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俗-7(掀起新娘的红盖头)【转】

(2009-10-16 12:55:00)
标签:

杂谈

掀起你的盖头来,

让我来看看你的脸,

你的眉毛细又长呀,

好像树头的弯月亮……

这是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早已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它把婚礼中最令人心动的一幕描绘得惟妙惟肖,再现出维族姑娘的娇羞和美丽。新疆维吾尔族新娘进入婆家的第二天,要举行隆重的“揭盖头”仪式。新娘蒙上红色的盖头,男女双方的主要客人都集中在一起,女方客人在左边,南方客人在右边,同时作“都瓦”(祈祷),由男方的一位客人出其不意地将新娘的盖头揭掉,随即大家欢歌起舞。一般是先跳古老的民间舞蹈《道兰舞》,接着姑娘们就跳《我的和平鸽》。歌舞酣畅之时,人们自然会跳维族人最喜欢的《打鼓舞》。这是婚礼和欢乐场面的高潮。

盖头又称盖巾、方巾,是新娘在婚礼上的重要饰物。娶亲花轿来到家门口,催新娘上轿,新娘先拜别父母,然后用红巾蒙首,让伴娘搀扶上轿。花轿载着新娘,来到夫家,举行婚礼。

揭盖头仪式是在洞房里举行的。民间对新郎新娘入洞房之俗向来很讲究。一般俗规拜堂后,用两家各出一条的红绸带结成同心花球式的牵巾,新娘新郎各牵一头,新郎面对新娘倒行将新娘姗姗牵入洞房。除此之外,还需要踏着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徐徐而行,不得履地,相传有传种接代之意。不得履地者,即不可得“地”,意味着女到男家不可有权有势,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此俗唐代已有之。当时用毡,毡与席同音。至宋代,改用席。谓之“传席”,席与息同音,息即小儿,后代。近代浙江一些地方又改用麻袋。新人入洞房时,地上铺几条麻袋,新郎在前,新娘在后,履之而行。麻袋辗转传递,直至洞房。袋与代同音,也即传代之意,俗谓“传代归阁”。

现今,浙江一带新郎新娘入洞房的风俗仍然丰富多彩,有的风行“传袋”之俗,寓意传宗接代。新娘从花轿下来到中堂拜天地,以及送入洞房均在布袋上行走,脚不能履地。温州,丽水等地用两只红布袋,传递铺垫让新娘步入洞房。湖州一带拜完堂后,司仪拿出一条宽寸许,长六寸的红绿绸带各一条,由新郎打一个结,再由新娘叠打上一个结,司仪一边拉腔喊道:“同心结成双,恩爱万年长!”喊毕,用一面圆镜给新郎照一照,喊道:“福星照明镜,明镜照新人,一照照出状元来!”喊声刚落,乐队吹响洞房喜曲,喜婆在新人脚下铺好麻袋,新郎新娘一前一后踏上麻袋,徐徐走向洞房。走过一只麻袋,喜娘拾起,铺到前面去,一边铺一边喊“接代啊!传宗接代啊!”与此同时,一群陪新娘来自娘家的姑娘们,拿着新娘从娘家带来的盐和泥土,撒入新郎家的水缸。男方的一帮中老年妇女亲属齐声高喊“结缘义啊!结缘义工啊!”在一片喜乐、欢笑、祝福声中,新郎新娘步入了洞房。绍兴一带,传宗接代入洞房的风俗更是有趣。当司仪唱赞“请新贵人、新玉人喜结同心”,“鸣锣升炮入洞房”时,鼓乐高奏,鞭炮齐鸣,喜婆将米袋、酒盅铺放在通往洞房的道上。新郎新娘双双牵着“牵巾”从上面走过,喜婆又将米袋、酒盅拾起,越过新郎新娘头顶,再铺下地面让他们继续踏袋跨盅走过。如此往复,一对新人在众人支配下,“传宗(盅)接代(袋)”缓缓地进入洞房。建德一带,入洞房之俗煞是浪漫,拜堂后新郎要神速地抱起新娘,在一片哗然嬉笑声中,飞快地将新娘抱入洞房。开化一带的入洞房俗又是另一种风貌,由舅父送新人入洞房,届时新郎要跪在地上,舅父用彩笔为他画彩脸,边画边念着吉利词,念至“子孙满堂”则停笔。画毕,扶起大花脸新郎,牵着新娘送他们入洞房。

新娘入了门,众人都翘首盼望能一睹新娘芳容,可是按照旧俗,新娘直到入了洞房,仍蒙着盖头,不露脸面,只等揭了盖头方显月貌风姿。不要说众宾客急不可待,新郎官也是心急如焚啊!过去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男女,直到了洞房花烛夜,还未曾见过一面,难怪挑盖头时新郎新娘会忐忑不安,激动不已了。那红帕儿一掀,是俊是丑,出现在面前的,是何许样一个人呢?在盖头揭开之前,人们对新娘的容貌只能去想象。可以想其丑,也可以想其美。希望和失望存在于一瞬间。这种悬念为新婚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同时,那一方盖头,也不知揭开了多少家庭悲喜剧的序幕。

尽管在场的人都迫不及待,但是这盖头可不是随便可揭的,如何揭盖头,各地都有妙趣横生的俗规。

辽宁等地是新郎手持秤杆,挑去红盖头,取意婚后“称心如意”。 浙江宁波一带,由一位福命妇人用秤杆微叩新娘的头部,再用秤尾自下而上挑去新娘的红盖头,置于床顶搁板上。大概是再一次的暗示新娘,婚后要有分寸地对待丈夫,凡事掂掂斤两,好好服侍丈夫吧! 湖南祁东一带新郎新娘双双坐在床边时,由婆婆手拿用红纸箍着的两把筷子,轻轻地拨掉新娘的盖头,寓意催促新娘“快快生子”。江苏苏州等地,盛行用红绸缚着的甘蔗挑去新娘的盖头,寓意日后生活如甘蔗节节高,越过越甜。广东东莞一带旧俗,当新娘进入洞房后,新郎用一把折扇,在新娘子头上轻轻打三下,然后挑去她头上的红盖头,边揭边唱:“揭头挂,打三下,食我饭,听我话,生仔喊我做爸爸!”

上面揭盖头习俗的寓意,包括两方面:一是祈求婚后家庭幸福,早生多育;一是教育新娘,不要慢待丈夫。

总的来说,新娘红巾蒙首,符合中国女性内向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要求,宣泄出在洞房这一特定时空里,新娘身上蕴含的娇羞、含蓄和朦胧的美。如今城市姑娘入洞房时,已不再以方巾蒙面,但却用轻纱裹头,而且仍由新娘将其掀开,透露了传统习俗在现代城市生活中遗留。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民俗专家 万建中)

链接: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民俗专家 万建中:

9、新人共饮交杯酒——合卺

8、新房里的狂欢-闹房

7、掀起新娘的红盖头

6、吹吹打打迎新娘

5、新娘坐花轿—明媒正娶

4、营造甜蜜的窝

3、最美丽的女人是新娘

2、女儿出嫁送嫁妆

1、婚俗的形成、演变及思想内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