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奢”到什么程度

(2011-05-09 18:09: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存档☆

蝉联法国“购物王” 奢侈品人均单次消费超过美国

        这是一家外国退税公司的调查结论,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免税商品(即奢侈品)总量猛增60%,达到6.5亿欧元,合60多亿人民币。比第二名的俄罗斯游客所消费的2.2亿欧元,多了将近3倍。当之无愧的继2009年后,再次成为法国“购物王”。

        除去总量上的巨大优势以外,最让人惊讶的,还在于中国富人们在单次消费中也表现出了压倒美国、日本等老牌发达国家的强劲势头,平均购买金额(即同一天在同一家商店的消费金额)达1300欧元,而2005年这个数字仅为650欧元。1300欧元,压倒了俄罗斯人的人均1000欧,美国游客的880欧,日本游客的850欧,以及巴西游客的650欧,仅次于石油国家沙特、科威特、尼日利亚,人均单次消费金额位居世界第四。

  据法新社报道,从旅游退税专业服务公司全球蓝联(GLOBAL BLUE)的合作商店那里收集到的信息显示,中国游客的平均购买金额(即同一天在同一家商店的消费金额)达1300欧元,而2005年是650欧元。

  他们共计消费了6.5亿欧元,从2009年开始超过俄罗斯人。俄罗斯游客2010年的免税商品总消费额是2.2亿欧元。中国游客消费量占欧盟外游客免税商品总交易量的16%。

  2010年外国游客免税商品总交易量增加了28%,共发生1500万次交易行为。

  俄罗斯人受到2009年全球危机的冲击之后,重新出现在法国的免税商品市场,总交易量增加34%,超过日本游客(+4%)。

  美国游客的交易量也出现回升,尽管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欧元疲软,但是免税商品的交易量却增加了17%。

  巴西可能会很快超过美国,至少蓝联公司认为他们的交易量会超过美国。巴西游客去年的免税商品交易量增加了58%。

  2010年总体免税商店的平均交易量增加6%,达930欧元,交易量最高的达喀尔游客,为1900欧元。

  除了中国游客平均交易量达到1300欧元之外,俄罗斯人达到人均1000欧元,美国游客人均880欧元,日本游客人均850欧元,巴西游客人均650欧元。

  中国和日本除外的亚洲地区游客的平均交易量接近1100欧元,超过中东地区的游客,后者自2008年以来不断减少。

  法国蓝联公司总经理诺瓦亚尔指出,法国特别是巴黎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免税商品采购量,而且越来越成为全世界游客的血拼(SHOPPING)地。

  法国一般超过意大利、英国或者德国成为外国人采购首选地,除了意大利是美国人的购物首选。中国和巴西游客在国外采购有三分之一选在法国,诺瓦亚尔总经理认为日后将由巴西游客带动免税商品的购买量。

  奢侈品企业从中获益匪浅,特别是路易威登、纪梵希、迪奥、圣罗兰、巴伦夏加和香奈尔,因为中国、南韩和日本游客非常热衷这些品牌。

  2011年法国免税商品的销量将持续上升,预计销量增加28%,交易量增加25%,平均交易量增加2%。

  日本的核事故刚刚开始对日本游客免税商品的消费量产生影响。日本游客国外购货有37%选在法国消费,从上周开始的消费量开始低于2010年同期。

  蓝联公司认为要等到5、6和9月份传统的购买旺季,才能够充分看出核事故对日本游客免税商品购买量的冲击程度。

超越日本,成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据贝恩资本与意大利奢侈品生产者协会的联合报告显示,若将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购买力计算在内,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比起2009年,2010年中国内地的奢侈品销售增长了30%,而且今年还将增长25%,达到115亿欧元,这还不包括中国消费者在海外购买的部分。在中国富人们的带领刺激下,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总额将再创新高。

上海富豪香港豪购100万被跟踪拍摄不露怯 豪言“喜欢什么买什么!”

