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蠢蠢欲动的小虫子
《说文解字》中对春字的定义为:“春,推也。”就是阳气开始生发了,于是推动万物萌发。
“春”字的大篆书上面是小草;中间的这个“屯”表示声音,其实屯也是草初生的样子,底下是个“日”,代表阳气。
那么,这个“日”的位置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太阳都是高高悬挂在草之上的,怎么在这里太阳跑到草的底下去了呢?
我们都知道天为阳,地为阴,虽然底下的地为阴,但阴中也是有阳气存在的,当春天阳气起来的时候,地下的阳气就要靠天的阳气把它一点点地往外带动,也就是唤醒的意思。所以太阳跑到底下的意思在于唤醒地下的阳气,草木就开始在春天这个季节里生长发芽。
“唤醒”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作为一名虔诚的中医文化的宣介者,这些年出来讲《黄帝内经》也好,以《黄帝内经》的原理讲《从头到脚说健康》也好,都是希望唤醒普通老百姓对生命的一种更为深刻的认知。很多东西其实在我们心底当中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不去触动它的话,它就永远在那里蛰伏不动,而当我们把道理讲清楚以后,它就能够慢慢地生发出来,使我们开化、觉悟,了解自己的身体,洞悉生命的哲学,感悟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轮回。
中国古代有多部解释汉字的图书,其中东汉末年刘熙所作的《释名》是一本通过字的发音来解释文字的经典大作。
在《释名》中,春被解释为:“蠢也。”就是蠢蠢欲动的意思。
我们来看一下“蠢”字,它的下边是两只小虫子,上边是春天的“春”。阳气好比是小虫子,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在地下冬眠的小虫子就逐渐地苏醒过来,一点点地活跃起来。所以,“蠢”就是阳气蠢蠢欲动的意思。
春,就是蠢蠢欲动的小虫子,是生命的开始。
二、春季如何养生?
1.夜卧早起
夜卧早起的意思就是晚睡早起。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否则会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所以要适当地少睡点。
关于睡眠,我们总听俗语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们一年四季的精神状态都跟睡眠有关。
在春天,我们的阳气也要跟着天地的阳气一起慢慢地生发起来,所以,我们要适当地晚睡早起,达到春季养生的目的。
2.广步于庭
“步”,行也。就是要走,而非跑,跑就会生发太过。
“庭”指四方的大院子,表示要有一定的规矩,不能生发得没有约束。
广步于庭的意思是在庭院里大踏步地活动,洒脱一些来促成生发。
所以,这里的“步”也好,“庭”也好,都是在告诉我们,春天要慢慢地活动,慢慢地锻炼身体,慢慢地养生,让自己的阳气慢慢地生发起来。
3.被发缓形
“被”通“披”,“被发”就是把头发散开。散发就意味着不要有约束,女孩子在春天就不要扎马尾辫,该生发时就生发,以此顺应春天的气机。
“缓形”就是在形体上也不要有约束,春天不要穿很紧身的服装,要穿着宽松的衣服。
做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这三件事情,就是为了要达到一个目的:以使志生。志是肾所藏的神,要让肾所藏的神能表达出去,憋住了那就没有生机了。人的志向的大小来源于肾精的充足与否,所以好好保养肾精使其正常地生发变化,就能让自己的志向变得高远,志向高远了就能干成大事。
1.春季易患的疾病
春天的病症易出现在头部,这与春天的生发之机相关,因为在春天,大自然的阳气往上走,人体的阳气同样也是往上走,因此容易在头部形成瘀滞。比如,头皮酸痛,头痛等病症。
此外,在春天人还易患精神症状。这也是与心和头的阳气生发太过有关。所以,放松精神是春天养生的一个核心与要点。
这两年养生热,祖国山河一片养生,但我们千万不要把养生专门局限在吃什么、喝什么、补什么上。养生的重点首先是一个大情怀的问题。心胸是否足够宽广,是否能驾驭自己的脾气秉性,这都是养生中的重中之重。
2.镜子的情怀
《庄子?应帝王》记载:“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是让我们培养像镜子一样的情怀。镜子的情怀是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老百姓感悟的地方呢?
我们每天都在照镜子,你笑,镜子(里的你)也笑,你哭,镜子(里的你)也哭。但是假如你离开了,镜子里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镜子就是一种境界。任何事物来了,你都可以充分地去感应它,而这事走了的话,又立刻在你心里消失。这叫顺应自然。任何喜怒不要留下来,喜怒不留于意。这就是镜子教给我们的情怀。
庄子所说的镜子的情怀,其实是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执著,太过在意。做人如此,养生之道也莫不过于此,养生就是要学会这种镜子的情怀。
古人讲:“圣人无梦。”圣人都“若镜”了,自然无梦可做了。心若镜,就是最好的养生大法。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培养自己的情怀,这点非常重要,其余的养生方法都是小术。我们学养生千万不要局限在肉体这个层面上,养生一定是首先关注心灵、灵魂这个层面,就是要让我们的心更高远、更宽广、更包容。
3.培养孩子的情怀——从放风筝做起
古人培养小孩子的时候,十分注重情怀的熏陶;而这恰恰是被我们现代人严重忽略的。
我们现在培养小孩子,老是让他们好好学习,天天低头写作业,这人总低着头,情怀就小了,就不知道何谓高远了。
那么,古人是怎么去关注和训练孩子情怀的呢?方法很简单。古人很爱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带着小孩子去放风筝。放风筝有何意义呢?就是让小孩子眼光向上看,向远望,培养他们高远的境界。
整天给孩子讲大道理,什么人的境界一定要多高远,眼光万里长,雄赳赳气昂昂的,是没有用的。他们只知道一个词的定义是领悟不到人生真谛、做人道理的。就天天低头写作业,能高远了才怪呢!我们做家长的要学会通过现实生活的体验让孩子感悟生活、领悟人生,这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4.春天应该养脾
一般人认为春天气机在肝,所以很多养生书说春天应该养肝,其实,春天应该提防养护的不是肝而是脾,为什么呢?打个比方说,春气在肝,肝这时在五脏当中是个走运的家伙,随着生机起来,有肝病的人也应该有所好转,防肝阳上亢倒是真的。肝气过强时,它影响最大的恰恰是脾(肝木克脾土),所以,这时最该护佑的应该是脾土。而到秋天,杀气十足的时候,我们才要特别注意对肝的保养,因为金克木嘛,这时的肝病很容易恶化。所以传统医学的特点就是它不是一门近视和自私的学问,它要求你要顾及周边,更要看得长远。
作者 曲黎敏 题图
谭文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