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路决定出路 抉择决定人生【杂论】

(2009-02-25 23:57:00)
标签:

杂谈

    工作四十年,月薪不足千;节俭几十年,买房还贷款——我们身边大多数人是在靠打工拿工钱——用自己的血汗成就老板的事业,用自己的辛勤烘托领导的辉煌。

    做生意好赚钱?二十多年前,第一批被人认为“没出息”的去摆地摊,在十多年后成了大老板。今天你也要摆地摊,100年也不可能成为大老板——因为生意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开工厂?炒股票?做期货?有人说,“我要是有资金就好了”。借给你一千万!你敢拿去做保证赚钱的生意?!这想法不突破,就根本抓不住那些被大多数人看做“不可能”的机遇。也有人说,“我有技术就够了”。有几个老牌教授、工程师是领军的富翁?

    成与败、富与贫只是因为“当初”的一念之差。

    当初要带几千元杀进股市。几年后便成了百万富翁。当初只要花几百元愿意去摆地摊,10年后就成了大老板。于是有人说,如果我当初做会比他们赚钱更多!是的,你的能力比他强;资金比他多;经验也比他足……可当初的一念之差,让你决定了当初不做!——昨天的观念决定了你今天依旧很穷。是不同的观念导致了人生结局的不同。

     总有人在面对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犹豫不决,拿捏不定。于是去向他人“讨教”——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问10人、9个人在告诉他说“不能做”,于是放弃了。

    其实是我们忽略了一个概念:“机遇源于事物的新生”。而新生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90%以上的人还不知道和不认识的,而90%的人知道以后,那“新生事物”就不再是它的本初了。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有八种人将会遭到“滞销”或淘汰:  

     第一种,知识陈旧的人。

     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20世纪60年代知识倍增,更新周期是8年,20世纪80年代缩短成3年.而今,知识每年以10%的速度更新。

    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任何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靠学校学的知识“应付”一辈子,已完全不可能了。“终身教育”是从摇篮到坟墓——贯彻一生的。

    第二种,技能单一的人。

    只会做一种工作,换一个岗位就“断电”的人,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竞争激烈,就业、下岗、再就业、再下岗,将成为司空见惯的事。要想避免在职场中成为“积压物资”,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学几手,一专多能。一旦下岗,心中不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第三种,情商低下的人。

    智商反映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人的做人表现。面对当下社会,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情商高的人——说话得体、办事得当、才思敏捷,“人见人爱”;情商低的人,不是“不合群”,就是“讨人嫌”;要不就是“哪把壶不开提哪把”——这会很麻烦。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智商=录用,情商=提拔”。能不能“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情商是一个关键因素。吴德贵向职场中人提出善意忠告: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时,还应不断培养自己的情商。否则,“身怀绝技”,也难免“碰壁”。  

    第四种,心理脆弱的人。

    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稍有不顺利,情绪就降到“零”。这样的人,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必然日子不好过。

    由于生活节奏加速、竞争压力加大,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逐渐增多,神经紧张、心理脆弱成了摧残生命的“高级现代病”。无论在职者,还是求职者,都难免需要直面“增强心理承受”,提高“抗挤压”能力的实质问题。吴德贵说,在当今社会,没有一股不服输的“犟劲”,没有一种不怕难的“韧劲”,是不行的。

    第五种,目光短浅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多远,你便能走多远”。一个组织的成长需要规划,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设计。有生涯设计的人,未必肯定成功,没有生涯设计的人,一定很难成功。过一天少两晌,哪里有地哪“安家”——只看见鼻尖下边一小块地方的人,无论何时都是要不得的。忠告:鼠目寸光难成事,目光远大成大器。  

    第六种,反应迟钝的人。

    过去的岁月是“大鱼吃小鱼”,如今是“快鱼吃慢鱼”。一个人如果思维不够敏捷、反应不够神速,墨守成规、四平八稳,迟早会遭到淘汰。“迟钝”必然“迟缓”——落后就等于招“打”。  

    第七种,单打独斗人。

    “孤胆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个人的作用在下降,群体的作用在上升。要成就一项事业,靠单枪匹马或少数人的小团体是行不通的。今天,知识融汇、技术集成的现实告诉我们,“众志”加“众智”的团队合作才能打出一片天地。

    第八种,不善学习的人。

    有些人虽然也想学习,却学而无术——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技术。这种人今后肯定“吃亏”。处在当今这个学习型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学习能力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关键在学习能力的“较量”。

    过去,我们把不识字称之为“文盲”。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是想学习而不会学习的人。  

    鲜花和掌声从来只会赠给那些脚踏实地、一路风雨兼程的人。决定胜负不是谁“能”和“不能”,而是那个人的企图心。有所图才会有所动,追求知识改变命运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