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0526走近豆叶坪(1)

(2012-07-09 15:18:57)
标签:

游记

                     20120526走近豆叶坪
                                   文/驰茵

    预报周六有雨,驴头宏其在网上发帖安排去豆叶坪腐败。也是,梅雨时节,出于安全考虑,强度和难度太大的线路都不适合,找一处既有些海拔高度,可以发发汗,又能自己动手生火做饭的地方便是上佳选择了。而豆叶坪正是这样的最好去处。
    庐山以坪命名的地方甚多,有豆叶坪、仰天坪、晒谷坪、金竹坪等等,熟悉庐山的老驴都知道豆叶坪的大名。在我看来,豆叶坪这个名字最富有诗意,用星子话和普通话念起来都格外好听。据说豆叶坪的由来是因为该地泥土肥美,盛长豆苗,人们常采豆叶食之而得名。
    虽然豆叶坪的名字在耳边磨成了茧,豆叶坪的照片也看过不计其数,但真正实地去豆叶坪倒是不多。2009年4月25日庐山户外南北大穿越时,彼时刚出道的我有幸和斜川户外的一干强驴中央红军等一行九人从豆叶坪穿行而过,因为急着赶路,彼次我们并未在豆叶坪作过多停留。但仅仅是那匆匆一瞥,也让我对豆叶坪记忆犹深,豆叶坪石屋屋檐下整齐堆砌的柴垛,还有门前的那块大石头,常在我梦里萦绕。印象中这以后应该还有过一次借道豆叶坪的驴行经历,但无论怎么回忆,都想不起来彼次的线路。或许是网上帖子看多了,自己产生错觉的缘故吧。
    是日,宏其、万山红、清川行云、猪八戒、青崖白鹿、东篱客、山水梅花、小天、叶子、团团和我一行11人如约在县城休闲广场集结。趁着等待同伴的间隙,我问宏其是否跟豆叶坪的主人老熊联系中午腐败的事,宏其很肯定地回答,用不着联系,这个时节正是山上最忙活的时候,老熊夫妇一定在山上住。我觉得有些不妥,便一再要宏其跟老熊打个电话,山水梅花则在中间和起稀泥,说万一老熊不在,我们就把他家的门给顶开,只管自行烧火做饭就是,看山水梅花说话的神情,便知道她和宏其与老熊不止一般的熟稔。最后,宏其撇不过我的执拗,还是掏出手机给老熊打了个电话,老熊说他也正准备上山去。
    人员到齐后,我们分乘宏其和猪八戒两辆车子朝观音桥方向进发,中途在码头镇停车买好菜,很快车子便来到了此行徒步的起点——古董林场。一番整束行装、合影留念后,我们插上公路旁的小路,开始了今天的行程。
    今年上半年的雨水较往年要多,经常是下几天雨,晴两天,又接着下几天雨,而且周末遇雨的概率尤高,这让酷爱出行的驴子常感到一筹莫展。今天早上起床时,窗外的雨势不小,这会儿雨倒是停了,但天还未完全开。抬眼望去,远处高高耸峙的太乙峰和九奇峰笼罩在烟雾迷离之中,近处的树木和竹林郁郁葱葱,满眼都是翠绿欲滴的颜色,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大地都被铺上了厚厚的一层绿毯,很难从中找出几个哪怕如纽扣般大小的窟窿。
    从古董经西茶园上汉阳峰的小路是山南登顶庐山主峰最近的线路之一,中途没有大的分岔,只在百药塘附近有一三岔路口,向左过涧乃是去往汉阳峰小路,往右直上即可抵达豆叶坪。山路崎岖,一径的上坡,所以海拔上得甚快。徜徉在遍布绿色的山林中,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伴着嫩叶娇芽萌动的芬芳和野栀子花溢出的香气,与一帮无数次同甘苦,共进退的亲密队友一起插科打诨,说笑哄闹,或高谈阔论,胡侃海聊,或窃窃私语,家长里短,一路上戏谑声、欢笑声不断,大家仿佛要将积攒了一星期的话全在这行进的路上把它说完一样。尽管草叶上的露水打湿了裤脚,尽管身上的汗水湿透了衣襟,但驴友们一个个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路也不觉得远了。
