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小学奥数题难住国际数学大师说明什么?

(2009-05-07 13:11: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六朝怪谈☆

中国小学奥数题难住国际数学大师

    中国小学生的奥数题,难倒了世界著名数学家、菲尔茨奖得主安德烈?奥昆科夫。数学大师说他从来没上过奥数,也不理解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的做法,他认为那些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1、2、3、2、3、4、3、4、5、4、5、6……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

    答:这个数列的前500项是: 1、2、3; 2、3、4; 3、4、5 ……;165、166、167; 166、167、168; 167、168。

   解法一】这个数列里有1个1、2个2、2个168、3个3、4、5、……、165、166、167,所求的和=1+2×2+2×168+3(3+167)÷2×165= 42416。

   解法二】把1、2、3;2、3、4;3、4、5……;165、166、167;166、167、168;167、168写成三个数列: 1、2、3、165、166、167 2、3、4、166、167、168 3、4、5、167、168 这样,所求的数列的和就等于上述三个数列的和,也就是: (1+167)÷2×167+(2+168)÷2×167+(3+168)×166÷2=42416。

   1、2、3、2、3、4、3、4、5、4、5、6……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这是一道小学奥数题,可鼎鼎有名的数学家也没能一下子解出答案。

    2009年5月6日下午,菲尔茨奖得主安德烈?奥昆科夫来到南京大学。他对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感到十分不解,安德烈?奥昆科夫本人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类数学竞赛。他认为这些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从没拿过奥数竞赛奖”

    奥昆科夫是俄罗斯数学家,2006年获得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菲尔茨奖。这个奖项的获奖难度甚至超越了诺贝尔奖,从1936年到2006年仅有50人获得,也有人将它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数学大师说,他从来没有上过奥数,也没有参加过数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在俄罗斯,没有专门培训学生上奥数的机构,他自己也从来没有上过任何特别的学校,进行过数学方面的特别训练。“事实上,我上高中时,反而对社会科学很感兴趣。我参加过一次德语奥林匹克的竞赛,还有两次经济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可数学的倒一次也没参加过。”

    对现在的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奥昆科夫很不赞同:“做太难的题目反而会伤害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如同自行车,对人们来说是好的交通工具,但是并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喜欢骑车、必须骑车,或者是被强迫着参加自行车比赛。奥昆科夫有两个女儿,他没有特别培养过女儿对数学的兴趣。小女儿经常在数学方面会遇到一些难题,奥昆科夫和夫人都会帮助她去解决,但从来没有刻意让她做难题。“兴趣有时候是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不是靠外界去影响他,培养的。

    对记者掏出提前准备好的一道小学奥数题——“1、2、3、2、3、4、3、4、5、4、5、6……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让这位数学家来试试看的做法,奥昆科夫没有拒绝的意思。粗粗听了一遍题,奥昆科夫露出轻松的笑容:“哦,很简单。”

    他抿着嘴,低着头把题目仔细看了几遍,却迟迟没有动笔。等了几分钟,就见奥昆科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呵呵,我能不能不做这道题,感觉我现在的思路比较混乱……”奥昆科夫惊叹:“Surprise!(惊讶、意外)”后哈哈大笑。

    看来,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算出奥数题的结果,对这位大数学家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我们的小学教育不是教育孩子学以致用,而是殚精竭虑的搞出这样的一些问题来,究竟为了什么呢?让孩子们绞尽脑汁的把这样的问题分解、打乱、组合、计算,然后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我不知道,是孩子们“闲”的过于自在?还是他们的未来里当下还很远?抑或就是为了无谓的消耗生命?

    会解这样的数学题就可以“赶英超美”的建设“强大的国家”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