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几句关于拌嘴“半狄”的冷眼话

(2009-04-05 23:47: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六朝怪谈☆

    我本无心参与这一类的“讨论”,但还是觉得应该劝劝大家:以后不要在这一类问题上浪费自己的时间了!实在没有什么意义——除了给网络增加一些重量以外,还给自己的心头增添了阴霾。充其量是自己赚一个嘴上痛快!原本不为人知的人却因此扬名天下了——谁给捧的场?!还不是那些“蜡烛”们吗?

谁惹谁 谁招谁 爱谁是谁

    作为这个人自身,我看也只算得上江郎才尽——没有什么新的创意了。照搬生活内容的所谓“创作”绝对是脏了大家的眼!不再是新鲜话题,包括国内一些城市的所谓“雕塑”等,难道我们还不够烦吗?在餐桌上谈论这些话题本身就是不想让自己好好吃饭!

    至于说什么“出卖”、“乞怜”的,就没什么意思了。你总不可以让狗子也直立起来端着碗吃食吧?!说句让大伙宽心的话——为了无关自己痛痒的事情殚精竭虑的确不值得。排练的——为了唱戏挣钱,买票的——为了看戏消遣。其实,唱戏的无非“戏说”,看戏的也未必真懂。

    咱没演艺,所以不练;没有时间,所以不看。任他锣鼓震天,只要自己心头没有杂念,何必管他们出将入相谁分哪边?大家都是出来来“混”的,宽容点——都过得去。更何况这类“鸡毛蒜皮”?!说到底,也不是什么祸国殃民的事情。假定真有什么“义愤”的话,但请把精力用到秉公进谏上去吧。

    就生活层面而言,哪个地方没有屎尿?真要是把屎尿都当成艺术来玩的话……那今年应该轮到老牛坐庄:首先今年是人家的“本命”年,其次、它屙出的每一坨在外观上都不一样!谁也不可否认它,的确“巧夺天工”!

    再往下说,大概我自己都该“掌嘴”了……

相关线索来源:现代快报

人物介绍——赵半狄(1966年- ),著名先锋艺术家,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院。从1999年起一直用熊猫进行艺术创作,并且是中国唯一一位自始至终以熊猫作为全部艺术线索的艺术家。近10年来,赵半狄与熊猫足迹踏遍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地。因其数年间在国际国内参加各种活动和展览,让其获得“熊猫人”的美名。

【事件】3月底,头上总是顶着一个卡通熊猫的赵半狄(blog)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一场“熊猫时装秀”,他以熊猫造型为贯穿元素,表演了一组中国社会各阶层人物时装秀,包括了民工、三陪小姐、追星族、乞丐、同性恋、网络红人、法官等“最鲜活、最现实”的33套时装。4月2日,赵半狄在新浪发表博客称,数千网友留言骂他向洋人摇尾乞怜,赵还转贴出网友总结的骂他的6条理由。

赵半狄挨骂的6条原因(通过网友的发言总结出赵半狄挨骂的6条理由)

  一、赵半狄卖国辱华。  二、赵半狄摇尾乞怜讨好洋人。  三、赵半狄投机愚民。

  四、赵半狄家丑外扬。  五、赵半狄侮辱国宝。  六、赵半狄只想自我炒作。

一篇署名“青林”的文章出现在网上,为赵半狄大声辩护:《熊猫时装秀,招谁惹谁了》

文章说“这些批评显然已经超出了时装、艺术本身,更多的是来自我们人人内心都具有的爱国情绪和大国情结。但是,不免缺乏一种宽容,一种气度。这,仅仅是一次表演。我们没失去什么,没输掉什么。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时装里的这些形象就生活在我们周围,是切切实实地存在的。就算法国人不来中国,这些形象也存在;一旦外国人来了,难道我们要把两亿中国民工藏起来?法国总统来访问了,那个钉子户就会搬走吗?”

这位作者认为:“如果你觉得他们总是以暴露中国阴暗面来‘献媚’老外,那就太过狭隘了。在经济高速发展、吃喝不愁的时候,人们在呼唤高水平文化、艺术的精神产品出现,那么首先就要给这些艺术形式更多的宽容。艺术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需要时间的检验。如果‘熊猫时装秀’果真是一场投机取巧的表演秀,那么时间就会宣判它的死亡;如果它真的有灵感的价值,有启发意义,那么赵半狄或者李半秋会更加努力地去创新,这又招谁惹谁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