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再拿网游吓唬人

(2014-01-19 00:23:14)

 

别再拿网游吓唬人

马云也开始做游戏了,很多人指责他食言自肥。多年以来,马云经常表态游戏不可能改变中国,孩子们都玩游戏,国家怎么办?这番话赢得很多人赞赏。此番落水,让人唏嘘。

我相信,玩游戏的很多人都有过沉迷经历。我对网游没瘾,有时也会莫名趴在网上打一天小游戏,无聊扫尽再沉痛反省。或许是某些人生阶段过剩精力的发泄,或许是某段时期心理迷茫的消遣。这是生理现象还是普遍的社会心理,我无从得知。能够确定的是,这几乎是不可消灭的现象。有时候,总得找点什么事情疯一下爽一吧?

想明白这点,我就对热衷网游的少年再无偏见。三线小城的网吧每到周末热闹非凡,很多打工仔和学生弟,一碗泡面和几根火腿鸡爪就能泡到天亮。你问他们是否感到快乐,很多人会告诉你只是无聊和失落。过完周末他们照样要上班上学,下周照样乐此不疲。有些少年宁愿节衣缩食,也要攒钱疯打游戏。钱玩完了,大不了回家洗洗睡。有时家长管束,临近考试,他们也会收敛行迹,过正常人生活。能让人着迷的不是娱乐本身,有时纯粹是好奇、兴奋、无聊。我当然不是在鼓吹消极散漫的处世态度,而是说这种情形很难避免。寻求刺激也好,排遣无聊也罢,网络游戏总有很大的需求。

2013年中国游戏产业总值已经超过200亿美元,最近几年一直以近30%的速度高速增长。想到这点,很多人忧心忡忡,他们认为网游迟早毁掉中国的青少年。这种看法多虑了。一个国家的青少年哪有这么容易被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哪有这么容易沉迷。一款网游的生命周期通常是一两年,对多数人而言,游戏只是人生点缀。至于极少数沉迷网游的少年,问题通常出现在游戏之外。他们的父母或对其不闻不问,或粗暴干预,或者他们和同龄人交往陷入严重障障,以至需要在虚拟世界寻找快乐。马云厌恶网游,是因为他儿子曾经网游成瘾。马云劝说时遭到质问你们都不在家,我回来了也是一个人无聊,还不如呆在网吧里。

人的精神世界有时风花雪月,有时热情亢奋,有时疯魔放纵。有何种需求,如果有相应娱乐和发泄渠道,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人不是这么想,他们主张禁止此类毫无价值”“纯粹浪费时间,慢性扼杀生命的事情。这当然不现实,因为网游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朝阳产业。很多人则主张诉诸奢侈品税”“罪恶税之类的管制。这些措施除了摧残产业,并不能真正改善什么。没有网游,孩子们会到地下游戏厅;把游戏厅全部封杀,他们玩弹珠也会上瘾。该玩总有人玩,该沉迷总有人沉迷,问题不在游戏本身。如果孩子们找不到好的游戏,估计要去制造什么麻烦。从这意义上说,游戏商家不是在制造问题,反而平息有功。

据说马云反网游只是口号,他的公司很早就悄悄涉足游戏业。不管真讨厌还是喊口号,他能正视网游就好。网游产业需要有宽松的舆论环境,游戏应该被视为普通产业,不该补贴,也没必要打压。随着网游越来越普及,它将是很多青少年成长的必然经历。现在很多80后怀念手柄机和街机游戏厅,将来我们的孩子怀念一下在家昏天暗地打游戏,也没什么。

(本文发表在113日的《长江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谁在伤害童工
后一篇:2014年01月25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