    今天的行程不长,大家不再像往次驴行一样着急赶路,而是放缓脚步,尽情享受行走在松软山路上的那份惬意。更有那不安分的驴友,仗着速度快的优势,紧赶慢赶跟大家拉开一段距离后,便一心钻到路旁的林子里忙活起自己的私计。受前面驴友的影响,后面的驴友也不甘落后,纷纷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各取所好,并都大有斩获。只见那采茶叶的有之,摘粽叶的有之,拔笋子的有之,拾木耳的有之,尝野萢子的也有之,好一派忙碌的景象。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走在前面开路的清川行云和万山红两人,在靠近涧边的山路上边走边逮,居然拾掇到了十来只大小不一的山螃蟹,说是中午用油烹了给大家改善下口味,每人名下都可以摊到一只。这下把所有人的胃口都吊得高高的。
    过了百药塘的岔路口后,山路基本上沿着溪涧上行,夏季溪涧里的水量丰沛,只要稍遇落差,便会形成宽窄不一的瀑布,或轰鸣而下,或潺潺流动,煞是好看。去豆叶坪的路现在少有人走,路势渐窄,经过一个雨季疯长的芭茅和各类蕨草将小路几乎湮没。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道路泥泞,有几处还需过涧,涧石湿滑,很是考验大家的平衡能力。遇到溪水漫过路面或是过涧的时候,大家走得很是小心翼翼,并发挥驴子一贯的团结互助风格,彼此之间互相搭把手、拉一把,以免跌跤着地。
    穿过茂密、闷热的竹林后,便来到了一处开阔的宝树林,林子里一棵棵高大笔直的杉树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为了沐浴有限的阳光雨露,这些杉树不论粗的、瘦的,老的、嫩的,都削尖了脑袋往上钻。只苦了树脚下那些稀疏可见的低矮灌木,由于终日不见阳光,没有光合作用,它们大抵只能落得自生自灭的境地。倒是匍匐在地面的各类蕨草,丝毫不受影响,冬去春来,发芽抽穗,径自生长,彰显着生命的顽强。
    一阵薄雾掠过,原本静穆的树林又增添了几份冷峻和神秘。
    当我还在宝树林里驻足停留,恋恋不舍,想要给后面队友多拍几张照片时,走在前边的开路先锋清川行云高喊了一嗓子“到喽!”,尽管今天的线路不长,走得也极为缓慢,但由于天气和路况的原因,让人多少还是感到有些沉闷和疲惫。受到清川行云登顶的刺激和诱惑,大家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加快步伐,三步并作两步,很快便上到了此行的终点——豆叶坪。
    来到豆叶坪,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规模不小的茶园,在园地里的入口处,一位健硕而又略显沧桑的中年妇女挎着提篮正忙着采摘茶叶,想必她就是豆叶坪的女主人——老熊的老婆,一问,果然应验。老熊的老婆边摘茶叶边跟我们讲话,说老熊也才刚刚从山下上来,让我们赶紧到场上去歇息。沿着茶园旁的小路走上没多远,左转,再迈过十几级石阶,便来到了豆叶坪唯一的石屋跟前。老熊听到我们吵吵嚷嚷的声音,早已从屋里走出来,到场上迎接我们。和我们热情地一一打过招呼后,老熊告诉宏其,因为背了一袋米和其他生活用品,今天他是坐车上来的,先从星子坐班车到牯岭,再从牯岭打车到仰天坪,花了好几十块钱车费。
    看时候不早,宏其顾不上与老熊多寒暄,开始张罗中午做饭的事。为了避免喧宾夺主,山水梅花客气地提出请老熊的老婆代劳,大家为她打下手。老熊的老婆一再推脱,说是厨艺生疏,没弄过这么多人的饭,怕做不来,坚持要我们自己派人烧火做饭。见她执意不肯,大家便不再勉强,纷纷自觉地分头行动起来,洗菜的洗菜,清理厨房的清理厨房。
    我一向不太热衷于参加安排腐败的驴行,很重用的一个原因是自己在烧菜做饭方面一窍不通,羞于见人,但是有些季节,又会无可避免地参与到类似今天这样的活动之中。不得已,我只好厚着脸皮跟大家再三声明,烧菜做饭乃我的弱项,凡有此类活动,我只管吃,不管做,有亏欠大家的地方,我尽量在走探险线路开路、放绳时补上。好在大家都很体谅,没人跟我计较许多,所以每回我都尽可心安理得地蹭吃蹭喝了。

