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故事  谁被忽悠了?

(2015-08-26 09:44:13)
标签:

砖家

国家队

养老金

概念股

个股

分类: 七嘴八舌
    8月24日早上,开盘才30分钟,A股再次惊爆了广大股民的眼球——股指暴跌逾8%,午间开盘时,已经有超过2000股跌停了。散户们心里都在滴血吧。其实,这轮暴跌并不奇怪。散户也许只有学会逆向思维,才有可能知道股市暴跌的真相。
股市故事 <wbr> <wbr>谁被忽悠了?
万亿养老金入市长期利好?
    这周末,这条消息对于广大股民来说,一定是重大利好的。一般人正常思维是:养老金入市了!万亿资金买入,就能够拉动新一轮牛市?!
    养老金入市,当然是为了养老金能够增值。要增值,当然是点位低的时候入市好,A股暴跌之后再买入岂不更好?你不能指望着国家拿养老金来托市!因为那是全国十几亿人的养老金。入市能够增值还好,要是跌惨了,全国人民的养老该如何保障?A股有多少股票的股价是虚高的,养老金当然是不会买入那些妖股的。
 
牛市还在继续,直冲12000点?
    不久前还有砖家是持这个观点的。相信经历了这几次暴跌,砖家也不敢瞎扯淡了。
    7月27日沪指暴跌8.48%,8月24日沪指暴跌8.50%。谁还会相信A股能直冲12000点?经常看新闻的人,一定会看到砖家分析的各种利好消息,可是不要忘了,上次发生股灾的时候,各种利好消息接踵而至,可是A股还是想吃了泻药一样狂泻不止。
    原来,砖家说什么是没用的,主要还得看大势所趋。甚至有人总结了一些规律:砖家说好的时候,你就赶快撤吧;如果砖家表示担忧,你就赶快加仓。那怎么逆向思维呢?有人把中国股市比作赌场,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A股从不到两千点,被拉高到了五千多点,市值增加了那么多,钱从哪里来?大家无非在投机博傻罢了,看一下最后谁被套,谁接手了那个烫手山芋。而赚到钱就是那些低卖高抛的人,人家都赚到钱跑了。
    据中国清算部门数据,持股超过1千万元的账户在7月减少了28%,而少于10万元的账户则增长了8%。尽管减少的数字可以部分归结于股价的下跌,但里昂证券公司认为,中国富人已经利用国家队救市的时机提现了。所以,股市暴跌并不奇怪。有句话说: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疯牛走了,亏的还是跟风入市的散户。
 
国家队救市效果如何?
    可以说国家队就是还是很积极的。在上一轮股灾当中,重拳连连。不停滴发布利好消息:什么暂停iPO,什么券商1200亿买ETF……可是都无济于事。最后公安副部长亲自带队到证监会,同证监会排查近期恶意卖空行为,A股才触底反弹。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出精彩的救市大戏!可是仔细一想,不对啊。犯罪分子又不在证监会,带那么多人过去干嘛?公安部副部长这次行动也十分高调,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部长啊,这样吓人是不好的!就算吓不到人,吓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啊。
    市场信心是牛市的基础,中国A股很多散户都是跟风入市的,股灾一来,纷纷割肉,股灾就愈演愈烈了。为了重振股民信心,公安部可谓是用心良苦啊。最后,也确实是有了效果,触底反弹了。
 
国家队撤退会怎么样?
    上轮股灾中,国家队组织了大批资金救市,效果还是有的。先拉大盘后拉个股,股指最后是稳住了。国家队的资金会长期持有吗?怎么可能!国家队肯定不会是烫手山芋的接手人。但是为了不让撤退对股市造成大影响,国家对应该会选择缓和渐进的方式撤退的。假想一下,国家队撤退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其实,7月20号中午的时候,就出现了一则国家队撤退的“谣言”。谣言一现,股指马上跳水。证监会马上辟谣,股指立马就翻红。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国家队撤退的后果。
 
恶意做空的怎么还没被抓?
    问到这个问题,只能说明你是不适合炒股的。
    财经评论里总是说,空头有多么多么猖狂。其实,最大的空头还是市场信心的崩溃吧。看一则笑话醒醒脑吧!
    逻辑老师:上课了,今天讲宇宙逻辑学。可以做空,但不能恶意做空;可以维权,但不能恶意维权;可以上访,但不能恶意上访;可以辩护,但不能恶意辩护……”
    学生:“那恶意不恶意谁说了算呢?”
    逻辑老师:“你这是恶意提问!”
    股票的买卖,是正常的自由市场行为,哪来那么多的恶意与善意?那些妖股被“恶意”做多的时候,干嘛不去查一查?而且,目前的法律法规里,也没有“恶意做空”这一项罪名的。
    果然,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别人都在演戏,你却当真了!所以说,炒股还是要有自己的头脑,学会逆向思维,不能跟着新闻走,不能盲目听砖家之言,否则,天真的还是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