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养生之道☆ |
立春过后,在生活习惯上,人们要逐渐晚睡早起。而且随着气温回升,立春后人们也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
要注意的是,这一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而且由于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此外,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食物等都要少吃。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什么食物护阳气?
五辛盘:据载六朝元旦吃五辛盘(五种辛荤蔬菜: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供人们在春日食用后发五脏之气。(现扬州人立春时也吃五辛:新葱、韭黄、蒜苗、萝卜、芫荽。)唐初饼与生菜以盘装之,称春盘,因与五辛盘有渊源,也叫辛盘。宋时改叫春饼,现也叫薄饼、荷叶饼、片儿饽饽等。
春卷: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宋代有一种“卷煎饼”,是春饼与春卷的过渡类型。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已经出现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到了清代已出现春卷的名称。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
推介:立春小吃
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民间在立春之时的饮食也很有讲究。北方人在立春之日喜食春饼、和菜,春饼讲究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民间更有吃萝卜之说,谓之“咬春”;中医认为,春季应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
吃萝卜解春困 增强生育机能
在许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立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萝卜,吃萝卜可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明人刘若愚《明宫史》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燕京岁时记》载: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却春困也。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
吃春饼 炒和菜 更护阳气
吃春饼的习俗已有很久的历史了。杜甫诗“春日春盘细生菜”,这里的春盘指的就是盘中盛装的春饼、和菜。明人刘若愚《明宫史》中也曾记载:立春之前一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
烙春饼
春饼的做法是以滚开的沸水冲烫面粉和成面团,将烫好的面揉透,做成小圆剂子,每两个剂子中间沾满麻油,合在一起擀成薄薄的一张饼,饼放入锅中以中等火候焙烙(即盖锅不加油),最好盖上盖子,大概半分钟翻一次面,一分钟后趁热可把饼一揭为二,然后平放在一条干净毛巾上,再盖上盖子,使之不散热,吃时自然柔软可口。
春饼的吃法
吃春饼时,每人面前最好放一只干净的平碟子,双手戴上卫生透明手套,将春饼置平碟上,放上菜、卷好。吃春饼的同时,还可以配些汤水来滋润。春饼宜配绿豆稀饭或红豆小米粥等,但若有一碗酸辣汤,或其他汤类,亦无不可。
吃春饼讲究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炒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