http://s3/middle/64e8d41bgc47d39439282&690


http://s14/middle/64e8d41bgc47d399c610d&690


http://s1/middle/64e8d41bg7a0c85d88d40&690

见大家都在各自忙个不停,我一时插不上手,便想找点事做,以打发这段尴尬的时光,于是没话找话,主动和老熊攀谈起来。从老熊嘴里得知,老熊大名叫熊邦和,1955年出生,星子县温泉镇东山村人,家住鸡笼山附近的项家墙,老熊的老婆姓黄,星子县华林镇人,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出嫁多年,有子有女,小孩大的已经八九岁了,小女儿尚待闺中,两个女儿现均居住在归宗一带。宏其在一旁见缝插针地补了一句,说他N年前第一次到豆叶坪时,老熊的两个女儿都还住在山上,大女儿也尚未结婚,老熊点头称是,说那时离现在已有些年头了。

    老熊是东牯山林场的职工,从1990年开始举家在豆叶坪落住,一晃已二十多年过去了,场里现在每月给他发150元的生活费,另外豆叶坪的茶园和竹林也无偿交由老熊打理,以弥补护林工资的不足。夫妇俩在这处僻静的家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夫唱妇随,相依为命,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让人煞是羡慕。山中的日子清贫且又单调,好在老熊夫妻两人都勤劳憨实,守着有限的几亩山林,苦心经营,细细耕作,自产自销,自给自足,虽一年辛苦到头,但倒也有几分收成。
    在山上生活最大的不便是下趟山很不容易,徒步下山,从最近的百药塘路下去要两个多小时,上到公路后还要转两次车才能到家,坐车的话,则要从仰天坪先坐到牯岭,再转车下山,也相当麻烦。没有特殊情况,老熊夫妇俩很少下山,每次回家一趟,都会捎回一些生活用品,平常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如有不应景或是想吃荤菜打打牙祭的时候,老熊就会到仰天坪走一趟,那里的东西一应俱全,来回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方便得很。
    老熊一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豆叶坪居住,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上山准备采摘茶叶,一直要忙到农历的冬月,等收完树上的尖栗才能下山。这几年豆叶坪的山货开始走俏,价格一再看涨,所以老熊夫妇俩呆在山上的日子更加长了。豆叶坪有四大支柱产业,分别是茶叶、土豆、干竹笋和尖栗,前两种要靠人工种植和管理,干竹笋和尖栗则都是纯天然的,味美价高,除了茶叶,后三种山货都不愁销路。年成好的话,豆叶坪的茶叶一年可以炒制千余斤成品,价格从每斤150元至1500元不等,制茶的成本也最高,忙不过来的时候要从山下请人上来帮忙,光人工工资就合一百多块钱一天。高山土豆和干竹笋的卖价也非常不错,每斤分别可以卖到30元和80元,遇上丰年,土豆有五六百斤的产量,干竹笋则最多也就能晒个百把斤左右,因为产量不高,所以物以稀为贵,尽管价格高得有些离谱,但仍供不应求,有价无市。相比之下,排在最末的尖栗算是副业了,一年能收个两三百斤就很不错,价格也最为低廉,每斤20元左右。
    和老熊拉起这些家常,一向有些沉默寡言的他便打开了话匣子,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说到得意处,歇下嘴,呷上一口烟,眯拢眼睛再深吸一口,然后缓缓吐出,那快活劲不亚于做了神仙一样。也是,老熊有理由为自己,也为他老婆感到自豪和欣慰,正是夫妇俩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坚守,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寂寞,才苦尽甘来,过上了今日殷实的生活。我和老熊相谈正欢之际,清川行云、山水梅花、猪八戒和小天他们已经把菜洗好,将厨房整理干净,有人在屋里吆喝了一声“缺个把火的喔”,我便打住了和老熊的唠嗑,自告奋勇地说“我来”。
