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本地传说:厦门多亏了鼓浪屿上那尊郑成功塑像。有郑成功守护,他一手按剑,一手往上挥,把台风都赶到其他地方去了。自从塑像被立起来后,台风就极少正面袭击厦门,每次预报台风正面登陆,结果都只会擦边而过。
厦门建国以来经历两次大台风——1949年及1999年。
1999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传闻是郑成功去了台湾,而约3周后14号台风于10月9号登陆了厦门。
1985年8月27日,民族英雄郑成功大型塑像在鼓浪屿复鼎岩落成(由23层泉州白花岗岩精雕砌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时宜女士所创作)该塑像高15.7米,重1617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郑成功塑像镇住台风、台风见了厦门绕道走的说法不胫而走……近年来,厦门坊间对郑成功镇台风之说越传越广。绝大多数厦门人对此津津乐道,而且“坚信不疑”。

对1999年10月9日的第十四号强台风正面袭击厦门,人们仍有解释的理由:“那个时候碰巧郑成功到台湾巡查去了……”市民甚至宁可坚信,即使是郑成功赴台湾巡查,但余威犹在,当年的百家村一带,人们亲眼看到174医院新建大楼的塔吊被风吹得像脱了链条的钟摆一样,一会儿旋到左边,一会儿转到右边,台风一直在厦门周边徘徊,就是进不来!”
更有市民拿出了详细的历史资料,言之凿凿:“事实上,那次台风中心在厦门上空停留时间达五六个小时!后来,发现郑成功真的不在,就上来了。”
郑成功大型塑像落成之前的厦门和台风的纠缠


1985年
郑成功大型塑像之后呢


2016年9月12日20时30分,福建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台风“莫兰蒂”中心位于北纬18.9度,东经128.2度,位于台湾花莲东南方8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近中心最大风力17级(62米/秒,超强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91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50-300公里,10级风圈半径100-120公里,12级风圈半径60公里。

“莫兰蒂”一语在闽南话里是“家里没有人”意思。厦门人解释这次台风入侵的理由是因为风名“莫兰蒂”——说这次台风“偷袭厦门”是因为这个名字透露了“郑爷不在家”的信息。
据气象部门消息,“莫兰蒂”是2016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最强台风。9月15日2时左右,厦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所在的9层高水利大厦开始在狂风暴雨中轻微摇晃;凌晨3时,大楼的走廊里不断传来“乒乒乓乓”的玻璃破碎声。随后的狂风暴雨持续了近两小时,造成市区大面积停水、停电。
15日6时多,风雨渐小。厦门莲岳路短短的一公里的路面上,一片狼藉:两层楼高的大树横七竖八地倒伏在路面上;钢管质路灯杆也被大风吹倒,和倒伏的大树交织在一起。许多准备穿行的汽车因大树挡道,掉头而回;国家电网厦门供电公司说,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厦门,电网遭到重创,已造成大量变电站停运,全市大面积停电,尤其是岛外地区更加严重。
厦门一直以丰富的绿植闻名。“这次台风给厦门园林绿化造成毁灭性影响和打击”厦门市政园林局副局长王伟军说。据9月17日园林方的初步统计,厦门城市绿地受损面积达90%以上,有60多万株树木受损,其中受损比较严重的有40多万株,包括部分种植了二、三十年的景观树以及一些古树。为尽快清理被台风破坏损毁园林树木,帮助厦门旅游产业尽快恢复正常,9月17日20时许,接上级命令,武警交通三总队八支队紧急出动第一梯队200名官兵、机械设备35台(套),连夜驰援厦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