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6月5日7时05分,不幸与世长辞。
罗京22岁走进央视。风华正茂、口齿清爽、声音极具穿透力,播音流畅。即使是即时播报也琅琅上口,鲜有磕绊。沉稳、大方、庄重的播音风格,深受全国电视观众的喜爱。是十分难得的播音人才。
罗京——中共十七大代表,《新闻联播》节目主播,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采编部播音组副组长,播音指导。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队伍的领军人物。
英年早逝,令人扼腕,愿罗京往生极乐……
罗京个人履历
罗京生于1961年,出生于北京,祖籍重庆。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同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2004年以后,罗京的事业更上新台阶:先当上了播音组副组长,后被提拔为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副科长,同时,他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并享受央视特殊津贴。曾获国家语委、全国语音文学工作先进工作者,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消息称:罗京在去年5月央视内部体检时,查出身患淋巴癌,并于2008年8月份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住进北京肿瘤医院,接受了多次化疗,恢复状况良好,中途几度出院。不久前罗京病情再度恶化……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怎么回事?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其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的比例超过40%。它多发于中老年人,40~50岁多见。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淋巴结,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结外病变,患者常出现发热、盗汗、进行性消瘦等全身症状。本病病程进展迅速,如不予以积极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
淋巴癌的概述
恶性淋巴癌又称“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本病按其细胞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大类。其恶性程度不一,由淋巴一组织细胞系统恶性增生所引起,多发生在淋巴结内。
淋巴癌的成因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迅速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身体代谢循环变慢,血气凝滞,体产生大量的酸性垃圾。这时一些内源性疾病就会出现,大量酸性垃圾在淋巴组织细胞系统里堆积,这时组织细胞就会癌变。
身体组织液酸化,淋巴组织细胞处于酸性体液中,进而形成淋巴组织细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细胞的活性下降,代谢循环减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正常细胞就无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变染色体采取主动变异的细胞,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另外,还有因体质酸化身体发生其他组织的癌变,又因淋巴组织细胞系统机能下降,淋巴组织细胞酸化,癌细胞趁虚而入,造成了淋巴癌。
中医学认为:本病相当于“石疽”、“阴疽”、“恶淋”、“恶核”、“失荣”、“痰核”等范畴。其病是因寒痰凝滞,气郁痰结,肝肾阴虚所致。
淋巴癌的症状
主要是在身体上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早期皆不痛不痒,因此常被人所忽略。大约60%的淋巴癌首先发现在颈部的淋巴结肿大,开始时?单一肿大,慢慢则数目增加,且越肿大。淋巴癌可发生于全身淋巴组织,如下颔、下颚、前颈部、锁骨上、腋下、鼠蹊部、纵膈腔或腹部动脉旁,有时则发生于脏器引起压迫症状;若发生于胃、小肠或大肠则可能有腹胀、便血、呕吐、腹痛等消化性溃疡或胃肠机能障碍之症状;若淋巴瘤侵犯骨髓,则可能产生脸色苍白、发烧、不正常出血等泛血球减少症,有时在周边血液里可见异常淋巴球出现。
由于淋巴瘤细胞侵犯部位及范围不同,临床表现很不一致。原发部位既可在淋巴结内,也可在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但总的来说,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
(一)、局部表现
(1)淋巴结肿大: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质硬,多可推动,早期彼此不粘连,晚期则可融合,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浅表淋巴结以颈部为多见,其次为腋下及腹胜沟。深部以纵隔、腹主动脉旁为多见。(2)淋巴结肿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主要是指深部淋巴结,如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压迫气管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紫绀等。
(二)、全身症状
(1)发热:热型多不规则,多年38—39C之间,部分病人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2)消瘦:多数病人有体重减轻的表现,在6个月内减少原体重的10%以上。(3)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
(三)、结外病变
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如肝脾浸润引起肝牌肿大;胃肠道浸润引起腹痛、腹胀、肠梗阻和出血;肺和胸膜浸润引起咳嗽、胸腔积液;骨骼浸润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皮肤浸润引起皮肤搔痒、皮下结节;扁桃体和口、鼻、咽部浸润引起吞咽困难、鼻塞、鼻纽;神经系统浸润引起脊髓压迫、颅神经病变等等。患者一旦有上述症状和体征,就应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明确是否患了淋巴瘤。
临床常见的症型
(1)阴寒凝滞型:证见颈部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皮色如常,坚硬如石,伴有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胃纳不佳,舌淡红,舌苔厚腻,脉沉细。
(2)肝气郁结型:证见颈部、腋下及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皮色如常,推之不移,不痛不痒,伴有情绪急躁,胸闷不舒,两胁发胀,体弱乏力,舌苔薄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3)肝肾阴虚型:证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腰膝腿软,疲乏无力,形体消瘦,多处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舌苔薄,脉沉细或细小弦。
(4)脾气虚弱型:证见颈项肿核,四肢无力,面色苍白,胃纳不佳,动则气短,舌苔薄腻,脉细无力。
【解读】压力下的免疫叛军
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新发1例的淋巴癌。是巨大的工作压力与充满电磁辐射的工作环境,在诱使着淋巴系统——人体免疫的天然盾牌叛变。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其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的比例超过40%。多发于中老年人(40—50岁多见)
在临床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常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淋巴结,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结外病变,患者常出现发热、盗汗、进行性消瘦等全身症状。本病病程进展迅速,如不予以积极治疗,中位生存期一般不足一年。
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最基础的防御,就像人体的一支护卫军,及时监测外来异物、病菌以及细菌的入侵。在咽炎、扁桃体发炎乃至口腔溃疡的时候,下颚、脖子上冒起的小包说明我们体内的淋巴在和侵入身体的病菌打架,它们是一种病症的反映。当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失去平衡时,生病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上班族所面临的巨大工作压力,以及长时间处于手机、电脑等造成的电子辐射环境中,甚至纯粹的外部环境污染影响等,都是导致淋巴癌高发的主要因素。
可以这样来比喻人体的免疫系统:每秒钟可以生成800万个血球细胞的骨髓好比制造参战士兵的“工厂”;而负责训练细胞的胸腺(同时分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荷尔蒙)是“士兵训练场”;那么,淋巴结就是人的身体内环境与外来细菌以及异物作战的“战场”。
战斗的进行:具有识别能力的免疫细胞意识到细菌、异物进入体内时,它会有一个警报,马上调动身体的免疫细胞通过淋巴管集合到淋巴结中,和外来入侵者在这儿展开生死搏斗。(“人员”突然增多——淋巴结肿大)。淋巴肿大说明身体已经受到了感染,而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抵御外敌入侵。当“战斗”结束的时候,淋巴结又变成了“排水管”——把淋巴液过滤后,病菌、异物会通过这个“排水管”被运走。
然而,淋巴系统也会有扛不住的时候。淋巴的病变在医学上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病变指的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也就是淋巴在作战时,因为损伤和病菌、异物的刺激引起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进而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这种肿大不需要过于紧张,可以通过简单的治疗来消肿。)
但是,在肉眼和镜下观察中,一种复杂的淋巴恶性病变很容易和良性病变混淆。被称为“恶性淋巴肿瘤”的恶性病变,就是俗称的淋巴癌,它是淋巴细胞在生成过程中的出错表现。这个时候,淋巴已经从人体的护卫军,摇身一变成了异己(叛乱分子)。它不再受人体的控制,而是过度增生,形成肿块,产生毒素,甚至可以危及人的生命。而且,它也许会在身体的淋巴结、脾脏、骨髓、血液和其他各种器官中生长。
下文将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一些有关“恶性淋巴肿瘤”的相关知识。
罗京在307医院的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