一旦有利润机会,资金去而复来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只要没有准入管制,潜在竞争对手也会在某个角落里蠢蠢欲动。在现代商业,通过价格战挤垮竞争对手的案例十分少见,通过收购扩大市场份额才是简单通行的方法。那些表面上因价格战而落败的商家,通常在产品和服务上早已完败,价格竞争只是催化剂而已。

“掠夺性定价”这个词语是糟糕的,它将商业行为和强制抢劫杂糅在一起,具有明显的恶意攻击。商人定价的动机哪有那么简单。市场瞬息万变,商业策略花样百出。简单的降价,往往包含无数复杂的情形:生产错误造成低价出货;季节性清仓;歧视定价策略;营销手段。政府部门以“保护竞争”为由对商家定价审查,恰恰是在干预竞争。

将目光扩展到国际贸易的“倾销”,不难发现其相似性。国际反倾销诉讼针对的,基本是“低于本国价格或成本价格”的定价行为。这只是“掠夺性定价”的放大版。商家在本国和外国制定不同销售策略,这是正常不过的现象。最近十几年,中国在国际市场遭遇反倾销诉讼已是司空见惯,这恰恰证明了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当一国在商品质量、价格水平和商业策略无力和外国竞争,诉诸危言耸听和贸易保护,差不多已是认输的表现。反倾销,实际上是和本国消费者的实惠过不去。真想保护本国消费者不受外国商家“压榨”,尽力改善本国商业环境,使外来商品时刻感受到竞争威胁,这才是正途。

(本文发表在201441日的长江商报。我的微信公众号是:jingchengzi86,欢迎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