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老茶铁观音
陈年铁观音陈年铁观音是铁观音茶叶中的高级茶品,经烘焙冷却后密封,置于石木结构的特别仓窖中储藏,酷暑不热,严寒不冷,促进其后熟作用及一系列变化,“醇、滑、清、爽”沉淀着大量精华物,沉香凝韵,绵甜甘醇。企业参照其内含物变化的周期特点,分为五年、十年、十五年、十八年、二十八年等几个档次。以十年至二十八年为最佳。
陈年铁观音作用
陈年铁观音不仅具有青茶的作用,还有治感冒、治消化不良、降压降脂、防治糖尿病等效用,已有专家对此进行研究证实。在安溪民间,也流传着一个关于陈年铁观音的传说:清朝时,有个叫林福隆的员外肠胃不好,有一天肚子胀得很厉害,吃不下饭,到处找大夫看也没有用。家里人急忙到祖宅祈求神灵保佑,当天晚上,林员外做梦时得到仙人点化。第二天早上,按照梦里仙人的指点,家里人翻遍祖屋,在屋角找到色泽乌黑快要发霉的老茶,然后将其煮给林员外喝,结果,林员外肚子胀的毛病竟然好了。除了传说外,安溪民间的不少茶农每年都有存茶于陶罐的习俗,遇风寒冷热以陈茶当药。
是什么让陈茶成为茶界“新贵”呢?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专家分析认为,无论是已经成功进行市场运作的普洱茶,还是正在兴起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其市场前景与文化包装息息相关。从目前大多数陈茶采取的文化包装方式看,主要打功效与稀缺两大旗帜,普洱已经做得很成功,铁观音则刚刚起步。
从稀缺性来说,春草年年绿,新茶年年有,而陈茶属于历史遗留之物,数量有限,而且是越来越少。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讲,只要市场认可有需求,产品越稀缺就越珍贵,储存就有可能升值。十多年以前,空气更加洁净,土地很少受到农药化肥污染,那时产出的安溪铁观音比现在的有机生态茶更加符合自然原则。
CCTV-4[国际频道]:《天赐神树铁观音》
鉴别陈、新铁观音
陈年:
干茶色泽枯暗(随着年份的增加,色泽越发枯暗)。汤色深黄(随着年份的增加,色泽逐渐变化:深黄→褐色→红褐色)。味道温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平和)。干茶闻起微酸,有明显陈旧味。冲泡后则无酸微甜回甘。
新茶:
干茶色泽油滑;汤色金黄而亮;味道鲜爽、浓醇。干茶闻起清香,带有微弱花香。冲刨后香味更加浓郁。
鉴别茶叶有新招
鉴别茶叶品质优劣的方法不一而足,但最容易学,而且操作性最强的,莫过于掌握看、闻、品三个诀窍:
看——外形、色泽:从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炒青、烘青、蒸青为不同的绿茶炒制工艺)。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则质量不佳。
泡开之后,不同品种的茶叶具有不同的茶汤色泽。绿茶的汤色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则品质不佳。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若汤色黯淡,混浊不清,则不是好的红茶。乌龙茶应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闻——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有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则不是上等绿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即使是苦丁茶,闻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具有浓香。
品——开汤品评:茶叶本身的滋味有苦、涩、甜和酸等,但不同的茶,口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淡爽,但回味鲜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苦,但饮后口有回甘。
新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泡出的茶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
陈茶的外观色黄晦暗、无光泽,香气低沉,如用口对茶叶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泡出的茶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
功夫茶与斗茶
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并非指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及是一种冲泡的学问,品饮的境界。
好的功夫茶方法可以说是一种融精神、礼仪、冲泡技艺、饮茶艺术、评品茶质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功夫茶采用的茶叶是半发酵茶,称乌龙茶类。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铁观音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能冲泡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乎只觉其苦味,习惯后则会觉得其它茶不够滋味了。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褐红而浓艳,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特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斗茶
中外历史上有“斗鸡”、“斗牛”,可在中国古时还有“斗茶”之事。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唐叫“茗战”,宋称“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斗茶多为两人捉对“撕杀”,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一、汤色
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
二、汤花
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