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位”就意味着有权,有钱.有女人......
(2012-04-22 20:26:02)
标签:
杂谈 |
“官位”就意味着有权,有钱.有女人......
民间有谚,“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然而按照有买方必有卖方、有市场必有供给的逻辑推理,无论“买官”聪颖还是愚笨,潜伏还是落马,都让我们看清了人们以“当官”为荣的本质。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发生了诸如陕西卖官书记张改萍五年时间批发官帽27顶,绥化市委书记马德案涉及到206人,山西省长治县原县委书记王虎林在离任前432顶官帽大批发等等诸多龌龊的事件。
事实证明,大多的跑官、买官者都是另有所图的。在他们的眼里,“官位”就意味着权力,权力就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资源就意味着更多的金钱。他们所奉行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理念,目的就是要为了个人、家庭、小集团的利益,以权谋私,千方百计捞取各种好处。所以,他们一旦买官成功,就会培植亲信,形成自己的派系,开始进行腐败活动甚至从更多的“买官”者哪里榨取更多的钱财。
什么原因导致跑官、买官、卖官现象的屡屡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更是难以一言蔽之的。简而言之,大抵如下:一是“一把手”权力不受制约,构成制度上的一个缺陷。山西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在主政短短的8个月期间,29次收受贿赂,案发后他和妻子曾多次感慨万端地说,“当书记与当县长就是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是作为“一把手”的县委书记拥有了官帽的“总批发”权,拥有作为“二把手”的县长不能企及的“一锤定音”话语权。二是政务神秘,公开化透明度不够。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增强政务党务透明度,但在有的地区、部门或单位仍多是处于半明半暗状态,甚至是暗箱操作,从而演绎了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三是查办不力、监督惩处体制存在一定弊端。这么多年来,买官卖官分子“前腐后继”、“不怕牺牲”,与监督不严、查办不力、监督惩处体制存在一定弊端密切相关。不是他们隐藏得深,其实群众早就知道,早就有人举报,只是知道的人不能去选举,选举的人又不知道。四是因为思想变质、官德官风败坏。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把手中的权力当成了为个人牟利的工具,在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官位明码标价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趋之若鹜。
买官卖官者之所以“前腐后继”,屡禁不绝,是“权力崇拜”的观念所致,也与监督不严、查办不力密切相关。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要削减并规范官员的权力,使官员权力“有限”、“有度”、“有责” ,使官员职位除了合理合法的薪金收入、公务消费和职务待遇之外,再也不能得到其他的好处;更要加大对买官者和卖官者的惩治力度,切实做到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