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菜应该生吃还是熟吃?

(2010-05-20 23:44:0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健康☆

  时下最流行语言:蔬菜水果超过40度维生素就要分解,所以要生着吃才有用。这话对吗?

  我们知道:果蔬中的维生素C和一些B族维生素例如叶酸、B6、B12等都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说它们比较溶于水。据了解,果蔬中的几种不稳定的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K)在光照的条件下也极易损失。此外,酸碱度也会影响它们的稳定性。而某些金属,比如铁和钴,能导致维生素E和B12失去活性。

    从保留水溶性维生素的角度来说,短时间清洗比长时间浸泡容易保留其有效成分;餐桌上的菜蔬,“蒸”比“煮”能更好的保留其维生素(水煮的则比较容易使之失去活性)。严格说来,维生素“失去活性”不是“生”和“死”的状态,而是“损失”的多少问题。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各种维生素加热后的损失比例基本如下

    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熟后损失10%左右;维生素C损失约16%;维生素B1最不稳定,损失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在这个范围内。总体而言,把食物做熟,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

  不可否认的是“加热”对维生素还有很多的积极意义。有些食物中含有所谓的“反维生素物质”(它们能与维生素结合),而加热会破坏这些物质,从而增加维生素的吸收率。

    例如:β-胡萝卜素存在于多种蔬菜中,比如胡萝卜、菠菜、红薯、西兰花等等。到了人体内它能转化成维生素A,可以说是素食者获得维生素的主要途径。生蔬菜中的β-胡罗卜素的对人体来说,有效吸收率很低。而加热则可大幅增加它的吸收率。值得提醒大家的是,β-胡罗卜素在超高温、长时间加热的条件下,会从有生物活性的反式结构转化成没有活性的顺式结构。所以,有些蔬菜做成罐头之后的β-胡罗卜素的损失较大。

  首先,生吃蔬菜可能会导致致病细菌侵入人体——这是不争的事实;其次,相当一些蔬菜是需要通过加热破坏其内部的毒素的。所以我们很难确切的说某蔬菜应该生吃还是熟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