        最近还有一个被广泛关注的个例。一位在上海金融界供职的鲍先生,一家人五一期间去香港“血拼”,在2天内花费100万元人民币购买奢侈品,包括LV、Chanel、Gucci、Omega等众多手袋、名表和珠宝等,两天在购物上的开销总额高达100万元人民币。面对媒体跟踪鲍先生丝毫不怯,豪言“100万没什么,喜欢什么便买什么!”。比起以往遮遮掩掩的内地富豪,如今的富豪们心态上显得更为开放自然。


鲍先生的儿子及其女友新买的手表

  据《新闻晨报》报道,“五一”期间,由上海赴港自由行的鲍先生一家人,在2天内花费100万元人民币购买奢侈品,还豪言“100万没什么,喜欢什么便买什么!”日前香港媒体全程跟踪报道了这个上海家庭在香港“血拼”的过程。

赴香港置办结婚用品

  身着白色衬衫、米色长裤的鲍先生戴副眼镜,出手豪阔,全程充当太太、儿子和未来儿媳妇的“提款机”。而鲍太太则身着Burberry品牌T恤,肩背同品牌的手袋,仍不停扫货。准儿媳则背着Gucci手袋,手中还提着Chanel购物袋。

  鲍先生透露,自己在“金融界”供职,一家人此次赴港购物的主要原因是儿子刚大学毕业,准备今年10月与女友结婚。正是因为有置办结婚用品的因素在内,所以购物时都是挑好的买。一家人特意住在九龙酒店,因为这里距离几大购物中心和维多利亚港都很近,2天内一行人频繁在尖沙咀和中环的高档商场内“血拼”,购买了众多奢侈品,包括LV、Chanel、Gucci、Omega等众多手袋、名表和珠宝等,两天在购物上的开销总额高达100万元人民币。

称8900元手袋“不贵”

  鲍先生一家在LV就花掉了10万元。爱买手袋的鲍太太在位于广东道的LV店内待了3个多小时,花费约10万元,买了三个包包,其中还包括一个大旅行箱。

  “很划算!”对于这样的开销,鲍先生表示,因为考虑到会大手笔购物,所以特地买了旅行箱来放“战利品”。扫完LV之后,鲍太太又在Gucci为准儿媳选了一款杏色的Monogram手袋,价值8900元。“这个才几千块,不贵!”“血拼”首日,鲍先生一家就花了四五十万元,但鲍先生显然有所保留,他对着电视镜头表示:“说得太多不安全呀!”

  “血拼”第二天,鲍先生一家转战中环购买名表、钻饰。“我本来想买江诗丹顿手表,可惜没货。”在皇后大道中的Omega店内,鲍先生购买了一对共值9万元的情侣钻表,作为送给儿子和准儿媳的结婚礼物,自己则选了一块14万元的钻石表。“这个还好吧,但不是最好的。”随后,鲍先生还为他太太和准媳妇一人购买了一条Tiffany&Co.的钻石项链,共花费15万元。

除了游迪士尼 一直在购物

  “不观光了,有什么好看的!”鲍先生一家此次的行程一共两天,除了半天的迪士尼乐园之外,几乎没有安排任何景点观光,全部时间都贡献给了“血拼”。对此,鲍先生解释说,“香港有什么好看,上海风景最美呀!”但鲍先生的儿子和女友还是在购物之余,花了一个上午到迪士尼乐园游玩。两人还表示,等上海将来也有迪士尼乐园时,这半天的行程也可以省略了。

  就连香港的美食,鲍先生一家也没有好好品尝。当记者询问他有没有在香港品尝鲍鱼时,鲍先生明确表示,鲍鱼常常在上海吃,因此不会在香港吃。“吃饭太花时间,随便吃就好。”两天内,鲍先生一家的饮食都在平民化的街头茶餐厅解决,最喜欢的香港美食则是港式奶茶。

鲍先生一家香港购物清单

  Ermenegildo Zegna西装 2万多元;LV手袋 约10万元;Gucci手袋 数万元;Omega手表 23万元;Tiffany&Co. 15万元;Chanel手袋 约1万元;Loewe手袋 约1万元;Burberry围巾 约8000元;其他珠宝首饰 40万-50万元……

外国人纷纷表示中国人很富很豪奢

        随着中国人“富”名在外,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地讨论中国人有多么富有,以致于有媒体过于夸大中国的购买力。英国《每日邮报》就在一篇报道中,提到中国人平均每个月要花10亿英镑在英国购物,这相当于说中国人平均每天要在英国留下3亿人民币,这种程度的资金流失未免令人咂舌。经过求证后,这个数字被认为不靠谱,但外国人对中国富豪愿意扔钱的印象,可见一斑。

        结合以往中国人全球追逐宾利、劳斯莱斯,花大笔钱购买古董,以及胡润富豪榜门槛越来越高,估算中国身价千万富翁已达96万人等等的报道,中国人确实是这么有钱。毫无疑问,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上,现在是中国富豪的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