    老熊家的厨房非常原始和简单,大锅大灶,看上去不够雅观,但很实用,在里面可以放开手脚干活,除了做饭用的柴灶,旁边还有一个烧水取暖用的火炉。烧的柴火是易燃的竹筒片和干燥的硬木柴,用松针引火,火很快便烧旺了。今天掌厨的先是山水梅花,没多久就被猪八戒取而代之,在家操劳惯了的小天则在一旁打下手,切菜装盘,传锅递碗,忙个不停。坐在灶前,望着灶里的熊熊火焰,我一时不由得想起了月涌大江流家的老屋炉火来。是啊,古话说得好,屋里不离人,灶里不离火,家里有人,才有生气,灶里有火,必然暖和,这火,暖身,更暖心。
    见灶里的火燃得正旺,一时半会不用问事,我便想到外面走走,趁着今天难得的闲暇,好细细打量和品味豆叶坪的原貌。于是又往灶里添了两块大一点的木柴,便走出了石屋,在豆叶坪的场上和茶园里四处逛游起来。
    不得不说豆叶坪真是一块神仙府地,这里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林深树茂,修竹耸翠,云雾缭绕炊烟袅袅,一条溪涧经年不息汩汩流淌,无车马之喧嚣,无闹市之嘈杂,宛如世外桃源般静谧和安逸。豆叶坪呈南北走势,是一个方圆也就几亩大的山坳,三面环山,石屋建在西北侧的最高处,石屋门前并不宽敞的场地上,耸峙着两株参天大树,一株是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另一株是稀松虬劲的庐山松,一左一右,遥相呼应。石屋的正下方不远处矗立着一块布满青苔的巨石,在空旷的场地中间显得格外打眼,巨石的四周长着几棵高大笔挺的冷杉,使得原本古朴的巨石又多了几份厚重感。再往下,是整片整片的茶园,经过多年的打理和修葺,一垄垄、一株株茶树,排列整齐,井然有序。石屋的后面和山坳的最下方各有一处毛竹林,毛竹密密匝匝,一根紧挨着一根,竹杪都伸得很长,风吹过处,竹枝乱颤,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豆叶坪一带的树较其他地方都要高大、挺拔,像是人工栽种的,已经有些年头了。这些成片的树林将豆叶坪遮掩得严严实实,形成了一个天然避风的港湾,置身山坳之中,让人感到无比的澄净、祥和。站在山坳的一角,打量豆叶坪的全貌,每一垄地,每一道坎,每一株树,每一块石,摆布得都是那么的紧凑和讲究,浑然天成,而又恰到好处,你会轻轻巧巧、不由自主地就被它独有的风水和强大的气场所感染、所折服。在感叹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同时,也不由得深深敬佩豆叶坪的发现者独具慧眼、匠心独运,选择这样一块净土开荒垦地,繁衍生息,福泽后代,把豆叶坪打造成一处窃以为放眼整个庐山都无能出其右的世外桃源。
    我一会儿跑进厨房,给灶里添几块干柴,并和一直坚守在灶台前的八戒、梅花、小天几人说着玩笑话;一会儿又跑到屋外的场坪上四下游走,随处张望,想要将豆叶坪打量得仔细再仔细些,又或是干脆站在某个地方一动不动发起呆来,安静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在我几进几出石屋后,可口的饭菜终于烧好了,或许是肚子里早已饥肠辘辘的缘故,没人招呼,屋外闲聊的、干点私活的驴友们闻着诱人的香味都陆续涌进并不宽敞的石屋正厅。大家迅速收拾好桌椅碗筷后,便有人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将大厨们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一一端上老熊家的四方木桌。今天的主菜着实丰富,大盘大碗,盆盆钵钵,堆了满满一桌,烧的、炒的、炸的,荤素搭配,品种齐全,光是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一向喜欢凑热闹的清川行云特意从家里带了一瓶自己浸制多年的糯米酒给大家助兴,把驴友们本已高亢的情绪再次推向高潮。能喝点的驴友都不扭捏,根据各自的酒量,深浅不一地主动筛上酒,不能喝的舀点米汤,以汤代酒,也没人勉强。随着驴头宏其的一声令下,大家举杯相庆,尽情地品尝着这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
    不爱喝白酒的我也尝了一小口,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未饮酒,我已先醉了。


