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士康12连跳-大棒和面包难解员工自杀魔咒

(2010-05-27 11:26: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存档☆
富士康12连跳:大棒和面包难解员工自杀魔咒作者: 浴火凤凰
  5月26日晚11点,富士康发生第12起员工堕楼身亡事件。“第十二跳”悲剧发生之后,将富士康跳楼事件彻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而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富士康管理层所面临的舆论攻势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谴责之声不绝于耳。在互联网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被富士康跳楼事件占据着重要版面,透过富士康“十一连跳”,富士康企业的管理体系和制度需要反思的是什么?而广大网友需要反思的又是什么?               5月25日,郭台铭在台湾表示“将于晚间赶赴深圳了解情况”。5月25日下午,富士康又有惊人举动,富士康内部与员工签署了一份“不自杀协议书”,信中要求,员工承诺绝不以极端方式伤害自己和他人,如果员工发生自杀自残现象,员工及员工家属不得要求公司支付法律范围外的赔偿,并且不能使用过激行为影响公司生产秩序。
             
  面对频繁发生的跳楼事件,富士康管理层企图以一纸协议对员工跳楼起到警戒作用,在签订“不自杀协议”的同时,还设立员工关爱中心,可谓刚柔并济,“大棒”和“面包”兼而有之。但是,富士康不得不反思的一个问题是:员工若真要自杀,岂能被一纸协议给约束住?生命都已置之度外,难道会在临死前念念不忘那一纸协议?富士康的做法无疑贯彻了外界所一贯认定的“简单粗暴”。                
  在此之前,富士康被各大媒体和社会各界批为血汗工厂,缺乏人文关怀,而最近在网络广泛流传的一个帖子,更是让人震惊。帖子上这样写道:“今天您心情郁闷么?不想活了么?对生活失去兴趣了么?富士康给您提供完美的跳楼场所,以及全方位的跳楼理由,加上浓郁的跳楼气氛,您还在犹豫什么,马上拨打电话,加入富士康吧!”更有“大家跳才是真的跳”、“今年过年不跳楼,跳楼就到富士康 ”、“自从进了富士康,腰不酸腿不疼了,一口气上到10楼往下跳,不费劲。”等各类调侃语录。这个帖子是在调侃富士康企业,还是跳楼者?也许兼而有之,还有更多的网友在为第十二跳倒计时。网友的置身事外围观调侃的心态更显网络社会的集体冷漠和娱乐至死,人文关怀成了一种奢侈。               
  然而,在5月25日,香港的职工盟和大学师生组织抗议富士康,呼吁抵制iPhone(富士康也为苹果公司生产iPhone),同时高举“自杀非偶然,管理要改善”,“无良富士康,工人心慌慌”等标语牌抗议。可以看出的是,这些标语与上述调侃语录却形成鲜明的对比。              
  针对富士康“不自杀协议”和愈演愈烈的“娱乐至死”的精神,许多互联网资深评论人士都认为,科技要以人为本,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富士康欠缺以人为本的意识,其“不自杀协议”和员工关爱中心形式大于实质,对于员工的心理改善并不会产生多大的作用。而网友的调侃是网络本身衍生出来的浮躁和病态的负面效应,理性的言论和严肃的探讨在网络中往往会在网民浮躁空虚的心理主导下处于广场边缘。   富士康跳楼事件的频繁上演凸显出其企业文化的弊端,业界人士指出,富士康把人当机器,把劳动力物化为机器和企业追求效率的工具,忽视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员工承受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从而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同理,企业文化对外则应体现为以客户为本,尤其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小企业建站承受着网站现场拍照备案和域名注册实名制审查的双重压力,而在近期,中国诺网不失时机地推出美国服务器价格不变、配置翻倍就是一种以客户为本的企业文化的体现。              
  因而,富士康残酷的企业文化在近期严重损害了其品牌形象,近期富士康国际(02038,HK)大跌9.69%,在蓝筹股中跌幅居首。股指下跌也是品牌形象受损的一个侧面反映,如果不及时完善,恐怕富士康的“大棒”加“面包”,也难阻又一次从高空坠落的年轻生命。


