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MSCI”行进在路上

(2015-06-10 08:48:00)
标签:

股票

新兴市场指数

基准

指数

财经

分类: 国计民生

    2013年6月中国经济网曾经报道,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开始评估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如果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A股纳入,将会促使国际投资者更多地关注中国股票市场。”

  自2012年6月开始,中国大跨步开放了大陆市场。监管层提高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额度,放宽了QFII的申请门槛,也加快了QFII的审批速度。中国还取消了一些对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的限制。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在2013年6月11日发布的年度市场分类评估报告中提到,资本流动、配额分配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不透明会阻碍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2013年年度市场分类评估报告说“评估纳入A股主要是基于中国在改革监管以及开放市场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积极举措。”

    时至今日,彭博社报道:MSCI明晟公司经过历时一年的评估与投资者咨询后仍决定暂时不将中国A股纳入其基准指数,称还有一些与市场准入相关的“重要遗留”问题尚待解决。MSCI明晟公司当地时间6月9日在日内瓦公布2015年全球市场分类评审结果,称中国A股处在纳入其全球基准指数的轨道上。

MSCI发布的新闻稿:正与中国证监会合作解决遗留问题

股市:“MSCI”行进在路上

    与以往不同的是,MSCI明晟公司在声明中明确宣布,将和中国证监会组建工作组帮助处理阻碍A股纳入的遗留问题。MSCI明晟公司说:“我们很荣幸,因为中国证监会认识到了MSCI在满足国际投资者要求方面的专业性。我们期待着与证监会进行富有成果的合作,促成中国A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及其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在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中国被纳入MSCI指数是板上钉的时候,MSCI给了看好中国股市的投资者以当头一击。

    最新发布的新闻稿表明,目前还有一些遗留问题,暂未被纳入MSCI基准指数和新兴指数。或许这正代表了国际投资者的看法:中国股市涨势虽好,但离真正的国际化还有很长路要走。

  MSCI明晟公司当地时间6月9日在日内瓦公布2015年全球市场分类评审结果,称中国A股处在纳入其全球基准指数的轨道上。MSCI明晟公司经过历时一年的评估与投资者咨询后仍决定暂时不将中国A股纳入其基准指数,称还有一些与市场准入相关的“重要遗留”问题尚待解决。

    交通银行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在结果宣布前指出,市场普遍预计此次MSCI明晟公司不会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但任何不同于以往的表态都可能构成利好。他认为,若MSCI明晟公司宣布过渡指数、比每年一次更为频繁的评估或部分纳入A股,都会是利好因素。

  MSCI明晟公司称,中国A股仍将进入其2016年的年度评估,但同时强调,一旦其指出的问题解决,就可能随时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而宣布的时间可能不在常规的年度评估时间范围内。

 

故事:股市操作最高境界——一买就涨

    任何大牛股都会有将涨未涨的启动“临界点”,就像烧开水一样,烧开之前,总会有一些征兆,比如先冒气什么的。尽管抓住临界点有很大的难度,但既然临界点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就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落实到具体的看盘和分析技巧上,捕捉将涨未涨的启动临界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底部形态是判断是否有新资金介入的重要依据。

  股价一路跌,资金不断流出,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止跌并构筑底部形态呢?只有新资金进来了,才能止住股价的跌势。从理论上讲,新资金进场一定会留下进场的痕迹,而这种痕迹也会对股价的走势产生重大“扰动”。这种扰动最为典型的情况就是出现底部形态。

  2.温和而有序地放量是资金有规模和持续介入的象征。

  即便有新资金进来,这种资金是否能够结束股价的跌势,并带来一段持续的涨势,这种资金是否有足够的实力,而且一路坚定地进场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除了找到新资金进场的“痕迹”之外,还要判断这种资金的实力大小及操作方向。资金的实力,主要通过价量关系的变化来把握。出现底部形态 后,再配合出现完美的成交量上行曲线,“一买就涨”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3.判断资金介入属于主动还是被动性质,主要看单根K线的形态。

  一般来说,在出现底部形态而且有成交量配合的条件下,资金什么时候发动总攻,通常会有一个试探性的进攻过程,也就是大家说的“试盘”过程。这种试盘会在日K线上留下痕迹。比如,当天的上影线较长,或者日K线形成了小阴小阳的十字星状态。尤其是底部形成以后的上影线试探,这常常是非常明显的试盘信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