http://s14/middle/64e8d41bgc47d39690c5d&690

http://s6/middle/64e8d41bg7a0c85bea135&690

http://s10/middle/64e8d41bgc47d3990b589&690

豆叶坪
            清/陈大章

朝望汉阳云,暮植香山杖。
长风如奔湍,千林共一响。
前登见石坪,有庵大如掌。
孤松翼岭深,残霞延月上。
黄精具嘉蔬, 叶罗新饷。
已作山中人,惯受伊蒲享。
悟彼服食者,虚结烟岚想。

http://s5/middle/64e8d41bgc47d3938db54&690

本帖最后由 驰茵 于 2012-6-23 20:09 编辑

只要有宏其在,驴行就有主心骨!与宏其做队友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尽管他身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和瑕疵,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他的尊重和爱戴。十年如一日,身边的队友换了一波又一拨,他仍在执着地、坚定地将自己的驴行轨迹不断向前延伸,让后来者望而生畏,望尘莫及。他对驴行的热爱和执着,值得我们每个驴子学习和尊敬!
喜欢一个人,就要包容他的一切。心底里我常对自己如是说。

宏其
http://s1/middle/64e8d41bgc47d39c23ca0&690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因了我的缘故,他的网名远不如表叔这个昵称响亮。
他是一位敬业的医生,他是一位睿智的长者,他是一头狂热的驴子。三重身份,三种形象,在他身上完美地糅合到一起, 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开明、爽朗、富有活力,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众表叔”。

万山红

http://s5/middle/64e8d41bgc47d3aaea854&690

行走在户外,他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绝佳搭档。实力超群、意志坚定、顾全大局、执行力强……他的优点多得数不胜数,而最让我打心眼里服气的是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将自己收拾得倍干净、倍精神。
在他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驴子才称得上简单、纯粹。他对户外的这份忠诚,让身边所有的驴友为之倾倒。作驴友,作朋友,他永远值得信赖。
清川行云

http://s11/middle/64e8d41bgc47d3aa3fc5a&690

老成稳重,心细过人,略显忧伤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滚烫的心。不张扬、不做作,不随意附和别人的观点。对生活,对驴行,他有着深刻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强的解读能力。
憨憨地嘿嘿一笑是他标志性的特征,加上驴行途中常扮演怜香惜玉、英雄救美的壮举,让他赢得了无数母驴的芳心,人气飙升,行情看涨。但他还是原来的他,永远不会迷失自己。
猪八戒

http://s16/middle/64e8d41bgc47d39f2669f&690

他从不避讳自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他总是将自己的身段放到最低,他身上透射着与生俱来的谦和与质朴。黝黑的脸庞,使他看上去有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沧桑和练达。
他的眼里没有强驴、弱驴之分,他常说,都是驴友,走到一起就是缘分。他心胸开阔,乐观淡定,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行事。
青崖白鹿

http://s7/middle/64e8d41bgc47d3a414476&690

他是一头初涉户外的新驴,为数不多的驴行经历,让他感受到了户外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使他在驴行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加从容不迫。
因为一些原因,或许他不能长期跟上大家的脚步,尽管荣辱得失于他而言,早已是过眼烟云,但我相信,在他的内心,一定会给户外,给曾经同行过的驴友保留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东篱客

http://s1/middle/64e8d41bgc47d3af3ef00&690

尽管外表很娇小,但内心很强大,丰富的驴行经历,让人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十年来,她始终陪伴着驴头从风雨中一路走来,她是最坚定的追随者,又是最得力的助手,她是户外当之无愧的大姐大,她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驴子的榜样和标准。
低调内敛,豁达温和,凡事都为他人考虑,心中永远装着大家。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将梅花沁人心脾的芳香在山水间永远传播。

山水梅花

http://s8/middle/64e8d41bgc47d39cd5f57&690

她总是将最美丽的笑容展示给大家,而将孤独的背影留给自己。她自立自强,乐观向上,因为在户外能够得到大家的照顾,所以她更喜欢和驴友在一起,简单,快乐。
生活和驴行中,她一直都在努力,努力感恩,努力回报大家。因为努力,因为付出,她得到了比别人更多的回报,她很知足,因为她终于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小天

http://s7/middle/64e8d41bg7a0c85cdd726&690

她是户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是驴行中的多面手。她诚实善良,勤劳能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具备一个驴子最基本的品质——吃苦耐劳,坚韧不拔。
出众的身体条件,让她能够轻松适应各种驴行线路,良好的心理素质,助她从容应对驴行中的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障碍。她的人生注定因驴行而更加绚丽多彩。
叶子

http://s4/middle/64e8d41bgc47d3ad0d5e3&690

不要被她成天嘻嘻哈哈,口无遮拦的假象迷惑,其实她有一颗细腻、柔软的心。她率性纯真,活泼大气,能够很好地处理驴行和家庭的关系。
当初抱着锻炼身体的初衷进入户外,经过不断的历练和打磨,她已经日臻成熟,也收获了比常人更多的财富。在一次次克服恐高症等障碍后,她将自己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团团

http://s2/middle/64e8d41bgc47d3a29df61&690

一次次跋涉,一次次求索,在驴行中感悟,在感悟中驴行。驴行中的不断成长,使他的心态变得愈加平和、平静,不需要证明什么,不刻意强求结果,成败得失都能泰然处之。
“只要足够纯粹,你就是经典”,让他摒弃了以前常伴随、掣肘自己的患得患失心理;“生活不是每一天都美好,而是每一天都有它的美好之处”,让他懂得了人生的真正意义,知道怎样更好地去享受生活,享受驴行。
驰茵


http://s1/middle/64e8d41bgc47d3a56b31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