  同时又据媒体报道,富士康拟建立员工关爱中心。一连几天,富士康员工被分批叫到会议室进行谈心交流。“上级询问我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都可以提出来,不要憋在心里。”有员工说,对比公司冷漠、粗暴的管理模式,现在的关心简直令人受宠若惊。此外,据富士康内部员工透露,对于公司近日要求员工签订“不自杀协议”一事,部分员工明确表示拒签。

  当郭台铭鞠躬道歉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富士康再次让人看到生命的陨落。12跳的背后究竟有多少的纠结在其中?死亡魔咒接连出现,郭台铭已经显得无所适从了。期间不可避免的会有社会、情感等问题,但如果把此都归结到这个范畴的话,也难以自圆其说。大企业成千上万,为何仅仅富士康遭受死亡魔咒的困扰?难道真的没有富士康自身的管理文化带来的恶果?

  富士康的“要求员工签署自杀免责声明”是一种怎样的企业免责管理文化?麻木注定了要受到谴责。当处处以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为筹划时,当生命得不到起码的尊重的时候,即使郭大老板再鞠躬道歉,又如何能够避免再一次的悲剧发生?12次奋然一跃,10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陨落。富士康应该承担什么?富士康又应该反思什么?管理真的无懈可击?难道真的是情感带来的一种无法预知的死亡矛盾?郭大老板可曾反思富士康的管理文化?

  郭大老板面对媒体的质疑,回应称“富士康绝对不是血汗工厂”。我们无法判定,据悉富士康在当地的待遇还算不错。但是我们也看到媒体的披露。“组装苹果iPad每台费用11.2美元,仅为成品售价的2.2%”一台iPad平板电脑最低售价499美元,而苹果支付给中国的代工费却仅为每台11.2美元。这个数字甚至不到欧美代工厂的五分之一。有媒体称,廉价的代工费用是导致富士康员工接连轻生的诱因。

  中国庞大的劳力成本注定了在这个市场获得高工资高待遇的几率很低,由于庞大的渴望就职,于是我们看到工人始终处于劳资双方的弱势地位。在很多时候,个体的劳工只能被动地接受企业所有的文化,包括一些并不合理的管理模式。

  当富士康出现10连跳的时候,郭大老板表示,“外界不了解真相,‘现在很多事都不能说,我们都默默在做。’”但很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富士康“默默地做”的后果是,又接连发生跳楼的案例,是谁在自扇嘴巴?还是员工就这样不给郭大老板面子?

  郭台铭称,富士康员工共80多万,再加全球的鸿海集团多达90多万人,员工的确很难管理。国内市场拥有几十万的企业并不仅仅富士康一家,为何接连的死亡魔咒发生在富士康?这其实更应该是引起郭大老板反思的地方。郭台铭表示,“我们有信心,很快就会把这些状况全部稳住。”可惜,生命还在继续陨落,富士康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服的信心。
  
  当富士康的“部分宿舍的楼顶也开始安装和加高防护栏等”,我们看到了这就是所谓的行动?难道富士康真的认为这是症结所在?难道真的没有在管理上的弊端?难道没有媒介披露的那些粗暴管理?

  当富士康“为了防范员工轻生,下达‘防自杀动员令’,要求全体员工签署同意书,内容提到绝不以极端方式伤害自己,并要求全员通报行为有异的同事,也会奖励举报者。”如果以为这种免责“动员令”能够遏制住什么的话,那么就不会有刚刚发生的第12跳了。富士康的管理文化的确需要好好地梳理了。据《香港明报》报道,有网民表示,李海在死前4天即在手机上预告自杀,自称“前几天被保安打,日子没发(法)过了,在(再)见了”。这难道真是空穴来风吗?

  看看富士康发生的12连跳,多数是男性,显然男性也是极易不服“管教”的,尤其是花样年华的年纪,也是很容易发生冲动的年龄,当没有一个好的引导的时候,当粗暴的管理文化出现的时候,或许就这样造成一个生命陨落了。而给我们,给社会,包括给富士康带来的反思又如何能够避免这种伤害的再次出现?富士康承受的生命之轻究竟什么时候可以回归正常?富士康的企业管理文化是不是真到了彻底颠覆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